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收養行為的雙方當事人——收養人和送養人具有能判斷自己行為后果的能力和理智地、審慎地處理自己事務的能力。
“意-思表示真實”是指收養行為雙方當事人關于收養和送養的意-思表示是真實的,是反映內心愿望和真實意愿的。
“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是指收養關系雙方當事人的行為不得有違反我國法律、法規或者有損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
《收養法》對收養關系規定的條件是:(l)收養人應具備的條件;(2)送養人應具備的條件;(3)被送養人應具備的條件;(4)履行法定手續(以上四條參照前述)。
一個收養關系的成立,必須同時具備《民法通則》和《收養法》的有關規定,才是合法、有效的,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3-23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農村的房屋可以贈與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9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工傷賠償標準2020年
2021-01-04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離婚時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數額的確定
2021-03-06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交通事故受害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8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01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土地轉讓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28拆遷補償協議審批是多長時間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