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國有企業改制的腳步一直沒有停下來過。企業出于提高競爭力、完善股權結構的目的,在改制過程中會解除部分職工的勞動關系。這種情況屬于企業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按照規定,企業要給解聘的職工一定補償。那么關于企業改制補償標準是多少?下面小編簡單給大家做個介紹。
一、關于企業改制補償標準是多少?
對于按照正常程序進行改制的國有企業,根據財企[2002]313號文件精神,"企業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規定標準的,按照規定執行;沒有規定標準的,按照勞部發[1994]481號文件規定的標準執行"。盡管各地方政府出臺的經濟補償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其主要規定還是參考了勞部發[1994]481號文件的有關規定。
勞部發[1994]481號文件規定的具體標準為,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其中,員工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計發;員工月平均工資高于企業月平均工資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于企業月平均工資3倍的標準計發。企業經營者也應按照上述辦法執行。
二、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方式有哪些?
國有企業進行的國有資本退出的改制工作中,由于經濟補償金是必須支付且不能打折,所以對于改制企業來講比較頭痛的是如何支付這筆相對龐大的改制成本,而且在支付了改制成本之后還不至于影響企業改制之后的發展,因此以何種方式支付經濟補償金就顯得尤為重要。
實際上,中央和大多數的地方政府出臺的關于改制企業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的文件中強調的都是"以企業國有凈資產支付"這個資金來源問題,而對于以何種方式支付并沒有明確的規定或限制,因此從財務角度來講,以凈資產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實際上可以以股權形式、債權形式和現金形式進行支付。
綜上所述,在關于企業改制補償標準的規定中,明確提出了企業改制需要解除職工勞動關系的話,要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標準按照職工的工齡計算,每工作一年多支付一個月的工資。簡單來說,職工在國企工作十年,因改制被解聘的,其可以拿到十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企業改制怎么辦,企業改制司法解釋有哪些?
國有企業改制補償金是怎樣的
國企改制的四個步驟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遺產繼承訴訟時效為多長時間
2021-01-10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需要履行什么手續
2020-11-17值得參考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1-09合伙企業財產范圍及性質
2020-12-10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中國公民能不能在外國結婚
2021-03-02申請勞動仲裁時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3企業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有什么區別
2021-03-13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提高保險理賠效率主要有幾種方法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