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的法律依據
(一)立法依據
我國憲法、刑法、民法、婚姻法等都對配偶雙方在家庭中的權利義務給予保護,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確立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是有立法依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9條明文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4條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法律保護”。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2條規定:“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合法權益。”第3條規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之間的虐待和遺棄。”從這些法律條款中看出,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確立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是有依據的,電體現了我國根本法及各部門法對婚姻家庭保護的整體精神。
(二)法理依據
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作為一種權利救濟制度,是基于對違約行為救濟和對侵權行為的救濟。婚姻作為契約,符合契約的本質:婚姻必須是雙方當事人合意,通過一定的法律行為,一經達成協議,便設定了權利義務關系。婚姻作為契約,是當事人通過自己的行為、語言,變更、終止婚姻關系的協議,是一種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當然是一種合同,即婚姻是契約。可見,婚姻關系是涉及身份關系的特殊的合同關系。根據婚姻契約原理,當配偶一方由于自己行為違反婚姻義務而產生違約,由于違約而導致夫妻關系破裂,造成對方的婚姻利益受到損害,違約方理應對此承擔違約賠償責任。
所以,可以說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是對違反婚姻義務而設立的一種司法救濟方式。另外,從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46條的規定看,該條主要是規定離婚時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幾種情形,從另一角度看,也即規定了離婚時無過錯方可請求損害賠償的由過錯方實施的幾種侵害行為,即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其實質上是一種侵害無過錯方合法婚姻利益的行為,即是一種侵權行為,肯定要承擔侵權的法律責任。換言之,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實際上是因夫妻——方實施違法行為而違約后給對方的名譽權、財產權、配偶權等造成損害所應承擔的侵權法律責任。
綜上所述,可以說離婚過錯損害賠償是一種因違約行為和侵權行為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以便更好地解決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關于違約金過高的規定
2020-11-11房屋拆遷裁決:房屋拆遷裁決步驟有哪些
2020-12-08產品侵權的舉證責任誰來承擔
2020-12-20如何請律師
2021-03-0615萬的款付律師費多少
2021-03-05死緩會被立即執行死刑的情況是什么
2020-12-02能一次性給贍養費嗎
2020-11-29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勞動合同應該怎么解除
2020-11-23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利與弊
2021-01-12房屋拆遷什么階段請律師最管用
2021-03-13農村拆遷賠償金的算法
2021-02-19工廠拆遷工人如何賠償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