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工具會計處理的基本原則。
企業發行的金融工具應當按照金融工具準則和本規定進行初始確認和計量;其后,于每個資產負債表日計提利息或分派股利,按照相關具體企業會計準則進行處理。即企業應當以所發行金融工具的分類為基礎,確定該工具利息支出或股利分配等的會計處理。對于歸類為權益工具的金融工具,無論其名稱中是否包含“債”,其利息支出或股利分配都應當作為發行企業的利潤分配,其回購、注銷等作為權益的變動處理;對于歸類為金融負債的金融工具,無論其名稱中是否包含“股”,其利息支出或股利分配原則上按照借款費用進行處理,其回購或贖回產生的利得或損失等計入當期損益。發行方發行金融工具,其發生的手續費、傭金等交易費用,如分類為債務工具且以攤余成本計量的,應當計入所發行工具的初始計量金額;如分類為權益工具的,應當從權益中扣除。
二、科目設置。
金融工具發行方應當設置下列會計科目,對發行的金融工具進行會計核算:
1.發行方對于歸類為金融負債的金融工具在“應付債券”科目核算。“應付債券”科目應當按照發行的金融工具種類進行明細核算,并在各類工具中按“面值”、“利息調整”、“應計利息”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發行方發行的符合流動負債特征并歸類為流動負債的金融工具,以相關流動性質的負債類科目進行核算,本規定在賬務處理部分均以“應付債券”科目為例)。對于需要拆分且形成衍生金融負債或衍生金融資產的,應將拆分的衍生金融負債或衍生金融資產按照其公允價值在“衍生工具”科目核算。對于發行的且嵌入了非緊密相關的衍生金融資產或衍生金融負債的金融工具,如果發行方選擇將其整體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則應將發行的金融工具的整體在“交易性金融負債”等科目核算。
2.在所有者權益類科目中增設“4401其他權益工具”科目,核算企業發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歸類為權益工具的各種金融工具。本科目應按發行金融工具的種類等進行明細核算。
三、主要賬務處理。
1.發行方的賬務處理。
(1)發行方發行的金融工具歸類為債務工具并以攤余成本計量的,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或“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按債務工具的面值,貸記“應付債券——優先股、永續債等(面值)”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應付債券——優先股、永續債等(利息調整)”科目。在該工具存續期間,計提利息并對賬面的利息調整進行調整等的會計處理,按照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中有關金融負債按攤余成本后續計量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2)發行方發行的金融工具歸類為權益工具的,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或“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貸記“其他權益工具——優先股、永續債等”科目。分類為權益工具的金融工具,在存續期間分派股利(含分類為權益工具的工具所產生的利息,下同)的,作為利潤分配處理。發行方應根據經批準的股利分配方案,按應分配給金融工具持有者的股利金額,借記“利潤分配——應付優先股股利、應付永續債利息等”科目,貸記“應付股利——優先股股利、永續債利息等”科目。
四、對每股收益計算的影響
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34號——每股收益》的規定計算每股收益。企業存在發行在外的除普通股以外的金融工具的,在計算每股收益時,應當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
在計算基本每股收益時,基本每股收益中的分子,即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不應包含其他權益工具的股利或利息,其中,對于發行的不可累積優先股等其他權益工具應扣除當期宣告發放的股利,對于發行的累積優先股等其他權益工具,無論當期是否宣告發放股利,均應予以扣除?;久抗墒找嬗嬎阒械姆帜?,為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股數。對于同普通股股東一起參加剩余利潤分配的其他權益工具,在計算普通股每股收益時,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不應包含根據可參加機制計算的應歸屬于其他權益工具持有者的凈利潤
(二)稀釋每股收益的計算。
企業發行的金融工具中包含轉股條款的,即存在潛在稀釋性的,在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考慮的因素與企業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相同。
銜接規定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本規定發布前企業對金融工具的處理與本規定不一致的,應當采用追溯調整法,如追溯調整不切實可行的,則采用未來適用法。工具的面值,貸記“應付債券——優先股、永續債(面值)等”科目,按負債成分的公允價值與金融工具面值之間的差額,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優先股、永續債等(利息調整)”科目,按實際收到的金額扣除負債成分的公允價值后的金額,貸記“其他權益工具——優先股、永續債等”科目。發行復合金融工具發生的交易費用,應當在負債成分和權益成分之間按照各自占總發行價款的比例進行分攤。與多項交易相關的共同交易費用,應當在合理的基礎上,采用與其他類似交易一致的方法,在各項交易之間進行分攤。
(4)發行的金融工具本身是衍生金融負債或衍生金融資產或者內嵌了衍生金融負債或衍生金融資產的,按照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中有關衍生工具的規定進行處理。
(5)由于發行的金融工具原合同條款約定的條件或事項隨著時間的推移或經濟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導致原歸類為權益工具的金融工具重分類為金融負債的,應當于重分類日,按該工具的賬面價值,借記“其他權益工具——優先股、永續債等”科目,按該工具的面值,貸記“應付債券——優先股、永續債等(面值)”科目,按該工具的公允價值與面值之間的差額,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優先股、永續債等(利息調整)”科目,按該工具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貸記或借記“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科目,如資本公積不夠沖減的,依次沖減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發行方以重分類日計算的實際利率作為應付債券后續計量利息調整等的基礎。因發行的金融工具原合同條款約定的條件或事項隨著時間的推移或經濟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導致原歸類為金融負債的金融工具重分類為權益工具的,應于重分類日,按金融負債的面值,借記“應付債券——優先股、永續債等(面值)”科目,按利息調整余額,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優先股、永續債等(利息調整)”科目,按金融負債的賬面價值,貸記“其他權益工具——優先股、永續債等”科目。
(6)發行方按合同條款約定贖回所發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分類為權益工具的金融工具,按贖回價格,借記“庫存股——其他權益工具”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或“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注銷所購回的金融工具,按該工具對應的其他權益工具的賬面價值,借記“其他權益工具”科目,按該工具的贖回價格,貸記“庫存股——其他權益工具”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科目,如資本公積不夠沖減的,依次沖減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發行方按合同條款約定贖回所發行的分類為金融負債的金融工具,按該工具贖回日的賬面價值,借記“應付債券”等科目,按贖回價格,貸記“銀行存款”或“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財務費用”科目。
(7)發行方按合同條款約定將發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金融工具轉換為普通股的,按該工具對應的金融負債或其他權益工具的賬面價值,借記“應付債券”、“其他權益工具”等科目,按普通股的面值,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科目(如轉股時金融工具的賬面價值不足轉換為1股普通股而以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支付的,還需按支付的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或“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
2.投資方的賬務處理。
投資方購買發行方發行的金融工具,應當按照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及本規定進行分類和計量。如果投資方因持有發行方發行的金融工具而對發行方擁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和《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進行確認和計量;投資方需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的規定編制合并財務報表。
(四)財務報表中的列示和披露。
1.發行方列示和披露。
(1)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實收資本”項目和“資本公積”項目之間增設“其他權益工具”項目,反映企業發行的除普通股以外分類為權益工具的金融工具的賬面價值,并在“其他權益工具”項目下增設“其中:優先股”和“永續債”兩個項目,分別反映企業發行的分類為權益工具的優先股和永續債的賬面價值。在“應付債券”項目下增設“其中:優先股”和“永續債”兩個項目,分別反映企業發行的分類為金融負債的優先股和永續債的賬面價值。如屬流動負債的,應當比照上述原則在流動負債類相關項目列報。
(2)企業應當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實收資本”欄和“資本公積”欄之間增設“其他權益工具”欄,并在該欄中增設“優先股”、“永續債”和“其他”三小欄。將“(三)所有者投入和減少資本”項目中的“所有者投入資本”項目改為“1.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并在該項目下增設“2.其他權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資本”項目,以下順序號依次類推?!?四)利潤分配”項目中“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項目包含對其他權益工具持有者的股利分配。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對此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冷靜期是否限制了婚姻自由
2021-03-16著作權何時生效
2021-02-13未進行公證的婚前房產離婚后歸誰
2021-02-13父母有權利干擾兒女離婚嗎
2020-11-142020婚姻法規定離婚共同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06法定監護人有哪些
2020-12-23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協議離婚的手續是什么
2021-02-17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在什么情況下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會終止
2020-12-24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二條是怎樣的
2021-01-03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農地承包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