在我國對案件的辦理時效有時有相應的法律規定的,規定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在相應的法律時內,具有相關的法律時效。我國的稅務征收和處理也具有相應的時效規定。那稅務行政復議時效都有哪些法律規定呢,下面小編就為你進行詳細的解答。
不知道問題中的期限是指申請期限還是審理期限,但答案都是六十日,詳細回答如下:
一、申請期限:
申請人可以在知道稅務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因或者設置障礙等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及對稅務機關作出的征稅行為行為、稅務機關不予依法辦理或者答復行為中不予審批減免稅或者、不予、不予退還稅款行為不服的,應當先向復議機關,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可以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申請人按前款規定的,必須先依照稅務機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確定的稅額、期限,繳納或者及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方可在實際繳清稅款和滯納金后或者所提供的擔保得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稅務機關確認之日起60日內提出。
二、審理期限:
六十日,但是補正申請材料、協商確定或者指定受理機關、審查依據、現場勘驗、鑒定等所用時間不計入行政復議審理期限,還要考慮行政復議中止的情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6號)第三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并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三十日。”
三、行政復議的含義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
在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中都有較為詳細的法律規定。規定這類稅務時效在稅務機關進行相應處理之后的60日內,相關的當事人可對這類行為進行相應的申述和辦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失。
行政法全文中對行政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交通事故行政復議期限是多久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約責任的5種承擔方式
2021-02-01交通事故起訴狀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7不動產行政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5多少周歲算童工,雇傭童工怎么處罰
2021-03-26車禍幾年之后死了還用負刑事責任
2020-12-05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國有企業土地怎么轉讓
2021-02-26去年關于廠房拆遷相關補償條例有哪幾點
2021-02-17新鴻基9.5億參與舊城改造
2020-12-03被拆遷人的主體資格是如何確認的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