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薛某駕車撞死一行人,交警大隊確定薛某負全責。鑒于找不到死者親屬,交警大隊調處后代權利人向薛某預收了6萬元賠償費,商定待找到權利人后再行轉交。因一直未找到權利人,薛某訴請交警大隊返還6萬元。根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公平正義要求和相關法律規定,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薛某是義務人,但無對應權利人,讓薛某承擔賠償義務,違反了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
B.交警大隊未受損失而保有6萬元,形成不當得利,應予退還
C.交警大隊代收6萬元,依法行使行政職權,與薛某形成合法有效的行政法律關系,無須退還
D.如確實未找到權利人,交警大隊代收的6萬元為無主財產,應收歸國庫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薛某駕車撞死一人,按照法律規定其應向死者家屬支付相應的賠償費用。因此,薛某履行義務并非沒有對應的權利人,而是沒有具體確定的權利主體,不存在違反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的問題。
選項B、C錯誤。《交通事故處理工作規范》第七十四條規定,對未知名死者的人身損害賠償,其身份暫按城鎮居民計算,年齡暫按法醫鑒定報告的大約年齡段取中間年齡計算。核查出未知名尸體身份后,按照實際身份、年齡重新計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將其所得賠償費交付有關部門保存,其損害賠償權利人確認后,通知有關部門交付損害賠償權利人。據此可知,交警大隊與薛某之間不存在行政法律關系,交警大隊代收6萬元賠款的行為不屬于不當得利,無需退還。
選項D正確。侵犯他人權益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在沒有具體權利人的情況下,由國家有關機關代為行使權利,將收取的賠償金上交國庫,更有利于對義務主體責任的落實,從而強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他人的注意義務,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共利益。從民法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則來看,在義務主體的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應當注重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司法部采用D答案更符合民法的基本原則和精神。
2.張某和李某達成收養協議,約定由李某收養張某6歲的孩子小張;任何一方違反約定,應承擔違約責任。雙方辦理了登記手續,張某依約向李某支付了10萬元。李某收養小張1年后,因小張毆打他人賠償了1萬元,李某要求解除收養協議并要求張某賠償該1萬元。張某同意解除但要求李某返還10萬元。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李某、張某不得解除收養關系
B.李某應對張某承擔違約責任
C.張某應賠償李某1萬元
D.李某應返還不當得利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收養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收養人在被收養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養關系,但收養人、送養人雙方協議解除的除外,養子女年滿十周歲以上的,應當征得本人同意。據此可知,收養關系可以解除,李某、張某雙方通過可以協議解除收養關系。
選項B錯誤。《合同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據此可知,收養關系不受《合同法》調整,當事人違約的不承擔違約責任。
選項C錯誤。《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收養法》第二十三條規定,自收養關系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法律關于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養子女與養父母的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法律關于子女與父母的近親屬關系的規定。養子女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據此可知,在收養關系存續期間,李某為小張的監護人,小張因侵權給他人造成的損害,應由其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因此,1萬元應由李某承擔,張某無需賠償李某。
選項D正確。《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在本案中,張某根據收養協議的約定向李某支付了10萬元,但該收養協議在一年后就被解除了,李某取得該10萬元所依附的合法依據已經不復存在。因此,其應向張某返還不當得利。
3.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前者印制的標準格式《貨運代理合同》上蓋章。《貨運代理合同》第四條約定:"乙公司法定代表人對乙公司支付貨運代理費承擔連帶責任。"乙公司法定代表人李紅在合同尾部簽字。后雙方發生糾紛,甲公司起訴乙公司,并要求此時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藍承擔連帶責任。關于李藍拒絕承擔連帶責任的抗辯事由,下列哪一表述能夠成立?()
A.第四條為無效格式條款
B.乙公司法定代表人未在第四條處簽字
C.乙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簽字僅代表乙公司的行為
D.李藍并未在合同上簽字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本題中,《貨運代理合同》第四條的約定不存在《合同法》規定的無效的情況,因此,該條的約定合法有效。
選項B錯誤。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需要單獨在第四條處簽字,只需要在合同尾部簽字即有效。
選項C錯誤。乙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簽字既代表公司,也代表自己。
選項D正確。本案中,李紅在合同尾部的簽名可以認定為系根據合同要求作為法定代表人代表乙公司簽字,同時也可以認定為系李紅個人對合同內容中連帶責任的確認。但李紅個人對合同中關于連帶責任的確認僅對李紅有效,不能推及到所有的法定代表人。當糾紛訴至法院時,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已經變更為李藍,而李藍本人并未在合同上簽字,因此,不能因前法定代表人李紅的簽字而確認李藍本人的連帶責任。
4.宗某患尿毒癥,其所在單位甲公司組織員工捐款20萬元用于救治宗某。此20萬元存放于專門設立的賬戶中。宗某醫治無效死亡,花了15萬元醫療費。關于余下5萬元,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應歸甲公司所有
B.應歸宗某繼承人所有
C.應按比例退還員工
D.應用于同類公益事業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甲公司組織員工為救治宗某募捐,此是一項公益募捐活動。一般公益募捐涉及三方主體:募捐人、受益人和捐款人。在本題中,甲公司是募捐人,宗某是受益人,甲公司的員工是捐款人。
選項A錯誤。募捐人是發起人,他可以對募捐款進行保管、監督支配,但對募捐款不享有所有權。因此,余下的5萬元不應歸甲公司所有。
選項B錯誤。從捐款的目的來看,公益捐助的目的是為了扶貧濟困,而不是從捐款中謀取利益。捐款的用途一旦達到或被救助者因醫治無效而死亡后,如果受益人或其繼承人將剩余款項據為己有的話,則違背了捐款人的意愿,也違背了公平原則和公序良俗。因此,受益人或其繼承人不應享有捐款余額的所有權。
選項C錯誤。募捐行為可以看作是附條件的贈與合同,捐贈人將財產捐贈出去,就與那筆財產再無所有權關系了,即使存在捐款余額,捐贈人也沒有權利將余額要回。因此,余下的5萬元不應歸還給員工。
選項D正確。《公益事業捐贈法》第三條規定,本法所稱公益事業是指非營利的下列事項:(一)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三)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四)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該法第五條規定,捐贈財產的使用應當尊重捐贈人的意愿,符合公益目的,不得將捐贈財產挪作他用。即捐贈財產必須用于公益事業。在該筆捐款用途已經特定化的前提下,其實人們已經知道該筆捐款應用于何處,懷著這樣的預期,應將剩余的5萬元捐款用于同類的公益事業。
5.甲公司向乙公司催討一筆已過訴訟時效期限的10萬元貨款。乙公司書面答復稱:"該筆債務已過時效期限,本公司本無義務償還,但鑒于雙方的長期合作關系,可償還3萬元。"甲公司遂向法院起訴,要求償還10萬元。乙公司接到應訴通知后書面回函甲公司稱:"既然你公司起訴,則不再償還任何貨款。"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乙公司的書面答復意味著乙公司需償還甲公司3萬元
B.乙公司的書面答復構成要約
C.乙公司的書面回函對甲公司有效
D.乙公司的書面答復表明其喪失了10萬元的時效利益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選項A正確,選項D錯誤。《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義務后,又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本題中,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乙公司向甲公司以書面形式作出"愿意償還3萬元"的意思表示,則意味著這"3萬元"不再受上述時效的限制,乙公司需要向甲公司償還3萬元。
選項B錯誤。《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一)內容具體確定;(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本題中,乙的書面答復并沒有訂立合同的意圖,不構成要約。
選項C錯誤。乙公司已經通過書面答復同意清償3萬元的債務,這3萬元的時效利益已經放棄,因此,書面回函稱不再償還任何貨款對甲公司不發生效力。
8.甲公司欠乙公司貨款100萬元,先由甲公司提供機器設備設定抵押權、丙公司擔任保證人,后由丁公司提供房屋設定抵押權并辦理了抵押登記。甲公司屆期不支付貨款,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乙公司應先行使機器設備抵押權
B.乙公司應先行使房屋抵押權
C.乙公司應先行請求丙公司承擔保證責任
D.丙公司和丁公司可相互追償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物權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被擔保的債權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債權人應當按照約定實現債權;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債務人自己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應當先就該物的擔保實現債權;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就物的擔保實現債權,也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提供擔保的第三人承擔擔保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據此可知,乙公司應先行使機器設備抵押權。丙公司提供的是人保,丁公司提供的是物保,根據通說觀點,物保與人保之間不可以相互追償。
9.張某拾得王某的一只小羊拒不歸還,李某將小羊從張某羊圈中抱走交給王某。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張某拾得小羊后因占有而取得所有權
B.張某有權要求王某返還占有
C.張某有權要求李某返還占有
D.李某侵犯了張某的占有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B錯誤。《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據此可知,拾得人不能因拾得而取得遺失物的所有權,失主(王某)有權請求拾得人返還遺失物及孳息。
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占有是一種既成事實,即使這種事實與其他當事人的權利相抵觸,也不應該再受到非法行為的侵害。對占有的保護,就是對社會安寧、穩定的保護。因此,李某將小羊從張某羊圈中抱走的行為侵犯了張某的占有。但李某隨即將小羊交給了原所有人王某,則張某不能再向李某主張占有物返還請求權。
10.甲公司與乙公司達成還款計劃書,約定在2012年7月30日歸還100萬元,8月30日歸還200萬元,9月30日歸還300萬元。丙公司對三筆還款提供保證,未約定保證方式和保證期間。后甲公司同意乙公司將三筆還款均順延3個月,丙公司對此不知情。乙公司一直未還款,甲公司僅于2013年3月15日要求丙公司承擔保證責任。關于丙公司保證責任,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丙公司保證擔保的主債權為300萬元
B.丙公司保證擔保的主債權為500萬元
C.丙公司保證擔保的主債權為600萬元
D.因延長還款期限未經保證人同意,丙公司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擔保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本題中,未約定保證期間,則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另外,《擔保法解釋》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變動,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期間為原合同約定的或者法律規定的期間。本題中,甲公司與乙公司將主合同履行期限順延了3個月,但未征得保證人丙公司的同意。因此,三筆債務的保證期間仍為原來的保證期間。第一筆,應于2012年7月30日歸還的100萬元,保證期間于2013年1月底屆滿;第二筆,應于2012年8月30日歸還的200萬元,保證期間于2013年2月底屆滿;第三筆,應于2012年9月30日歸還的300萬元,保證期間于2013年3月底屆滿。甲公司于2013年3月15日才向丙公司主張保證責任,此時對于前兩筆債務來講,已經過了保證期間,根據《擔保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保證人已免除了保證責任。因此,此時丙公司只需為最后一筆債務(300萬元)承擔保證責任。
15.張某從甲銀行分支機構乙支行借款20萬元,李某提供保證擔保。李某和甲銀行又特別約定,如保證人不履行保證責任,債權人有權直接從保證人在甲銀行及其支行處開立的任何賬戶內扣收。屆期,張某、李某均未還款,甲銀行直接從李某在甲銀行下屬的丙支行賬戶內扣劃了18萬元存款用于償還張某的借款。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李某與甲銀行關于直接在賬戶內扣劃款項的約定無效
B.李某無須承擔保證責任
C.乙支行收回20萬元全部借款本金和利息之前,李某不得向張某追償
D.乙支行應以自己的名義向張某行使追索權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根據民法理論,民事主體雙方享有意思自治權利,在不違背法律規定的前提下,意思表示真實有效,達成合意的,應當認為合法有效。
選項B錯誤。《擔保法》第三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一)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的;(二)主合同債權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該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法定的保證期間內,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本題中,李某不存在免責事由,應當承擔保證責任。
選項C錯誤。《擔保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據此可知,只要保證人李某向乙支行承擔了保證責任,就有權向債務人張某追償,而不必非要等到乙支行收回20萬元的全部借款本息之后才能行使追償權。
選項D正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和《民訴意見》第四十條第(六)項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各專業銀行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據此可知,乙支行應以自己的名義向張某行使追索權。
21.甲電器銷售公司的安裝工人李某在為消費者黃某安裝空調的過程中,不慎從高處掉落安裝工具,將路人王某砸成重傷。李某是乙公司的勞務派遣人員,此前曾多次發生類似小事故,甲公司曾要求乙公司另派他人,但乙公司未予換人。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對王某的賠償責任應由李某承擔,黃某承擔補充責任
B.對王某的賠償責任應由甲公司承擔,乙公司承擔補充責任
C.甲公司與乙公司應對王某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D.對王某的賠償責任承擔應采用過錯責任原則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本題中,李某作為派遣員工工作期間造成他人損害,應當由用工單位甲公司承擔侵權責任,同時,甲公司曾因類似小事故要求乙公司另派他人,但乙公司未予更換,即派遣單位也有過錯,乙公司應當承擔補充責任。另外,對王某的賠償責任承擔應采用無過錯責任原則,而非過錯責任原則。
22.欣欣美容醫院在為青年女演員歡歡實施隆鼻手術過程中,因未嚴格消毒導致歡歡面部感染,經治愈后面部仍留下較大疤痕。歡歡因此訴諸法院,要求欣欣醫院賠償醫療費并主張精神損害賠償。該案受理后不久,歡歡因心臟病急性發作猝死。網絡名人洋洋在其博客上杜撰歡歡吸毒過量致死。下列哪一表述是錯誤的?()
A.欣欣醫院構成違約行為和侵權行為
B.歡歡的繼承人可繼承欣欣醫院對歡歡支付的精神損害賠償金
C.洋洋的行為侵犯了歡歡的名譽權
D.歡歡的母親可以歡歡的名義對洋洋提起侵權之訴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說法正確。本題中,歡歡與欣欣美容院之間存在服務合同關系,合同內容是實施隆鼻手術。美容院在實施隆鼻手術過程中因自身過錯導致歡歡面部感染并留下疤痕,侵犯了歡歡的人身權,同時也構成之前美容合同的違約。因此,欣欣醫院的行為既構成違約,也構成侵權。
選項B說法正確。《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權,不得讓與或者繼承。但賠償義務人已經以書面方式承諾給予金錢賠償,或者賠償權利人已經向人民法院起訴的除外。本題中,歡歡已因美容院侵權訴諸法院,要求賠償醫療費并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后死亡,符合精神損害賠償金可以繼承的條件。因此,歡歡的繼承人可以繼承美容院對歡歡支付的精神損害賠償金。
選項C說法正確,選項D說法錯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一)項規定,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其近親屬因此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本題中,洋洋杜撰歡歡吸毒過量致死導致歡歡名譽權受損,其近親屬因此遭受精神痛苦的,應當以自己的名義對此提起侵權之訴。
23.甲(男)、乙(女)結婚后,甲承諾,在子女出生后,將其婚前所有的一間門面房,變更登記為夫妻共同財產。后女兒丙出生,但甲不愿兌現承諾,導致夫妻感情破裂離婚,女兒丙隨乙一起生活。后甲又與丁(女)結婚。未成年的丙因生重病住院急需醫療費20萬元,甲與丁簽訂借款協議從夫妻共同財產中支取該20萬元。下列哪一表述是錯誤的?()
A.甲與乙離婚時,乙無權請求將門面房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B.甲與丁的協議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共同財產
C.如甲、丁離婚,有關醫療費按借款協議約定處理
D.如丁不同意甲支付醫療費,甲無權要求分割共有財產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說法正確。《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本題中,甲、乙在婚姻存續期間未按照約定將門面房的產權變更為夫妻共同財產,其仍屬于甲的婚前個人財產。因此,在離婚時乙無權請求將門面房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選項B、C說法正確。《婚姻法解釋(三)》第十六條規定,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于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據此可知,甲與丁的協議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共同財產,如甲、丁離婚,有關醫療費按借款協議約定處理。
選項D說法錯誤。《婚姻法解釋(三)》第四條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據此可知,若丁不同意甲支付醫療費,甲可以要求分割共有財產。
24.甲有乙、丙和丁三個女兒。甲于2013年1月1日親筆書寫一份遺囑,寫明其全部遺產由乙繼承,并簽名和注明年月日。同年3月2日,甲又請張律師代書一份遺囑,寫明其全部遺產由丙繼承。同年5月3日,甲因病被丁送至醫院急救,甲又立口頭遺囑一份,內容是其全部遺產由丁繼承,在場的趙醫生和李護士見證。甲病好轉后出院休養,未立新遺囑。如甲死亡,下列哪一選項是甲遺產的繼承權人?()
A.乙
B.丙
C.丁
D.乙、丙、丁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繼承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據此可知,代書遺囑必須有兩個見證人在場。而在本題中,甲只請了張律師一人代書,沒有其他見證人。因此,該代書遺囑無效。另外,該條第五款規定,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后,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本題中,甲在危急情況解除后,未用書面或錄音形式立遺囑。因此,之前的口頭遺囑無效。所以,最后有效的遺囑只有甲在2013年1月1日訂立的自書遺囑,即全部遺產由乙繼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白艷霞律師.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從事法律工作以來憑借扎實的法學功底.較強的代理訴訟經驗及多年的企業法律顧問工作經驗.為當事人挽回了巨額經濟損失.得到了當事人普遍好評.有多起婚姻家庭繼承糾紛.借款糾紛.交通事故.勞動爭議等民事代理業務.通過積累大量的辦案經驗現主要向合同糾紛.物流糾紛.公司業務.工程建筑等領域邁進并取得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對民事糾紛案件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處理流程.積累了大量的判例.在訴訟業務中.能夠對案件爭議焦點和法官審理思路有準確把握.充分考慮當事人的核心需求,在非訴業務中.把在訴訟中積累的經驗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為當事人提前預防風險.盡量不發生糾紛或在產生糾紛時能最大化降低損失.白律師竭誠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探討咨詢法律業務!可電話聯系15025465062微信號:15025465062
股東變更要換營業執照嗎
2021-02-20訂金與定金的差別有哪些
2020-12-14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未經授權的有限合伙財產處分效力如何
2021-03-06當事人給對方造成締約損失怎么辦
2021-03-12什么是婚姻自由原則
2020-12-01二婚老人繼子撫養還是親子撫養
2021-03-09侵權賠償協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口頭協議沒證據怎么辦
2021-02-21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漢中市事業單位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17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家庭財產保險不承保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22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不如實告知不賠 保險理賠可拒賠
2021-01-07土地承包合同未到期能收回土地嗎
2021-03-19離婚后,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收益將會被如何處理
2021-03-17修高鐵征收補償與城市規劃拆遷補償,有區別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