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第152條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的情形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監事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的情形的,前述股東可以書面請求董事會或者不設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或者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前款規定的股東書面請求后拒絕提起訴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前款規定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股東可以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從中國新《公司法》第152條來看,股東派生訴訟包括以下主要內容:1.股東派生訴訟的前置程序。對于股東提起派生訴訟的前置程序,各國立法都作了相應的規定。縱觀兩大法系國家的《公司法》,這些前置程序主要有:對公司提出正式請求或通知和訴訟費用擔保等。股東派生訴訟是一種代位訴訟,是作為原有公司內部監督制度失靈的補充救濟設計而存在,因此其適用的前提是公司內部救濟手段的用盡。中國新《公司法》對該種訴訟的前置條件亦規定了對公司提出正式請求或通知的原則: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或者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請求之日起30日內未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適格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只有符合以上規定,股東才能提起派生訴訟。這樣可以盡量維護公司正常的運營,給公司相關機關一個履行職責的機會,并通過程序緩沖,給股東更多的思考空間,使訴訟更趨理性化,過濾不成熟的訴訟,避免公司相關機關隨時處于訴訟威脅的境地。但是,對于什么是“情況緊急”?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司法實踐中,普遍認為在以下情況下原告股東可以不必經過前置程序直接提起派生訴訟:(1)因等待法定期限將給公司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2)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全部或過半數均為加害人;(3)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等在所訴過錯行為人的控制之下;(4)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等否認所訴過錯行為的發生;(5)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等已批準過錯行為并已實施;(6)其它情況緊急,不需經過前置程序的情形。2.股東派生訴訟的原告。無論是英美法系還是大陸法系,股東派生訴訟的原告必須是股東,即原告在提起和維護派生訴訟時必須始終具有股東身份。各國《公司法》均對原告股東的資格規定了一些限制。中國新《公司法》的第152條也作了這一方面的規定:(1)持股時間合格: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180日以上持有公司股份的股東。為防止惡意競爭者出于干擾公司正常運營之目的,而在侵害公司行為發生后受讓公司股份、專營訴訟,中國導入英美立法中的“當時股份擁有原則”,將原告限定為其所訴過錯行為發生時即持有公司股份的股東。(2)持股比例合格:中國1993年實施的《公司法》規定,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東有臨時股東大會的召集請求權,這通常被認為是對中小股東權益的一項保護性規定。新《公司法》的第152條將持股比例規定為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東。這一規定確保提起此種訴訟的原告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較好地保護了中小股東權益。3.股東派生訴訟的被告范圍。派生訴訟中被告的范圍,主要有兩種立法方式。一種為自由式,如美國,法律不限制被告的范圍,由原告決定。另一種為限制式,如日本將被告限制為:公司董事、監事、發起人和清算人,以及就行使決議權而接受公司所提供利益的股東,和用明顯極為不公正的發行價格認購股份者。臺灣地區關于派生訴訟種被告的范圍更窄,其《公司法》第214條僅規定為公司董事。而中國新《公司法》第152條規定“有本法第150條規定情形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他人”為股東派生訴訟中的被告。這一規定既考慮了中國現實的國情,又體現了對國外立法的合理吸納。股東派生訴訟是指當公司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而公司怠于訴訟時,符合法定要件的股東為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對侵害人提起訴訟,追究其法律責任的訴訟制度。是一種獨特的事后救濟責任機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提前解散時怎么賠償員工
2021-01-21涉外婚姻孩子如何上戶口
2021-01-13注冊商標有哪些途徑可供選擇
2020-11-15商標駁回復審期限要多久
2021-01-11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保釋出來了還用坐牢嗎
2020-12-31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懷孕工傷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19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2020年房產稅如何征收
2020-12-13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如何理解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補充用工形式
2021-03-02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