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權行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根據《民法通則》,侵權行為是指因行為人對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財產權和人身權,并造成損害的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承擔責任的方法: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二、一般侵權行為構成要件
在民法理論上,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并結合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理論,可將侵權行為分為一般侵權行為和特殊侵權行為兩大基本類型。一般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基于過錯致人損害而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是指在一般情況下,構成侵權行為所必須具備的因素。只有同時具備這些因素,侵權行為才能成立。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包括:有加害行為、有損害事實的存在、加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四個方面。
(一)有加害行為
加害行為又稱致害行為,是指行為人做出的致他人的民事權利受到損害的行為。任何一個民事損害事實都與特定的加害行為相聯系,亦即民事損害事實都由特定的加害行為所造成。沒有加害行為,損害就無從發生。
此處所稱的加害行為是一個未經法律評價的行為,對其確定純粹基于該行為所造成的民事損害后果。從表現形式上看,加害行為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但以作為的形式居多,以不作為構成加害行為的,一般以行為人負有特定的義務為前提。
傳統民法教科書對這一要件一般以“行為的違法性”或“違法行為”來表述,這一表述方式當然有其合理性,但不夠準確。無論是“行為的違法性”還是“違法行為”,它們實際上已對致人損害的行為作了法律評判。事實上,在這里對加害行為進行法律評判并無必要,因為一般侵權行為構成的另一個要件,即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才是對致人損害行為進行法律評判的地方。在這里,只要證明有加害行為即可。
(二)有損害事實的存在
此處所稱的損害事實,是指因一定的行為或事件對他人的財產或人身造成的不利影響。損害事實的存在,是構成侵權行為的另一個要件。沒有損害事實,就談不上侵權,更談不上侵權損害賠償。
作為侵權行為構成要件的損害事實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損害系合法權益受侵害所致;二是損害具有可補救性,即所受損害可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補救;三是損害的確定性,即損害事實確實發生,并可通過一定的方式衡量其大小和程度。
損害事實依其性質和內容,可分為財產損害、人身傷害和精神損害三種。
財產損害,主要是指由于行為人對受害人的財產權利施加侵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如毀人房屋,盜人車輛等行為致權利人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害。財產損害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直接損害是既得利益的損害,如車輛被盜;間接損害是可得利益的損害,如因車輛被盜導致營業收入的減少。
人身傷害,是指由于行為人對受害人的人身施加侵害所造成的人身上的損害。人身傷害專指自然人而言,系由侵害自然人的人身所造成,具體包括生命的損害、身體的損害、健康的損害三種情況。同時,對自然人人身的損害往往也會導致其財產的損失。如傷害他人身體致其支付醫療費和收入的減少等。
公民的財產權是會收到法律的保障,如果公民的財產權受到他人的破壞或者侵犯后是可以要求對方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造成的損失,如果對方拒絕賠償時也是通過訴訟的方式來解決的,這也是國家賦予每一位公民的權利,受害人也是可以聘請專業的律師來協助自己的。
侵權行為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專利侵權行為?專利侵權行為會承擔哪些法律后果?
網絡侵權行為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一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1對于校園暴力政府的保護政策有哪些
2021-03-06深圳市二手房交易程序是什么
2021-01-17商標轉讓流程規定有哪些
2021-01-17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發生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車損應當理賠多少錢
2021-01-03購買汽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03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自助存包丟失商場是否應當賠償
2020-12-04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針對高空墜物的保險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06保險費的特性有哪些
2021-02-20土地承包的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