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在分居期間借錢,該筆債務是共同債務嗎
【案情】
陳某與袁某原系夫妻。雙方于2001年登記結婚,于2007年4月3日經法院判決離婚。在雙方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因感情不和,自2005年6月起倆人開始分居生活,互不履行夫妻權利義務。在倆人分居生活期間,陳某于2006年10月9日向吳某借款30000元,約定借款期限三個月。借款到期后,陳某一直拖欠未還。為此,吳某以該借款系陳某與袁某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共同債務,應由二人共同償還為由訴于法院,請求陳某與袁某共同償還借款30000元。
【評析】
該借款由陳某一人償還。具體分析如下:我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該法條所規定的“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是指夫妻因共同經營家庭經濟,共同撫養小孩,互相履行和享有夫妻權利義務等而產生的債務。依照該法條規定,不能認為凡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對外所負債務均為夫妻共同債務,而只有當該債務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時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依法由夫妻雙方共同償還。反之,如果夫或妻一方的舉證足以證明夫或妻的另一方個人所負的債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則該債務應當由夫或妻另一方個人予以償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4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該司法解釋中的“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不能離開“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這一法條所規定前提。陳某向吳某借款的時間發生在2006年10月,其向吳某借款時,陳某與袁某早因夫妻感情不和,從2005年6月起就開始分居生活,互不履行夫妻權利義務,也即本案因袁某向法院提供的證據能足以證明陳某向吳某的借款并未用于其夫妻共同生活,為此,法院應當認定陳某的借款為陳某的個人債務,而非夫妻共同債務,該債務依法應判決由陳某個人承擔,不應判決由陳某與袁某共同償還。當然,筆者認為,本案僅系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4條所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司法解釋的例外情形,在平時的司法實踐中如夫或妻的一方不能提供充分的證據予以證實其夫妻關系期間對方以個人名義所負的債務確系夫妻個人債務,則法院應嚴格按照該條司法解釋的規定認定該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條件末履行可以認定合同無效嗎
2021-01-30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2021-02-01子女不贍養老人該如何
2020-12-25違法強拆農村房屋的賠償規定有哪些
2021-03-22行政處罰下達多長時間需交罰款
2021-03-26退婚彩禮應該怎么處理
2020-11-23人身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0-11-22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超載多少保險拒賠
2021-03-02保險密度 InsuranceDensity
2021-02-24土地互換后發生了糾紛還可以要回土地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