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該解釋是學理解釋
B.該解釋屬于有權解釋
C.該解釋和刑法本身具有同等效力
D.該解釋所采用的是文理解釋
答案:BCD
解析:本題考核法律解釋的種類和效力。
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法律解釋分為正式解釋和非正式解釋(學理解釋)。正式解釋,通常也叫法定解釋,是指由特定的國家機關、官員或其他有解釋權的人對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約束力的解釋。正式解釋有時也稱有權解釋。非正式解釋,通常也叫學理解釋,一般是指由學者或其他個人及組織對法律規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解釋。這種解釋是學術性或常識性的,不被作為執行法律的依據。本題中的解釋是正式解釋、有權解釋,不是學理解釋。
選項C正確。《立法法》規定,法律解釋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選項D正確。文義解釋,也稱語法解釋、文法解釋、文理解釋。這是指按照日常的、一般的或法律的語言使用方式清晰地描述制定法的某個條款的內容。該解釋只是對“信用卡”下了定義,故是“文理解釋”(文義解釋)。
52.“法的繼承體現時間上的先后關系,法的移植則反映一個國家對同時代其他國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鑒,法的移植的范圍除了外國的法律外,還包括國際法律和慣例。”據此,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1804年《法國民法典》是對羅馬法制度、原則的繼承
B.國內法不可以繼承國際法
C.法的移植不反映時間關系,僅體現空間關系
D.法的移植的范圍除了制定法,還包括習慣法
答案:ABD
解析:本題考核法的繼承與法的移植。
選項A正確。法的繼承是不同歷史類型的法律制度之間的延續和繼受,一般表現為舊法對新法的影響和新法對舊法的承接和繼受。法國資產階級以奴隸制時代的羅馬法為基礎制定的《法國民法典》體現了法的繼承性。
選項B正確。法的繼承是不同歷史類型的法律制度之間的延續和繼受,一般表現為舊法對新法的影響和新法對舊法的承接和繼受。從定義中可以知看出,法的繼承是舊的法律制度的延續,而國際法不存在法律制度延續的問題,另外,“歷史類型”與“法律制度”也是從國內法的角度說的。因此,法的繼承本身就不包含國內法對國際法的繼承。
選項C錯誤。法的移植是指在鑒別、認同、調適、整合的基礎上,引進、吸收、采納、攝取、同化外國法,使之成為本國法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本國所用。體現了空間關系,也體現了時間關系。
選項D正確。法的移植的范圍除了外國的法律外,還包括國際法律和慣例。
53.2007年,某國政府批準在實驗室培育人獸混合胚胎,以用于攻克帕金森癥等疑難疾病的醫學研究。該決定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激烈爭議。對此,下列哪些評論是正確的?()
A.目前人獸混合胚胎研究在法律上尚未有規定,這是成文法律局限性的具體體現
B.人獸混合胚胎研究有可能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需要及時立法給予規范和調整
C.如因該研究成果發生了民事糾紛而法律對此沒有規定,則法院可以依據道德、習慣或正義標準等非正式法律淵源進行審理
D.如該國立法機關為此制定法律,則制定出的法律必然是該國全體公民意志的體現
答案:ABC
解析:本題考核法與科學技術的關系。
選項A正確。法律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是成文法律的局限性的體現。
選項BC正確。法律對科技具有規制作用,但是由于法律的滯后性,對科技等問題沒有規定,則可以根據道德、習慣或正義標準等非正式法律淵源進行審理。
選項D錯誤。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因此,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是全體公民意志的體現。
54.2007年8月30日,我國制定了《反壟斷法》,下列說法哪些可以成立?()
A.《反壟斷法》的制定是以我國當前的市場經濟為基礎的,沒有市場經濟,就不會出現市場壟斷,也就不需要《反壟斷法》,因此可以說,社會是法律的母體,法律是社會的產物
B.法對經濟有積極的反作用,《反壟斷法》的出臺及實施將會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C.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客觀上需要《反壟斷法》的出臺,這個事實說明,唯有經濟才是法律產生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除經濟之外法律不受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
D.為了有效地管理社會,法律還需要和其他社會規范(道德、政策等)積極配合,《反壟斷法》在管理市場經濟時也是如此
答案:ABD
解析:本題考核法與社會、法與經濟的關系問題。
選項A正確。是從“法以社會為基礎”這個角度講的。
選項B正確。法對于經濟基礎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選項C錯誤。法律不僅受經濟因素影響,還受文化、歷史條件等影響。
選項D正確。法律需要和其他社會規范(道德、政策等)積極配合。
55.關于法與道德的論述,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法律規范與道德規范的區別之一就在于道德規范不具有國家強制性
B.按照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觀點,法與道德在概念上沒有必然聯系
C.法和道德都是程序選擇的產物,均具有建構性
D.違反法律程序的行為并不一定違反道德
答案:ABD
解析:本題考核法與道德的關系。
選項A正確。法與有組織的國家強制相關,通過程序進行,針對外在行為,表現為一定的物質結果。專門機構、暴力后盾、程序設置、行為針對性和物質結果構成法的外在強制標志。道德在本質上是良心和信念的自由,因而強制是內在的,主要憑靠內在良知認同或責難,即便是輿論壓力和譴責也只能在主體對譴責所依據的道德準則認同的前提下發揮作用。
選項B正確。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否定法與道德存在本質上的必然聯系,認為不存在適用于一切時代、民族的永恒不變的正義或道德準則。
選項C錯誤。法在生成上往往與有組織的國家活動相關,由權威主體經程序主動制定認可,具有形式上的建構性。盡管從進化理性主義上說,法在根本上也是長成的,是累積方式進化來的,非人類智慧預先設計的產物,但在形式上卻不能不承認法的建構性。道德在社會生產生活中自然演進生成,不是自覺制定和程序選擇的產物,自發而非建構是其本質屬性。
選項D正確。法律和道德并不是一致的,因此,違反法律程序的行為不一定違法道德。
56.關于法的適用與法律論證,下列哪些說法是錯誤的?()
A.法的適用所處理的問題,既包括法律事實問題也包括法律規范問題,還包括法律語言問題
B.法的適用通常采用邏輯中的三段論推理
C.法的適用只要有外部證成即可,毋需內部證成
D.法律論證是一個獨立的過程,與法律推理、法律解釋沒有關系
答案:CD
解析:本題考核法適用的一般原理。
選項A、B說法正確。整體上來說,法律人適用有效的法律規范解決具體個案糾紛的過程在形式上是邏輯中的三段論推理過程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具體來說,法律人適用法律解決個案糾紛的過程,首先要查明和確認案件事實,作為小前提;其次要選擇和確定與上述案件事實相符合的法律規范,作為大前提;最后以整個法律體系的目的為標準,從兩個前提中推導出法律決定或法律裁決。這個過程實質上也是法律人在其業務操作中的思維或推理過程。
選項C說法錯誤。在法律適用中,內部證成和外部證成是相互關聯的。
選項D說法錯誤。法律推理不能完全獨立于法律解釋。法律推理是為了得出法律判決的結論,找出確定的答案是法律推理的主要目的,而法律解釋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明確法律的意義。法律解釋只是為法律論證提供了命題,命題本身的正確與否不是靠解釋來完成的,它只能通過法律論證的方法來加以解決。法律推理也不能完全獨立于法律論證。通過法律論證,法官們可以進行比較與鑒別,從各種解釋結果中找出最好的答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養殖戶有損失怎么辦
2021-01-14匿名舉報誣陷怎么處理
2020-12-12治安強制措施有哪些
2020-12-01申請法律援助的流程
2020-12-102020年有前科幾年可以消除
2020-11-12安徽省2013年交通事故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2021-03-02婚姻法解釋二
2020-11-20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2021-01-27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一般代理可以調解嗎
2021-02-14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