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派生訴訟與股東直接訴訟的區別
1、產生原因不同
股東的權利雖然多種多樣,但總的來說,股東的權利可以分成兩大類:股東的個人性權利和股東的公司性權利。股東個人性權利是指法律或公司章程明確規定股東可以單獨要求并實現的權利,諸如分配權利、認購股份的權利、要求記錄其投票表決的權利等。股東公司性權利則是指股東不能夠單獨實現,而是與公司的發展緊密相關的的權利,比如投資收益權。根據與公司成員之間的契約而享有的、能夠對公司事務和事項作出決議的權利。股東派生訴訟是股東公司性權利因公司本身遭受到侵犯而間接受到損害,只有當公司因法定原因未起訴時,才可以由股東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而股東直接訴訟的起因則是因為股東個人性權利受到侵犯,股東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2、訴訟性質不同
股東派生訴訟提起權是股東監督、糾正公司不適或違法行為的一種權利,應為共益權,而股東直接訴訟是股東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提起的訴訟,即便該種訴訟成功,股東通過該種訴訟所取得的利益亦不歸于公司。因而,該訴權從本質上說是一種自益權。
3、訴權根據不同
提起派生訴訟的根據具有二元性,即:一方面派生訴訟提起權源于股東作為股份所有人即出資人的地位;另一方面派生訴訟提起權源于股東作為公司代表人的地位。此二者缺一不可。其中,前者是每一個股東所享有的股東權的應有之義,而后者只有在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得以滿足之后方可發生。而提起直接訴訟的根據僅具有一元性,即直接訴訟提起權僅源于股東作為股份所有人即出資人的地位。
4、訴訟目的不同
在股東派生訴訟中,雖然公司和股東個人都是侵害行為的受害者,但公司是直接受害者,股東個人是間接受害者,原告股東提起訴權的目的是為了公司的利益,但也間接地維護了自己的利益;而在股東直接訴訟中,股東個人是侵害行為的直接受害者,原告股東行使訴權的目的是純粹為了自身的利益,而非整個公司的利益。
5、訴訟歸屬不同
在股東派生訴訟中,原告股東僅享有形式意義上的訴權,至于實質意義上的訴權則屬于公司,即形式意義上的訴權與實質意義上的訴權是互相分離的。因此,即使原告股東在派生訴訟中勝訴,則勝訴的利益應當歸于公司,而非原告股東。倘若原告股東敗訴,則不僅由原告股東負擔該案的訴訟費用,而且該案的判決對于公司產生既判力,不僅其他股東不得就同一理由再次提起派生訴訟,公司的機關亦不得再就同一理由為公司提起直接訴訟;而在股東直接訴訟中,原告股東所享有的形式意義上的訴權與實質意義上的訴權是合一的,無論原告股東勝訴抑或敗訴,一切利益和不利益均歸屬于原告股東,而非其所持股份的公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項目解散員工該怎么安置
2020-11-11逃稅罪的處罰
2020-11-09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交通事故中車主的責任
2020-12-29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閑置2年房產能抵押嗎
2020-11-21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肇事逃逸商業保險賠嗎
2020-12-2560歲車禍保險賠償多少錢
2021-01-14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