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巨災損失融資體系的構成
巨災造成的經濟損失可以以下列四種形式獲得補償:自留、政府救濟和社會捐助、巨災保險、社會福利。自留是指受災地區民眾和企業依靠自己的經濟能力承擔的部分或全部損失。政府救濟和社會捐助包括災害發生后政府開展的緊急救援工作,通過財政撥款和匯集社會捐助,為災區提供臨時性救災物資、食品和住所等。巨災保險是指通過建立巨災保險計劃,由保險人根據巨災保險合約,對被保險人在巨災中所發生的經濟損失,在保險合約約定的范圍內進行經濟補償。社會福利是指在災害發生后,政府重新規劃災區的重建,并直接對受損的文教衛體、公用基礎設施等進行維修或重建,以及對災區孤兒和孤寡老人撫養等。不難看出,災后救助、巨災保險和社會福利等都屬于來自受災民眾和企業外部的資金補償,屬于外部損失融資。本文下面將主要討論這種來自外部的損失融資方式。
在三種可能的外部損失融資方式中,災后救助和社會福利在中國可謂源遠流長,過去是并且將來仍然是解決受災民眾和企業災后I臨時救助、恢復重建問題的重要甚至是主要融資來源,而巨災保險在我國還很少得到利用。?事實上,我國現行的災后救助體系和社會福利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本應由巨災保險體系承擔的損失融資責任。總體而言,上述三種損失融資方式應該是相互補充,合理配置,既能對受災地區提供及時、必要的救助,又不至于給政府財政和社會各界造成過大的負擔,并有助于社會公平性的建立。因此,有必要認真研究這三種方式,特別是社會救助和巨災保險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何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合理緩解巨災帶來的經濟損失,這是本文討論的核心問題。
(二)巨災損失融資體系的建設目標
建立國家巨災損失融資體系的基本目標是:在災害發生后,能夠有充足的資金進行災后臨時救助,保證受災民眾的基本生活需要。高級目標是:能夠在巨災發生后對受災居民進行經濟補償,通過這種經濟補償支持災區的恢復建設。顯然,損失融資體系的基本目標是由災后救助體系實現的,即在災害發生后,能夠有足夠的資金進行災后救援,保證受災居民臨時的、基本的生活和生產活動的需要。
(三)巨災損失融資體系的基本原則
巨災損失融資體系的建立應遵循下列原則:
第一、充足性:能夠為巨災后的緊急救援、災區恢復重建提供較為充足的資金。
第二、可持續性:能夠在長期內達到穩定,不會出現較大資金缺口。這就要求做好巨災風險分析工作,構建更加精準的巨災損失預測模型,并能將巨災風險準備金進行長期積累。
第三、成本可接受性:對于整個社會和政府來說,建設和管理巨災損失融資體系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
第四、廣泛性:該損失融資體系可以在災難來臨時給予所有人經濟上的幫助。
巨災損失融資是緩沖巨災帶來的對經濟的沖擊,將損失在時間跨度上進行分攤的重要方式。也是通過獲取資金來進行災后短時間內救助和恢復重建的辦法。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糾紛行政處罰的種類
2020-12-07違約金是否包含定金
2021-02-15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子女撫養費一方拒絕支付怎么辦
2020-11-09口頭贈與需要證明嗎
2020-11-10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市場運作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1-16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什么效力
2020-11-17土地轉讓新政策是什么
2020-12-26農民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結算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