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人死亡時尚未取得承包收益的,可把死者生前對承包所投入的資金和所付出的勞動及其增值和孳息,由發包單位或者接續承包合同的人合理折價、補償,其價額作為遺產。
[案情]
原告:賈某,女,40歲,住某鄉老山村。
被告:某鄉老山村村委會。
老山村村民郭某于1989年6月與其所在村簽訂耕地承包合同,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由郭某承包該村10畝耕地,承包期為10年,每年交承包費1000元。1995年郭某去世,其妻賈某繼續經營該片土地。1997年村委會以賈某非承包人為由強行收回耕地,賈某迫于無奈,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在審理中查明賈某自1995年至1997年未交承包費。
[審判]
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經審理查明,1989年6月,郭某與其所在村簽訂了耕地承包合同后,郭某按照合同約定,在規定的10畝地上耕種,每年繳納了承包費1000元,沒有任何違反合同義務的行為,1995年郭某去世后,其妻賈某繼續按合同進行耕種。1997年,村委會違反合同約定,以賈某非承包人為由強行收回耕地。
受訴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郭某與被告簽訂的耕地承包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依法成立:應予保護。合同簽訂后,雙方應嚴格按照約定履行合同,承包方郭某死亡后,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四條的有關規定,承包人在承包期內因健康原因喪失承包能力或者死亡,繼承人無力承包或者放棄繼承,且又不進行轉讓、轉包或人股的,當事人可請求終止承包合同,人民法院應當允許。原告在承包人郭某死亡之后,有能力承包并且按承包合同履行義務,所以,被告無權請求終止承包合同,更無權強行收回耕地。原告要求被告繼續履行合同,賠償損失的理由正當,應予支持。據此,法院判決如下:一、被告向原告返還土地,并賠償損失3000元;二、原告有權繼續承包,但應向被告支付1995年到1997年的承包費2000元
[評析]
本案原、被告雙方爭議的焦點集中在兩個問題上,一是郭某與被告簽訂的耕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二是原告有無權利繼續承包耕地。對此我國《民法通則》第八十條作了原則性規定,即“公民、集體依法對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的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承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規定”。同時,《農業法》亦規定:承包人以個人名義承包的土地(包括耕地、荒地、果園、茶園、桑園等)、山嶺、草原、灘涂,水面及集體所有的畜禽、水利設施、農機具等,如承包人在承包期內死亡,該承包人的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承包合同由繼承人繼續履行,直至承包合同到期。為保護集體資產和促進生產發展,對技術要求較高的專業性承包項目,如第一順序繼承(配偶、父母、子女)中只有不滿16周歲的子女,或者只有不能辨認或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集體可收回承包項目,重新公開發包。但死者“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由發包方或承接承包合同者給予合理補償,其補償作為遺產依法繼承。《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耕地。該法第三十條規定,婦女喪偶后,仍在原居住地生活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可見,承包人在承包期內死亡,如其繼承人有履行能力,可以繼續承包。發包方不得以承包人死亡為由收回承包物。
本案中郭某與其所在村簽訂的耕地承包合同期限為10年。在此期間,郭某死亡,作為其第一順序的繼承人,郭某之妻賈某依法享有繼續承包的權利,村委會不能以其非為合同中的承包方強行收回土地。因此,村委會的做法是錯誤的,應向賈某返還土地,并賠償賈某因此遭受的損失。但賈某作為后續承包人,應依約向村委會支付相應的承包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業貸款交納哪些稅費
2020-12-27服刑人員在獄中被獄警欺辱怎樣維權
2020-12-07代持股份可以起訴確認股權嗎
2020-11-30與擔保法有關的幾個實務問題
2021-02-19交通肇事沒有責任認定書能索賠嗎
2021-01-25交通事故糾紛司法解釋
2021-01-30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配呢
2021-01-23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執行排除妨害糾紛有哪些難點
2021-01-13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對應的問題
2021-01-18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雙方當事人在發院達成調解協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