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遺產糾紛有訴訟時效嗎?
遺產糾紛是有時間限制的,我國《繼承法》第八條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所謂繼承開始之日,即是被繼承人死亡之日。
二、遺產繼承糾紛怎么解決
解決途徑: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發生了繼承糾紛,可以通過如下途徑加以解決:
1.自行協商
繼承糾紛發生后,相關當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就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協商達成一個各繼承人都愿接受的協議,然后按協議分割遺產。協商雖然是在產生糾紛的當事人雙方之間進行,但也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1)平等自愿原則。協商不是法定的解決民事糾紛的必經程序,所以,必須在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適用這種方式.再者,協商后達成的協議也必須是在雙方當事人都自愿的基礎上達成。
(2)合法原則。分清是非是協商解決的前提,衡量是非的標準是繼承方面的法律、政策的規定。經協商達成的協議本身也要合法,否則無效。值得注意的是,當事人在協商處理繼承糾紛時,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對此不能按違法對待。
(3)不損害國家、社會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原則。當事人不得為達成協議,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損害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否則,這種協商便失去了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也不受法律保護。
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有利于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團結,由協商解決完全基于有關當事人的自愿行為,因此處理后不會傷害彼此之間的親情,也有利于糾紛的迅速、徹底解決。由于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不需經過別人的調解,更無須訴諸法院,節省了當事人的人力、財力和時間。同時,由于協議是當事人自行協商達成的,因而能夠使糾紛得到徹底解決。
2.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群眾性組織。在發生繼承糾紛后,如有關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以繼承法為依據,通過說服教育的方法來調解糾紛,促使當事人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互相諒解,互相讓步,達成協議。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達成以后,各當事人都應當自覺遵守和履行。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繼承糾紛發生后,經協商不成時,可以不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過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不成協議的,任何一方也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應當注意的是,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3條的規定,繼承糾紛不能仲裁。因此,有關當事人之間因繼承發生糾紛后,不能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綜合上面所說的,遺產糾紛如果要起訴解決,那么就需要在訴訟的時效之內進行提起,對于此案件的時效為兩年,如果在兩年之內而沒能向法院提起訴訟那么就不會再有勝訴的權利,所以,自己的權益就一定要懂得自己保護,這樣才不會讓自己的利益受損。
遺產繼承糾紛怎么解決
遺產繼承公證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遺產繼承順序和比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面對婚姻中的家庭冷暴力如何有效解決
2021-03-04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11虛假勞務派遣如何認定
2021-03-04離婚律師收費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購房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23可以提出專利異議的理由
2020-11-09商評委如何認定域外證據
2020-12-21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二審先予執行費用
2020-12-27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保險理賠需多少時間才能到賬
2021-01-25關于土地轉讓 房產所有權的問題
2020-12-01如何監管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021-02-07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其補償標準該如何計算呢
2021-03-19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法定程序到底是什么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