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改制職工安置費的問題在文章中說的很清楚,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思想上也有很大的進步與更新,對于企業來說改制是一種進步的表現,說明在不斷地變化迎接新的事物,改變自身,在企業改制過程中也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請看下文的中的分析與研究。
一、國企改制中員工經濟補償金的標準
解決了員工經濟補償金的來源問題,就涉及到經濟補償金的標準問題。根據改制主體的性質不同,其員工的身份也有所不同,因此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標準也有所不同。
(一)國企員工經濟補償金的一般標準
對于按照正常程序進行改制的國有企業,"企業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規定標準的,按照規定執行;沒有規定標準的,按照勞部文件規定的標準執行"。盡管各地方政府出臺的經濟補償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其主要規定還是參考了勞部文件的有關規定,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其中,員工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計發;員工月平均工資高于企業月平均工資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于企業月平均工資3倍的標準計發。企業經營者也應按照上述辦法執行。
(二)破產企業員工經濟補償金的標準
國有企業嚴重資不抵債,不再具備繼續生產經營條件,可以申請破產,但是《破產法》并沒有將員工經濟補償金的支付列入破產企業法定清償范圍內。根據《國務院關于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破產有關問題的通知》和《國務院關于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兼并破產和職工再就業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的有關規定,在試點城市安置破產企業職工的費用,從破產企業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所得中撥付,不足部分從處置其他破產財產所得中撥付并可列入第一順序清償,安置費用的標準原則上按照破產企業所在試點城市的企業職工上年平均工資收入的3倍計算。
(三)事業單位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由于中央和各地尚未出臺有關事業單位改制員工經濟補償的規定,因此有關員工經濟補償具體標準將參照國有企業員工經濟補償標準。根據國經貿企文件和國資分配文件規定,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具體標準相同。
但是考慮到事業單位員工大部分是事業工人身份,其中有一部分還是國家公務員身份,由于各種原因,相當一部分人還沒有開設養老保險賬戶,一旦改制后,這部分員工的退休金也是個麻煩事。因此,完全參照國有企業的員工經濟補償標準執行對這部分人來說確實欠缺公平,各單位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除經濟補償金外其他形式的補貼,具體標準由上級主管部門確定。
(四)經濟補償金外的其他補償
我們注意到,國經貿企改文件規定中,"改制企業可用國有凈資產支付解除職工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等,由此造成的賬面國有資產減少,按規定程序報批后沖減國有資本"。這個"等"字有很大學問,它意味著從中央已經認同改制企業可以用國有凈資產支付除員工經濟補償金外的其他形式補償。當然不是所有改制企業都適用于這個條件,像上述事業單位改制可以參照這一標準,尋求其他方式的補償,另外一些本身經濟補償金較少,從事危險職業、危害身體健康職業,具有某種特殊技能、為企業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員,可以由改制企業結合實際情況向上級部門提出,具體標準由上級主管部門確定。
二、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方式
國有企業進行的國有資本退出的改制工作中,由于經濟補償金是必須支付且不能打折,所以對于改制企業來講比較頭痛的是如何支付這筆相對龐大的改制成本,而且在支付了改制成本之后還不至于影響企業改制之后的發展,因此以何種方式支付經濟補償金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方式
實際上,中央和大多數的地方政府出臺的關于改制企業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的文件中強調的都是"以企業國有凈資產支付"這個資金來源問題,而對于以何種方式支付并沒有明確的規定或限制,因此從財務角度來講,以凈資產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實際上可以以股權形式、債權形式和現金形式進行支付。
1、現金支付形式
現金支付形式就是要求企業以現金支付給員工作為解除長期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對于現金流充裕的企業來講,這種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一次性解決,沒有為改制后的企業留下什么后遺癥,但是這種方式將極大的侵占企業的資金流,降低了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使得企業很容易陷入危機之中。
2、股權支付形式
股權支付形式就是直接將企業的凈資產以經濟補償金的方式落實到每個員工上,企業改制后,形成員工對于改制后企業占有的股權。雖然這種方式在相關文件政策上是允許的,但是在操作中卻有兩個明顯障礙,首先是由于《公司法》對于公司股東人數的限制,使得員工持股的人數受到限制,同時由于員工持股會等持股載體的組建已經很難再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批,那么員工以何種身份、方式持股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其次員工集體持股方式在大多數地方已經行不通,地方政府更多的希望由原來企業的經營層絕對控股改制后企業,不支持所有員工共同持股。因此,從以上兩點看,以股權形式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也不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3、債權支付形式
如果改制企業的支付能力比較差,為了緩解支付改制成本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壓力,可以將員工的經濟補償金轉為改制企業的負債,同時減少相應的企業凈資產。企業改制后,員工持有改制后企業的債權,并根據相應的規定和條件獲得清償。改制企業以債權形式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一定要獲得上級主管部門和政府的批準,以避免改制后違反《會計法》和《稅法》的風險。
企業改制職工安置費不同的企業國家政策規定的標準也不一樣,所以在探究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清楚情況,具體問題具體的分析和對待,相關的細節要去相關的部門或找相關人士咨詢,這樣才能將問題最總解決,希望上文內容能夠對需要的人有所幫助。
集體企業改制職工安置
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的基本法律問題
國有企業改制職工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7萬的車輛的保全費收取多少
2021-01-21哪些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2021-01-27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做交通虛假鑒定的后果
2021-01-27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公告內容要核準嗎
2020-11-10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商業三者險與交強險區別
2020-11-30被保險人或投保人保戶須知
2021-02-03草地、林地承包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