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權提起代表訴訟的股東范圍股東有權代表公司主張訴權,但并非任何股東都可以提起代表訴訟。因為實踐中有的公司為了干擾競爭對手的正常經營,通過購買其股票,惡意提起代表訴訟,來要挾對手,擾亂其經營活動。為了防止出現此類濫訴的情況。目前大多數國家均規定了可以提起訴訟的股東需要具備的條件。主要從股東的持股比例和持股時間兩方面來規定。如美國規定,提起代表訴訟的股東必須從被告對公司實施侵害行為起至訴訟判決之時都持續擁有公司的股票。日本和臺灣采用固定期限限制方法,《日本公司法》第267條第1款規定,提起代表訴訟的股東必須是持有股份六個月以上的股東。我國臺灣地區公司法第214條規定,提起代表訴訟的股東必須持有公司股票達一年以上。筆者認為對有權提起代表訴訟的股東范圍的限定問題,既要防止濫訴的情況出現,又要考慮目前我國對小股東權益保護的法規尚不完備的實際情況,不宜將原告股東的范圍設定過窄。對于持股時間問題,一般可認定作為原告的股東需要在發生侵權行為時直至提起訴訟時是股東;或者侵權行為發生時尚未取得股東資格,但若侵權行為的損害后果一直持續到起訴時,則在起訴之前取得股東資格的股東也可以提起代表訴訟。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提起訴訟之后的整個審理過程中,股東必須持續持有公司股份,因為享有股權是股東據以行使公司訴權的基礎,而股權的享有又以持有股份為前提。若原告股東在訴訟過程中,喪失了股東的資格,則代表訴訟也就應相應終止。對于股東的持股比例問題,筆者認為不應依據股東持有股份比例的大小來確定是否有權起訴。因為股東無論持股比例大小應一律平等,對小股東的保護正是股東代表訴訟創立的動因,若規定起訴股東的最低持股比例,將使部分受害小股東無法提起代表訴訟并進而使自己得到救濟,與創立這一制度的本意相悖。至于是否需要追加公司的全部股東參加訴訟的問題。筆者認為應無此必要,因代表訴訟中,股東只是形式上的原告,實體審理的仍是公司的權利義務,判決的利益也全部歸于公司,所以,其他股東不必被追加進來。當然,為了保證原告股東所提主張的廣泛代表性,法院也應告知其他股東代表訴訟已經提起的事宜,由其他符合原告條件的股東自行決定是否參加到訴訟中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殊侵權行為怎么規定
2021-03-02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流程有哪些
2021-01-28減資和股權變更能否同時做
2020-11-11公司名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1交通事故腦部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可以做
2021-03-17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強保險公估機構管理的通知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0-11-18旅游買保險有何用?
2021-01-27免責期
2020-11-16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證的辦法機構是哪一個
2020-12-09土地出讓金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