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精神病人離婚
與精神病人離婚時,涉及到精神病人病情的人都、司法程序如何適用的問題。
(一)精神病的認定
審理精神病患者離婚案件,首先要確認案件當事人是否確實患有精神病。根據醫學定義,精神病是由于丘腦、大腦功能紊亂及病變而發生的感覺、記憶、思維、感情、行為等方面表現異常的病。其具體表現多種多樣,有的意識完全喪失,有的是間歇性的。由于當事人的親屬大多沒有精神病學常識,因此不能僅憑想當然的一般觀察作為確定為精神病的依據。法官可在與當事人的談話過程中,通過觀察掌握其思維能力和言談表現,初步確認其是否患有精神病,當其精神病影響案件定性時,人民法院一般會委托司法精神病鑒定機構進行鑒定。
(二)司法程序的適用
精神病患者離婚案件在實體處理之前必須程序合法。具體包括以下兩方面:
一是精神病患者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民法通則》第13條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故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進行離婚訴訟,需要為其設置訴訟代理人。對已設定監護人的,應由監護人代理訴訟;未設監護人的,應按《民法通則》第17條第一款中的順序指定監護人代理訴訟。
二是鑒定程序是否有必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條規定:“認定精神病人的行為能力,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司法精神病學鑒定或者參照醫院診斷、鑒定確認。在不具備診斷、鑒定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參照群眾公認的當事人的精神狀態認定,但應以利害關系人沒有異議為限。”另外,由于鑒定費用較高,從司法為民的角度看,法官應靈活掌握是否有必要啟動鑒定程序。
精神病人怎么辦理離婚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進行離婚訴訟,需要為其設置訴訟代理人,對已設定監護人的,應由監護人代理訴訟,未設監護人的,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第一款中的(二)、(三)、(四)項的順序指定監護人代理訴訟。配偶提出離婚訴訟,其監護人只能是其父母,代理其參加訴訟。其次,離婚訴訟屬于身份關系的訴訟,必須由離婚當事人表明是否愿意離婚,訴訟代理人無權表示離與不離這種意見,因此,這類案件應由人民法院裁決,以判決的形式結案。
在審查精神病人的離婚訴訟時,應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則:既要保障離婚自由,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又要有利于患者的治療和生活上的安排。如果原來夫妻感情較好,結婚多年,生有子女的,應盡量做調解和好的工作,指出夫妻雙方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以不離為宜。對一方婚前隱瞞了精神病,婚后久治不愈,或者婚前明知對方患有精神病而與其結婚,或者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間患有精神病且久治不愈的,在安排好患者的生活、醫療、監護的問題后可準予離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論文侵權如何處罰
2020-11-10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對成年被扶養人的界定
2020-11-29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提高保險理賠效率主要有幾種方法
2021-02-13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禁止哪些行為
2021-01-19費差益
2020-11-29該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0-11-19土地流轉合同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7要拆遷的房屋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1-21怎樣通過搬遷政策合理降低稅負
2021-01-27西安市蓮湖區桃園一坊棚戶區改造拆遷公告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