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收入的組成
建造合同準則將合同收入分為兩部分內容,一是合同規定的初始收入,即建造承包商與客戶簽訂的合同中最初商定的合同總金額,它構成了合同收入的基本內容;二是因合同變更、索賠、獎勵等形成的收入。該兩部分收入應作為主營業務收入處理。在稅收處理上,因合同變更、索賠、獎勵等形成的收入應作為價外費用征收流轉稅。在企業所得稅方面,也應作為主營業務收入進行納稅處理。可見,在合同收入的組成方面,會計與稅收之間總體一致。
(二)會計準則關于合同收入確認和計量的相關規定
會計準則基于實質重于形式等原則,要求分別不同情況對合同收入進行確認和計量。建造合同準則規定,建造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的,企業應根據完工百分比法在資產負債表日確認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根據合同完工進度確認收入與費用的方法。(1)固定造價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的認定標準,是指同時滿足下列條件:合同總收入能夠可靠地計量;與合同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能夠清楚地區分和可靠地計量;合同完工進度和為完成合同尚需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確定。(2)成本加成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的認定標準,是指同時滿足下列條件:與合同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能夠清楚地區分和可靠地計量。
對于在資產負債表日建造合同的結果不能夠可靠估計的,會計上強調關注企業經營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按預計已經收回或將要收回的款項能彌補多少已經發生的成本,確認部分或者不確認建造合同收入。即:(1)合同成本能夠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據能夠收回的實際合同成本予以確認,合同成本在其發生的當期確認為合同費用;(2)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在發生時立即確認為合同費用,不確認合同收入。
(三)稅法關于合同收入確認和計量的相關規定及與會計處理之間的差異
1、稅法中關于建造合同流轉稅計稅依據的規定及與會計處理的差異
在稅收方面,合同收入的確認和計量會涉及到對建造合同收入適用流轉稅稅種的鑒定、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特別規定及計稅依據計量等方面問題
2、關于建造合同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的相關規定稅法與會計準則之間的差異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企業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機械設備、船舶、飛機,以及從事建筑、安裝、裝配工程業務或者提供其他勞務等,持續時間超過12個月的,按照納稅年度內完工進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確認收入的實現。”對照會計準則與新稅法的有關規定,可以發現兩者之間存在下列差異:
首先,稅法規定按完工進度確認建造合同應稅收入的前提是履行建造合同時“持續時間超過12個月”,而會計準則使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建造合同縱跨若干會計期間(不一定要持續時間超過12個月),且建造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目的在于向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有關合同進度及各期可比業績的會計信息,體現權責發生制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之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中,相關的規定為:“為其他企業加工、制造大型機械設備、船舶等,持續時間超過一年的,可以按完工進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確定收入的實現。”對建造合同分期確定計稅收入的前提是。持續時間超過一年“,新稅法中將”一年“改為”12個月“,為什么作如此變化呢?原規定存在的問題是:”持續時間超過一年“究竟是指建造合同跨過一個納稅年度,還是指持續時間超過365天或者12個月呢?不同的理解會產生不同的計稅結果,經常引發稅企爭議。按照新法規定,如果一項建造合同的開始至完成持續時間不超過12個月,則不強求納稅人必須按照完工進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確定應稅收入。如果在此過程中,因建造合同的結果不能可靠估計,會計核算未分期確認合同收入,則會計收入與計稅收入不產生差異。
其次,新《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刪除了原規定中的“可以”二字,只要建造合同持續時間超過12個月的,新稅法即要求分期確定計稅收入時,不考慮納稅人經濟利益是否流入,即不以國家稅收來承擔企業潛在的經營風險。在納稅年度匯算清繳時,企業所得稅計稅收入=納稅年度內完工進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合同總收入。如果此時會計核算中未分期確認收入,或只是按照能夠收回的實際合同成本確認會計收入,則由此而產生暫時性差異。
再次,成本加成合同以合同約定或其他方式約定的成
本為基礎,加上該成本的一定比例或定額費用來確定工程價款,并據以進行收入計量。在實際征收管理中,稅務部門偶爾會以納稅人的建造成本不能可靠驗證,特別在該納稅年度內尚不能提供準確、完整的納稅資料等為由,重新核定其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
最后,建造合同準則規定,企業應在資產負債表日確認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而稅法要求納稅人按月度或者季度進行所得稅預申報,而按年度確認合同收入和成本,并進行所得稅匯算清繳。《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二十八條規定: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實際利潤額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額,或者按照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預繳方法一經確定,該納稅年度內不得隨意變更。稅法只強調年度內預繳稅款方法的一貫性,而不強求其準確性,且季度預繳稅款如果存在少繳情況,不以偷稅論處。因此,在一個年度內,不妨保持會計與稅收間分期收入的一致性;而在年度納稅申報表與會計報表之間,則應關注和處理兩者之間的差異問題。
(四)稅法與會計準則關于完工進度確定的差異
建造合同準則確定合同完工進度有三種方法,即,根據累計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預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根據已經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預計總工作量的比例確定;根據實際測定的完工進度確定。
在分期確定計稅收入的過程中,如果會計核算中使用的確定完工進度的三種方法較為合理,則可將其作為計稅的基礎,稅務部門一般予以認同。但如果會計核算時因完工進度不能可靠計量,未確定完工進度,稅務部門通常采取用已開工天數除以合同工期的方法來確定建造合同完工進度。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如何安全退出
2020-12-03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被紀檢委留置后嚴重嗎
2020-11-12合伙財產質押的主管機關是誰
2021-02-12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哪些
2020-12-22女婿要給贍養費嗎
2020-11-15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未盡贍養義務有什么后果
2021-02-07祥云縣離婚撫養費標準
2020-12-03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