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商業秘密持有者與侵害商業秘密者之間的關系看
從商業秘密持有者與侵害商業秘密者之間的關系看,除了雙方沒有任何關系,但侵害者通過不正當手段,如盜竊、利誘、脅迫等侵害商業秘密情形外,侵害商業秘密主要發生在買賣、承攬、授權、雇傭關系中,其中在雇傭關系中是最容易發生侵害商業秘密行為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對通過不正當手段侵害商業秘密的行為作了規范。合同法對存在民事合同關系情形下侵害商業秘密的行為作了規范。
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存在保守商業秘密約定或者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要求的情形下的侵害商業秘密的行為作了規范,這包括民事主體之間的合同約定和雇傭關系下的約定。公司法、刑法主要對存在勞動關系的侵害商業秘密的情形作了規范。
二、在存在勞動關系的情形下
在存在勞動關系的情形下,現有法律對商業秘密的保護都有一個前提,即都是勞動者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不包括勞動者到其他企業中工作的情形。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
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于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擅自披露公司秘密;違反對公司忠實義務的其他行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前款規定所得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如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是經營者,根據該法第二條的規定,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三、不同法律對商業秘密的保護范圍不同
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面寬,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侵害主體的資格沒有限制,所有知曉商業秘密并違反約定或者規定的勞動者,都可以構成侵害商業秘密。公司法規定的侵害主體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刑法則規定的是國有公司、企業的董事、經理。
2、反不正當競爭法既保護非專利技術,也保護經營信息。而公司法和刑法則主要保護商業機會,商業機會包括經營信息,但不包括非專利技術。
3、反不正當競爭法不僅規范勞動者工作期間的保守商業秘密行為,而且規范勞動者離職后的保守商業秘密行為。而公司法和刑法只是規范勞動者任職期間的保守商業秘密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作時猝死怎么賠償
2020-12-26贈與人可以自由撤銷贈與嗎
2020-12-11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具體是怎么樣的
2021-03-04為什么有精神損失賠償
2020-11-15存單質押孳息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18欠招行5萬逾期1年怎么處理
2021-02-18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收取的手續費如何確定
2021-02-28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員工的試用期工資是多少
2020-11-10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0-11-10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保險受益人能否更改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