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商業秘密持有者與侵害商業秘密者之間的關系看
從商業秘密持有者與侵害商業秘密者之間的關系看,除了雙方沒有任何關系,但侵害者通過不正當手段,如盜竊、利誘、脅迫等侵害商業秘密情形外,侵害商業秘密主要發生在買賣、承攬、授權、雇傭關系中,其中在雇傭關系中是最容易發生侵害商業秘密行為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對通過不正當手段侵害商業秘密的行為作了規范。合同法對存在民事合同關系情形下侵害商業秘密的行為作了規范。
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存在保守商業秘密約定或者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要求的情形下的侵害商業秘密的行為作了規范,這包括民事主體之間的合同約定和雇傭關系下的約定。公司法、刑法主要對存在勞動關系的侵害商業秘密的情形作了規范。
二、在存在勞動關系的情形下
在存在勞動關系的情形下,現有法律對商業秘密的保護都有一個前提,即都是勞動者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不包括勞動者到其他企業中工作的情形。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
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于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擅自披露公司秘密;違反對公司忠實義務的其他行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前款規定所得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如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是經營者,根據該法第二條的規定,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三、不同法律對商業秘密的保護范圍不同
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面寬,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侵害主體的資格沒有限制,所有知曉商業秘密并違反約定或者規定的勞動者,都可以構成侵害商業秘密。公司法規定的侵害主體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刑法則規定的是國有公司、企業的董事、經理。
2、反不正當競爭法既保護非專利技術,也保護經營信息。而公司法和刑法則主要保護商業機會,商業機會包括經營信息,但不包括非專利技術。
3、反不正當競爭法不僅規范勞動者工作期間的保守商業秘密行為,而且規范勞動者離職后的保守商業秘密行為。而公司法和刑法只是規范勞動者任職期間的保守商業秘密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費入什么科目
2021-01-04馳名商標侵權的情形
2020-12-11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2020
2020-12-05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保險合同名字錯了怎么辦
2021-02-22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機動車保險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否必須一致
2021-03-08關于取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名稱變更審批規定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12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2-31預付土地出讓金該進的科目是什么
2020-11-102020年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新政策是怎樣的
2021-01-11拆遷對獨生子女如何補償
2020-12-05公產房拆遷補償的標的是什么
2021-02-09征地拆遷中程序方酐存在的問題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