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涉嫌逃稅漏稅罪向誰報案?
可以向稅務機關報案,根據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關于偷稅漏稅罪的法律規定如下:
第二百零一條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二、六種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1、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識犯罪的。
2、經特赦令赦免的。
3、犯罪己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5、依據刑法告訴才處理的,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
6、其它免予刑事責員的。
三、應當從輕處罰的情形有: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
(2)對于從犯,應當從輕處罰。
(3)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過失犯罪的。
(4)緊急避險或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6)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也許在普通員工眼中,覺得企業偷稅漏稅數額上千萬,甚至上億元就已經足夠被判刑了,但對于偷稅漏稅這種做法不能抱有仇富的心理去看待,偷稅漏稅的法條制度是國家統一規定的,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該被判刑的時候是一定要追究刑事責任。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比例怎么算呢
2020-12-28刑事案件調解撤案條件是什么
2021-02-20自留地產生的侵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14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最新的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3-14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