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行使優先購買權之前,出讓股東與第三人簽定的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
根據2005年《公司法》第72條之規定,股東向非股東第三人轉讓股權時,必須將其向第三人轉讓股權的初步意向通知其余股東,旨在征求其余股東的意見。假定股東乙反對股東甲的股權轉讓行為,并表示愿意行使優先認購權,但其他股東丙、丁、戊和己同意股東甲向第三人轉讓股權,反對乙行使優先認購權。在這種情形下,根據《公司法》第72條第2款之規定,既然其余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甲向第三人轉讓股權,股東甲即可與第三人簽訂股權轉讓合同。在該合同簽訂后,為了尊重其他股東(包括股東乙)的優先認購權,轉讓股東仍有義務將其與第三人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書面通知其余全體股東,以便其他股東捕捉商機,行使優先購買權。否則,包括股東乙在內的其余股東便失去了優先購買權。
筆者認為,股東甲向第三人轉讓股權的初步意向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后,與第三人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應界定為附停止條件的合同。這里所說的“附停止條件”就是,如果包括股東乙在內的其余股東在該合同簽字之日起一定期間內(如30天)不按照該股權轉讓合同規定的價款和其他條件行使優先購買權,則股東甲與第三人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開始生效;倘若包括股東乙在內的其余股東在該合同簽字之日起一定期間內按照該股權轉讓合同規定的價款和其他條件行使優先購買權,則股東甲與第三人簽訂的合同即告消滅。
從理論上看,也會發生這種可能:股東乙行使優先購買權時,第三人表示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款,承擔更多的買方義務;作為回應,股東乙也可能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款,承擔對價更高的買方義務;如此競爭又可能持續多輪,直至其中一方偃旗息鼓。股東甲從自私利益出發,有可能將其股權轉讓給出價較高的一方。因此,股東乙按照股權轉讓合同規定的價款和其他條件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行為,可能表現為一錘定音的一次行為,也可能表現為歷經多次角逐的動態過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股東乙與第三人多輪角逐的動態過程,既能充分體現股東乙與第三人的意思自治,也符合股東甲的最大利益。當然,出讓股東甲也要不斷地履行對其余股東的通知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產抵押生效要件如何規定
2021-03-17不良資產包可以抵押嗎
2021-01-21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沒有以夫妻名義同居構成重婚罪嗎
2020-12-06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房產抵押后法院還可以凍結嗎
2021-02-28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挪用公款 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7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贈予和買賣都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3當事人違反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15多年未使用的宅基地政府可以收回嗎
2020-12-13北京市集體土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9廣東今年"大拆大建" 廣州9條城中村改造成硬指標
2021-01-14前夫家拆遷戶口還在他家有補償嗎
2020-12-05征地補償款要繳稅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