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自認規則如何適用?
(一)自認必須是在民事訴訟過程中作出。
基于自認是否在法院審理過程中作出,可以將自認分為訴訟上的自認和訴訟外的自認。自認要具有法律約束力,必須是訴訟上的自認,其要求自認必須在民事訴訟過程中作出,包括開庭審理前的準備階段及開庭審理的過程。訴訟外的自認不具有免除對方舉證責任的效力,其對法院也不發生訴訟中自認的效力,它只不過是一種普通的證據,對方當事人可以把訴訟外的自認作為證據來使用。
(二)自認必須是當事人對事實的陳述。
自認只能是對單純的案件事實的陳述,不包括由經驗法則或事實連鎖而為的判斷,以及權利或法律關系的主張。對法律判斷和經驗法則,即使雙方當事人的陳述相一致,也不能約束法院。
(三)自認必須與對方當事人的事實主張一致。
自認人所承認的事實與對方當事人所主張的事實之間不存在矛盾,通常表現為自認人對對方主張的于已不利的事實的明示承認?!?a href='http://www.bjxgfjob.com/susong/30.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第八條第二項明確指出:對一方當事人陳述的事實,另一方當事人既未表示承認也未否認,經審判人員充分說明并詢問后,其仍不明確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視為對該項事實的承認。這樣就為自認的成立條件進行了有效的補充,即使一方當事人自認在前,對方當事人主張在后,即自認人先在程序中陳述了對自己不利的事實,而后對方當事人在程序中引用了該承認,只要雙方當事人主張一致,即可構成自認。
(四)自認是一種于已不利的陳述。
關于判斷“于已不利”的標準,有不同觀點。敗訴可能性說認為是否系不利的事實,應當從是否導致敗訴(全部敗訴或一部分敗訴)的可能性來考察。而證明責任說將不利與證明的負擔聯系起來,所謂“不利的陳述”就是關于應由對方加以證明的事實的陳述,這樣一來,證明責任的分配就成了左右自認成立的前提條件,而證明責任分配的復雜必然使人們難以把握自認的成立要件。因此,至于是否為不利益,應當根據客觀情況而定,自認者方面知悉與否,在所不問。
二、關于民事訴訟自認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二條規定
一方當事人在法庭審理中,或者在起訴狀、答辯狀、代理詞等書面材料中,對于己不利的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
對于涉及身份關系、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等應當由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的事實,不適用前款自認的規定。
自認的事實與查明的事實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確認。
大多數的民事糾紛中,原被告雙方所陳述的事實和理由可能是截然相反的,但也有少部分民事訴訟活動中,被告針對原告所陳述的部分內容也承認是屬實的,像這種情況就屬于自認,在被告自認了的情況下,法院還是要對相關的事實進行查證的。
法院受理民事訴訟要請律師嗎?
民事訴訟送達司法解釋規定有什么?
民事訴訟財產保全方式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囑繼承及遺囑的形式
2020-11-13未簽訂借款合同發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
2021-01-16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購買車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自駕出游的保險怎么辦
2021-03-19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如何的
2021-01-06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提前還貸后如何退保險?
2020-12-02出讓土地轉讓要經批準嗎
2020-12-25拆遷補償方案全國有統一標準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