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保康縣律師 安多縣律師 麻山區律師 文峰區律師 通川區律師 上栗縣律師 古丈縣律師
公司債券,這個詞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公司發行的債券是對公司資金的一種集合,是公司發展的必需。即公司債券是指營業公司按照法律規定發行的一種在有限的時間內歸還本金和利息的一種有價的債券。是一種有關債的法律關系,那么什么是附減記條款的公司債券呢,對于這一名詞好多人都不知道了。律霸的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
一、公司債券
公司債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公司債券是公司債的表現形式,基于公司債券的發行,在債券的持有人和發行人之間形成了以還本付息為內容的債權債務法律關系。因此,公司債券是公司向債券持有人出具的債務憑證。
首先,公司債券作為一種“證券”,它不是一般的物品或商品,而是能夠“證明經濟權益的法律憑證”。“證券”是各類可取得一定收益的債權及財產所有權憑證的統稱,是用來證明證券持有人擁有和取得相應權益的憑證。
其次,公司債券是“有價證券”,它反映和代表了一定的經濟價值,并且自身帶有廣泛的社會接受性,一般能夠轉讓,作為流通的金融性工具。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有價證券”是一種所有權憑證,一般都須標明票面金額,證明持券人有權按期取得一定收入,并可自由轉讓和買賣,其本身沒有價值,但它代表著一定量的財產權利。持有者可憑其直接取得一定量的商品、貨幣或是利息、股息等收入。由于這類證券可以在證券市場上買賣和流通,客觀上具有了交易價格。
二、附減記條款的公司債券
發行的公司債券包括一般公司債券以及具有減記條款的公司債券。《指導意見》要求,加強減記債風險管理,規定證券交易所應當按照發行人資產規模和信用水平,對公開發行的減記債的交易機制實行差異化管理,并建立相應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健全風險控制機制和措施。
鑒于公司債券作為資本工具的特殊屬性,特別是減記條款帶來一定投資風險,《指導意見》規定發行人應當在募集說明書中充分披露減記債作為資本工具的特殊屬性和風險事項,在募集說明書的顯著位置對減記條款及其觸發事件進行特別提示,并對是否約定補償條款及其對投資者權益的影響等風險事項作出充分說明。
減記債券是由銀行發行的一種金融工具。這是商業銀行在資本補充渠道上的創新,是商業銀行單純向市場圈錢的行為。
為了拓寬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渠道,中國證監會和中國銀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商業銀行發行公司債券補充資本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所稱的減記債,是指目前在上海或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商業銀行、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境內商業銀行,以及申請在境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在審商業銀行(下稱“上市或擬上市商業銀行”)所發行的包含減記條款的公司債券。
那么什么是減記呢?所謂減記是指當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貸記“壞賬準備”。注意這里科目的變化,不再計入“管理費用”科目。本期應提數大于其賬面余額的,按差額計提;應提數小于余額的,作相反會計處理。
根據要求,商業銀行發行減記債,應滿足相應資本屬性要求并提高損失吸收能力。《指導意見》發布實施后,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即可按照規定申請發行公司債券補充資本。
通過上述的整理,大概大家都知道什么是附減記條款的公司債券了。其實公司發行的債券里包括一般公司債券和具有減記條款的公司債券。這樣的一種債券比一般的債券風險要大很多。公司要發現這樣的債券時,銀行會要求公司必須有足夠的提高損失吸收的能力。好了,小編的整理就到這了,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獲。
可轉換債券是什么?
債券投資如何防范風險
哪些公司可以發行債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常用引用法律條款
2021-01-05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擔保合同債務人與主合同不一致,這個合同有效嗎
2021-03-06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房地產開發公司類型有哪些,房地產開發費用包括哪些
2021-02-20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