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
在本案的審理過程中,關于利息的計算問題,有二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應以12萬元為本金,從逾期之日起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利息;第二種意見認為,上述計算中包含了部分復利,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復利不受法律保護,因此利息應以10萬元為本金,從逾期之日起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
[評析]
筆者同意第一種意見。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民間借貸是否允許計算復利。對此我國現行立法規定并不明確。筆者通過本文試圖對民間借貸中的復利問題進行明晰。
一、何謂“復利”
通過網絡導航,《維基百科》所給的搜索結果是:復利(英文:Compoundinterest),是一種計算利息的方法。按照這種方法,利息除了會根據本金計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樣可以生息,因此俗稱“利滾利”或“利疊利”。只要計算利息的周期越密,財富增長越快,而隨著年期越長,復息效應亦會越為明顯。筆者認為,通常而言復利是指出借人將借款人到期應付而未付的利息計入本金,以借款數額與借款人應付而未付的利息數額之和為本金再計算利息,以此類推至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時得出的利息數額。
二、有關復利問題的立法現狀
我國現行立法中涉及復利問題的主要有:首先,1988年1月26日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5條規定:“公民之間的借貸,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其次,1991年8月13日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七條規定:“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第三,中國人民銀行1990年12月11日發布的《利息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八條規定“金融機構對企業的流動資金貸款和技術改造貸款,按季結息,對不能支付的利息,可以計收復利;基本建設貸款,按年結息,對不能支付的利息,不計收復利;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的貸款,按季結息,對不能支付的利息,可以計收復利。”第四,中國人民銀行在1995年6有26日發布的《關于調整各項貸款利率的通知》中,規定固定資產全部按季結息,每季末月的20日為結息日,對不能支付的利息,計收復利。第五,中國銀行1981年3月13日發布的《中國銀行辦理中外合資經營貸款暫行辦法》中也有計算復利的規定。
通過以上對我國現行立法中關于復利問題的羅列后,可以發現,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中沒有關于復利的規定,有關復利的規定只是見諸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和中國人民銀行的規章上。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規章,在適用范圍上適用于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并不直接適用于民間借貸糾紛。那么在處理民間借貸中的復利問題,只有適用最高人民法院的兩個司法解釋。然而這兩個司法解釋在表述的文本上是不統一的,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5條中規定:“公民之間的借貸,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而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七條中規定:“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現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條規定的限度時,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根據法律適用原則中關于同一制定機關制定的司法解釋,應適用新法優于舊法的原則。比較上述兩個司法解釋的出臺時間,則在處理民間借貸中的復利問題上應適用1991年8月13日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七條的規定。
三、民間借貸中復利應予適當保護
實踐中,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七條的規定,成為適用該司法解釋的一個瓶頸。一種觀點認為,如果并非牟取高利,就可以將利息計入本金,計入本金后的利率未超出第六條規定的限度就應當保護。這種觀點下是以含有利息的本金作為計算利率的本金,把含有復利的利率作為衡量是否高利的標準。另一種觀點認為,從該條款的文義上分析,將利息計入本金是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因此遇有計算復利的,一律對復利部分不予支持。第三種觀點認為,從該條款的立法本意和條文文義分析,對復利是持一種適當保護的觀點,即允許適當計算復利,但超過該司法解釋第六條的限度時,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筆者認為,在民間借貸糾紛中,當事人就復利問題作出約定的,至債權人起訴時產生的利息總金額不超出法定利息的四倍時,可以予以保護;超出法定利息四倍的部分,不予保護。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保護的其實并非復利,而是法律允許民間接待可以約定的適當高于銀行利息的部分。換而言之,復利僅是一種利息計算方法,只要按照該方法計算出來的利息總額不超過法定利息的四倍,即受法律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轉讓有哪些限制或禁止性規定
2021-03-06二房東跑了房東來收房,租客怎么辦
2021-02-10九級傷殘能主張贍養費嗎
2021-02-07工傷護理費是否可以申請賠付
2021-01-13票據背書不連續怎么辦
2021-01-05辭職了老板拖工資怎么辦
2020-12-01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工傷事故多久終止合同
2021-03-11簽訂住宅購買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23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什么是保險的保額
2020-12-26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新車可以異地購買交強險嗎
2021-01-02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