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公司清算 公司變更 子公司 一人有限公司章程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公司設立
商業秘密能為權利人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利益,由此可將商業秘密的重要性。實踐中,權利人回采取一定的措施來保護商業秘密,就會要求自己的員工也保守商業秘密,那究竟哪些員工應該保守商業秘密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哪些員工應該保守商業秘密
對商業秘密保密義務的承擔,往往是因為雙方當事人之間有合同的存在。我國勞動法第2條規定,勞動合同的當事人可以在勞動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秘密的有關事項。我們可以看出,員工的保密義務是一種合同上的義務,如果當事人雙方沒有通過合同規定,則一旦員工離開企業,就不承擔保密義務。再看我國公司法第62條規定,董事、監事、經理除依法律規定或經股東會同意外,不可泄露公司秘密。根據此規定,作為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在沒有其他原因的情況下,應承擔法定的保密義務。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對于普通職工則沒有法定的保守商業秘密義務的要求,而只存在根據雙方合同的約定保守商業秘密的義務。
二、員工離職后是否承擔保密義務
實踐中也主要通過與員工簽訂保密合同要求承擔保密義務。如,《深圳經濟特區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第10條規定,“企業要求員工保守企業技術秘密的,應訂書面的保密協議。沒有書面的保密協議或協議不明確的,員工的保密義務截止該員工離開企業之日”,同時國家科委《關于加強科技人員流動中技術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見》中規定技術保密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保密期限。顯然,約定保密義務是有期限的。
問題是期滿后,商業秘密如何保護?(因為員工工作關系知悉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是正當途徑,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披露,允許他人使用是不受《反不正當競爭法》制約的)。若此時“商業秘密”仍符合商業秘密保護條件時,司法實踐中也往往采用誠信原則來要求員工繼續保密。但動輒以處于抽象的補充規定地位的誠信原則作為救濟手段,未免是法律的不健全。而且,保密合同違約要件與商業秘密事前救濟的要求是不相容的。根據保密合同,只有違約出現時,秘密持有人才成為違約權利人,才能要求員工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但此時商業秘密可能已不復存在,進入了公知領域。實踐中也常常出現權利人發現相對人有侵害商業秘密的危險卻苦于無從尋求救濟的情況。
實踐中,很多企業都會要求員工保守商業秘密,但這并不是說企業所有的員工都是要保守商業秘密的。一般基層的原因是無法涉及到企業核心的商業秘密,因此也就沒有保守的必要。而通常,員工在職的時候需要保守商業秘密,在離職之后也是需要為企業保守商業秘密的。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杭州律師。
哪些屬于商業秘密,商業秘密包括什么
商業秘密被侵犯怎么辦
商業秘密的保密措施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1-03-04計時工資有績效獎金嗎
2020-11-24未達法定年齡的婚姻的效力如何
2021-01-16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超載多少保險拒賠
2021-03-02違反保險法的行為
2021-02-11淺談我國保險稅制的改革
2021-02-25劃撥土地轉讓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2020-11-27國有土地劃撥土地轉讓有哪些條例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