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很多納稅人為了能多掙錢就投機取巧的偷稅漏稅。那么對于這些偷稅行為,偷稅罪是如何認定的呢?偷稅罪的認定界限又有那些?雖然我國的法律中對偷稅罪的認定作了一些規定,但是為了我們自己的權益我們要了解更多的關于我國偷稅罪的認定的知識。下面就我國偷稅罪的認定需要區分的幾個界限做一個簡要的闡述。
在偷稅罪的認定標準問題上,我們需要注意區分幾個界限:
1.注意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納稅人進行偷稅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的10%以上的;
(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因偷稅受過行政處罰兩次以上又偷稅的。這里“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是指接近上述數額標準且已達到該數額80%以上的。符合上述兩種情形之一的,就應當立案偵查。
2.正確區分偷稅與漏稅的界限。偷稅與漏稅是兩種性質不同的行為。前者是指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的手段,逃避納稅義務,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或者已扣、已收稅款的行為;后者是指由于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過失而發生漏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或者已扣、已收稅款的行為,如由于不了解、不熟悉稅收法規和財物制度或因工作粗心而錯用稅率,漏報應稅項目等。區別兩者的關鍵要看行為人是否有故意,偷稅是直接故意的行為,而漏稅則是過失行為,不構成犯罪,可由稅務機構依法補征所漏繳的稅款,并依法收取滯納金。
3.偷稅與挪用稅款的界限。有些納稅人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常將應繳納的稅款不上繳,隨意挪作他用,造成稅款無法按時繳納,這種挪款的行為與偷稅行為是有區別的,其主要區別在于主觀用意不同。如果挪用稅款是為欺騙、隱瞞應納項目和經營利潤,達到非法獲利的目的,則應以偷稅罪論處;如果由于資金緊張,暫時挪用稅款,待資金周轉后便及時繳納稅款的,不應作為犯罪.則應作為違反財經制度處理。
4.本罪與行賄罪的界限。如果納稅人僅僅向稅務人員行賄,并沒有采取欺騙、隱瞞的手段逃避納稅義務,則應按行賄罪處理;如果納稅人在行賄的同時,又采取了欺騙、隱瞞的手段來逃避納稅義務,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數額較大的,則應按行賄罪和偷稅罪實行數罪并罰。
以上就是我們的法律中關于偷稅罪的認定需要區分的幾個界限問題的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當然在實踐中,更多關于偷稅罪的問題,如偷稅罪的犯罪構成等問題?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關于這方面的問題請具體聯系我們律霸,我們會根據您的具體問題,您好做專業的法律分析,幫助您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偷稅罪是什么啊?
偷稅罪的主體和主觀要件是什么?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與偷稅罪的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買賣合同如何審查,買賣合同審查的注意事項
2020-12-03船舶承租人自營船舶是否要取得船舶管理資質
2021-01-26商帳追收的特點是什么
2021-01-04醫療事故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1-02-24廠房買賣合同范本
2021-01-12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期限
2020-11-25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保全嗎
2020-11-16合同終止合同還存在嗎
2021-03-14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地
2020-12-18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保險合同簽訂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單方事故可以拒賠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