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害賠償是醫療糾紛案件的核心問題。 由于三種不同案由提起的醫療訴訟,法院審理適用法律不同,因此賠償項目、計算方法和賠償數額存在差異。
《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第122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雖然法律規定受害人有兩種救濟途徑可以選擇,但有時追究侵權人違約責任要比追究其侵權責任困難的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0條規定醫療事故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陪護費、殘疾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和精神損害撫慰金共11項,并明確了計算標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的賠償項目有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殘疾生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等12項。
在確定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損害賠償標準時,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比較大。目前比較通行的觀點是:醫療事故賠償糾紛應當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如參照《條例》處理患者所受損失無法得到基本補償的,可以適用《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適當提高賠償數額。而對于一般醫療損害糾紛的賠償標準,應當適用《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
總而言之,醫療糾紛的法律問題很龐雜,有些問題已經演變成突出的社會矛盾,確有深入探討之必要。筆者認為,醫療服務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發展和進步有賴于醫療服務的存在和發展,所以我們一方面應該建立醫療質量管理體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另一方要通過總結司法實踐經驗和完善統一相關法律法規,保證醫療糾紛的處理高效及時。
閱讀延伸:
醫療糾紛處理預案是什么
醫療糾紛的性質與特點是什么
醫院怎樣防范醫療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
2021-03-02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交通肇事致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6行政機關不聽取當事人的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2020-12-11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住房公積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12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競業限制承諾書有效嗎
2021-02-26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