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法包括哪些形式
是行政強制措施,即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管理過程中,依法對公民人身自由進行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的財產實施暫時性控制的措施;
二是行政強制執行,即行政機關或者由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依法強制其履行義務的行為。行政強制法于2011年6月30日經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如若不明白,請咨詢相關律師代理。
二、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
《行政強制法》第九條規定,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包括: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三)扣押財物;
(四)凍結存款、匯款;
(五)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強制法》根據行政強制措施權限內容的不同,明確規定了4類行政強制措施,并設定了一個兜底條款,即“其他行政強制措施”。在實踐中,行政強制措施手段多種多樣,可以分為限制人身自由,處置財物,進入住宅、場所3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二條第三款之規定,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三、行政強制措施的方式
(一)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執行,是指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法規等規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可代替作為義務,由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為履行,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行政強制執行方法。 代履行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
1. 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義務的事實,且此種不履行因故意或過失引起。
2. 該行政法上的義務是他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
3. 代履行的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后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目的的義務。
4. 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
(二)執行罰
執行罰是一種間接強制執行的手段。它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對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進行制裁,以迫使當事人自覺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的法律制度。執行罰可分兩類:一是執行行政罰;二是執行罰。
(三)直接強制
直接強制,是指在采用代執行、執行罰等間接手段不能達到執行目的,或無法采用間接手段時,執行主體可依法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實施強制,迫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強制執行方法。
強制執行一般是針對哪些眼中沒有法的人實行的。因為做了違法行為,機關單位的判決書,他們不當一回事,但是國家會對每個觸犯國家法律的人進行懲罰,所以對不執行法律義務的人,進行強制執行,如果情節比較惡劣的可以直接逮捕。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行政強制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行政強制執行申請的條件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經濟糾紛過了追訴時效怎么辦
2021-02-19征地補償費的構成是怎樣的
2021-01-05房東不同意的轉租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30原產地標記與地理標志有哪些異同
2020-11-25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監獄假釋以后多久出獄
2020-11-17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家庭暴力如何認定,家庭暴力的認定方法
2020-12-17包辦婚姻自由婚姻二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工傷事故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12-08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公司倒閉勞務外包工有賠償嗎
2021-02-08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21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高血壓跌倒死亡是意外嗎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1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