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收養行為的雙方當事人——收養人和送養人具有能判斷自己行為后果的能力和理智地、審慎地處理自己事務的能力。
“意-思表示真實”是指收養行為雙方當事人關于收養和送養的意-思表示是真實的,是反映內心愿望和真實意愿的。
“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是指收養關系雙方當事人的行為不得有違反我國法律、法規或者有損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
《收養法》對收養關系規定的條件是:(l)收養人應具備的條件;(2)送養人應具備的條件;(3)被送養人應具備的條件;(4)履行法定手續(以上四條參照前述)。
一個收養關系的成立,必須同時具備《民法通則》和《收養法》的有關規定,才是合法、有效的,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贈與稅法律如何規定
2021-03-17申請醫療事故鑒定要哪些材料,鑒定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0茂名市有評殘嗎
2021-03-08商標續展的作用是什么
2020-11-21審查合同包括哪幾個方面?
2020-12-10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理,怎么處罰
2020-12-26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權?
2020-12-2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0-12-14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土地可以進行抵押嗎
2020-12-16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