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中國農業銀行關于印發《中國農業銀行稽核處罰處理規定(試行)》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2-10 · 789人看過
 (1998年9月3日 農銀發〔1998〕13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各直屬分行,各直屬院校:   為了增強國家金融法律、法規和中國農業銀行各項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加強內部控制,對違反金融法律、法規和中國農業銀行各項規章制度的行為進行必要的制裁,并確定統一的處罰處理程序和標準,現將《中國農業銀行稽核處罰處理規定(試行)》下發給你們,望遵照執行。對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及時報告總行(稽核部)。原《中國農業銀行稽核處罰暫行規定(試行)》(農銀發〔1995〕166號)同時廢止。 附:     中國農業銀行稽核處罰處理規定(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證國家金融、法律、法規、政策和中國農業銀行各項規章、制度的正確貫徹執行,加強內部控制,提高經營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國務院《關于違反財政法規處罰的暫行規定》、國家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的指導原則》及中國農業銀行各項規章、制度,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對中國農業銀行所轄的單位和個人在業務經營活動中違反國家金融、法律、法規、政策和中國農業銀行各項規章、制度行為的處罰、處理。   第三條 對違反國家金融、法律、法規、政策及中國農業銀行各項規章、制度的單位和個人,依據事實情節,分別給予下列稽核處罰和處理:   1.責令限期糾正或建議停止部分業務;   2.收繳違規所得;   3.罰款;   4.賠償經濟損失;   5.通報批評;   6.建議撤銷榮譽稱號;   7.建議解聘專業技術職務;   8.建議調換和調離工作崗位;   9.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10.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11.其他處理。   以上稽核處罰處理可以并處。   第四條 中國農業銀行各級稽核部門是實施稽核處罰處理的執行機構。   第五條 稽核部門在實施稽核處罰處理時必須客觀公正、結論準確、處理適當。   第二章 對存款業務違規的處罰處理   第六條 未執行制度規定造成存款被騙支或被透支的,責令責任人限期追回被騙支和被透支款及占用利息,造成損失的,由責任人全部賠償,并按被騙支、被透支金額的10%處以每筆不低于100元的罰款;蓄意讓儲戶透支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七條 開具空頭存單(折)的,責令責任人限期追回存單(折),處以每筆1000~5000元罰款,并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八條 吸收存款不入賬,搞賬外經營的,責令立即糾正,收繳其全部違規所得,并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九條 搞虛假存款,人為調整存款結構的,責令立即糾正,對單位處以10000~50000元罰款,對責任人處以500~1000元罰款;騙取榮譽和獎金的,沒收所得獎金及收入,通報批評并建議取消榮譽稱號。   第十條 明知是單位公款,仍以個人名義開立儲蓄賬戶辦理存款的,責令限期糾正,對責任人處以500~1000元罰款,并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十一條 違反儲蓄制度,不按時軋計、核對賬務,造成賬務差錯的,對責任人處以10~50元罰款。   第十二條 未按規定辦理儲蓄存款提前支取、異地托收、查詢、掛失的,未按規定辦理凍結和解凍儲戶存款的,對責任人每筆處以50~200元罰款,造成損失的,由責任人賠償損失。   第十三條 利用工作之便,盜用儲戶存款,侵占儲戶利息的,套取銀行利息的,對責任人沒收全部收入,處以1~5倍罰款,并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十四條 儲蓄事后監督未按規定履行職責的,對責任人處以100~500元罰款。   第十五條 ATM庫門密碼與鑰匙沒有按規定分人管理的,對責任人處以10~30元罰款。   第十六條 清點ATM現金時,沒有執行雙人在場、交叉復核制度的,對責任人處以20~50元罰款。   第十七條 ATM吞卡后處理不及時或登記不全的,對責任人處以20~50元罰款。   第三章 對會計、出納、聯行、結算業務違規的處罰處理   第十八條 不堅持執行錢賬分管、當日核對賬款、雙人臨柜、雙人管庫、雙人守庫、雙人押運的,現金收付未換人復核的,對責任人每次處以100~1000元罰款。實行柜員制的按柜員制辦理。   第十九條 實行柜員制的處所未執行監控錄像管理制度、內勤主任檢查制度、密碼制度的,柜員自行抹賬的,對責任人處以100~500元罰款。   第二十條 現金、金銀、有價單證出入庫不使用出入庫票的,對責任人每次處以30元罰款。   第二十一條 違反庫房管理制度規定,未執行庫款交接、鑰匙兩人分管、雙線平行交接制度的,金庫鑰匙不隨身攜帶的,管庫員、出納員因事離崗庫箱不加鎖的,查庫期間出納未驗證、離崗、未復點的,對責任人每項處以30元罰款;丟失庫房鑰匙的,對責任人處以500~1000元罰款。   第二十二條 未設立會計、出納有關登記簿及登記不規范的,對責任人處以50~100元罰款。   第二十三條 兌換損傷券不符合兌換標準的,不加蓋全、半額和經辦員章的,沒收的假幣未加蓋有關印章或未登記的,對責任人每張處以5元罰款。   第二十四條 現金、印章、有價單證和重要空白憑證等不按規定入庫的,出納與會計未每日核對賬款的,對責任人每次處以20元罰款。   第二十五條 違反庫房調繳款管理規定,造成短庫的,對責任人處以500~5000元罰款,通報批評或建議給予行政處分,構成案件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二十六條 出納錯款的,除按出納制度規定處理外,對責任人處以50~100元罰款。   第二十七條 私自動用庫款、金銀、有價單證的,立即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白條”抵庫和票據抵庫的,賬款不符的,限期查明原因,對責任人責令限期追回全部款項和應承擔的利息,并按私自動用金額的10%~100%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二十八條 有關主管領導、業務主管部門、業務柜組負責人未按規定檢查現金庫存、有價單證和重要空白憑證庫存的,每漏查一次處以30元罰款;未嚴格執行有關交接制度的,每次處以30~50元罰款。   第二十九條 不執行先記賬后付款,先收款后記賬,轉賬業務先記借后記貸,他行票據收妥進賬的,對責任人每次處以20元罰款,造成透支或經濟損失的,由責任人追回有關款項,每筆處以100~500元罰款,情節嚴重的,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條 未執行有價單證及重要空白憑證保管、領用、登記、銷號、作廢、銷毀制度和表外科目核算制度的,對責任人處以50~200元罰款,賬實不符的,責令限期糾正,并處以50~500元罰款,由此引發經濟案件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三十一條 不按規定結息、收息的,對責任人每次處以50元罰款。   第三十二條 錯計、漏計利息的,責令其限期糾正,并對責任人處以20~100元罰款。   第三十三條 收回貸款本息和吸收存款,不按規定及時入賬的,對責任人處以每天萬分之五且每筆不低于100元罰款,情節嚴重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三十四條 不堅持按規定時間結賬的,對責任人每次處以30元罰款,兩天以上的加重處罰。   第三十五條 違反賬戶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建立開銷戶登記簿的,開戶手續不全或超權審批的,賬戶變更、印鑒更換及銷戶等不按規定辦理的,對責任人處以50~200元罰款。   第三十六條 受理的各種憑證、票據基本要素不全的,有刀刮、涂改、藥水消蝕、超期、遠期等不合規定的,對責任人每筆處以10元罰款,并建議解聘專業技術職務和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七條 不按規定使用賬戶和會計科目,影響會計核算正確性和真實性的,對單位通報批評,對責任人每筆處以50元罰款。   第三十八條 會計賬務核算發生賬賬、賬款、賬據、賬實、賬表、內外賬和各種會計報表之間不相符、不銜接的,未執行賬務核對規定的,責令立即糾正,并對責任人處以10~100元罰款,情節嚴重的,建議解聘專業技術職務。   第三十九條 未按規定及時調整貸款形態的,對責任人處以10~50元罰款。   第四十條 會計檔案未按規定及時整理、裝訂、歸檔、銷毀、調出、調入、調閱的,對責任人每次處以20元罰款。   第四十一條 未執行印、押、證、機分管分用制度的,注銷和報廢手續不齊全的,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泄密、丟失或被盜用的,對責任人處以500~1000元罰款,情節嚴重的,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四十二條 違背結算紀律,積壓結算憑證、聯行報單等,未能及時入賬的,受理無理拒付,擅自拒付、退票,有款不扣及不扣、少扣賠償金的,匯票、匯款解付不按規定辦理或不按日更換業務章日期對客戶造成資金損失的,除按有關規定辦理外,對責任人每筆處以50元罰款;截留、挪用結算資金的,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三條 聯行報單錯押、錯行號、漏章的,對責任人每筆處以50元罰款,造成經濟損失的,由責任人負責賠償,對責任人處以200~2000元罰款,并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四條 丟失聯行信件、電報的,對責任人每次處以100~500元罰款,造成結算賠償損失的,由責任人負責賠償,情節嚴重的,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五條 辦理查詢查復不及時、不按規定處理的,對責任人每筆處以20~100元罰款。   第四十六條 違規簽發空頭銀行匯票、銀行本票和辦理空頭匯款的,對責任人每筆處以1000~10000元罰款;簽發假匯票、假匯款單的,對責任人處以2000~10000元罰款,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四十七條 不及時按規定場次參加同城票據交換的,對責任人處以20~100元罰款;造成款項錯解的,存在違規掛賬的,責令限期糾正,并每次處以100~500元罰款,造成損失的,由責任人承擔全部經濟責任,并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八條 同城票據交換退票不規范的,對空頭、印鑒不符的支票不按規定罰款的,提入票據沒有對方票據交換專用章的,對責任人每筆處以30~100元罰款。   第四十九條 內部憑證使用不合規的,對責任人處以50~500元罰款。   第五十條 違反現金管理規定辦理支付,允許單位和個人超限額提取現金,支持單位和個人利用信用卡、銀行卡超限額套取現金的,對責任人處以500~2000元罰款,并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一條 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承兌人賬戶存款不足,未納入規定科目核算的,對責任人處以100~500元罰款。   第四章 對電腦操作違規的處罰處理   第五十二條 中心機房工作人員不嚴格遵守機房管理規定的,無關人員進出機房不加控制的,對責任人處以50~200元罰款。   第五十三條 運行中心系統員、操作員和應用開發人員職責不分,相互缺乏制約的,應用程序修改、拷貝未按規定程序進行的,對責任人處以100~500元罰款。   第五十四條 營業網點未按規定設置操作級別和權限的,操作員未實行一人一碼的,操作員相互借用、共用密碼的,操作員離崗不及時在機器上簽退的,密碼未按規定定期更換的,操作員變動不立即刪除代碼的,業務主管將較高權限下放給一般操作員的,對責任人處以100~1000元罰款,后果嚴重或造成經濟案件的,加重處罰。   第五十五條 支行計算機系統管理員擅自參與辦理柜臺業務或處理賬務的,隨意將系統管理權限下放基層網點人員掌握的,對責任人處以500~2000元罰款。   第五十六條 未按規定執行系統開啟或關閉操作的,日終處理不規范的,未按規定進行錯賬沖正和特殊日業務處理的,未按規定每日進行事后監督的,對責任人處以50~500元罰款。   第五十七條 對計算機存儲的信息資料未執行備份制度的,計算機應用程序和磁帶、磁盤等磁性檔案未按會計檔案管理要求進行保管的,對單位處以1000~10000元罰款,對責任人處以50~500元罰款。   第五十八條 非操作人員擅自上機操作或在電腦業務系統上進行其他與工作無關活動的,對責任人處以100~1000元罰款。   第五章 對計劃、資金、利率管理違規的處罰處理     第五十九條 突破貸款計劃和專項貸款指令性計劃的,對單位按照違規金額處以每天萬分之一至萬分之五的罰款直至收回,并對責任人處以200~2000元罰款,情節嚴重的,通報批評。   第六十條 在上報信貸計劃執行情況中,弄虛作假編造假數字、假報表的,對單位處以10000~50000元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0~3000元罰款,并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六十一條 違規拆出、拆入資金和違反權限管理規定的,責令限期糾正,并對單位按違規金額的1%~10%處以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0~5000元罰款,數額較大的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二條 庫存現金超限額和不執行大額現金審批制度的,對責任人處以50~100元罰款。   第六十三條 擅自或變相提高或降低存貸款利率的,責令限期追回或支付利息差額,違規利息部分全額收繳,對單位按違規金額的1%~5%處以不少于50000元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0~5000元罰款,并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六十四條 以直接或間接方式使資金進入股票或期貨市場的,限期糾正,通報批評,所得收入全額收繳,對單位處以每天萬分之五的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0~5000元罰款,并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六章 對貸款業務違規的處罰處理      第六十五條 貸款經營未執行信貸授權管理或超越權限發放貸款的,責令限期糾正,對單位處以不少于50000元罰款或通報批評,對責任人處以500~3000元罰款,情節嚴重的,建議給予行政處分,造成損失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六十六條 對不符合《中國農業銀行貸款管理制度》規定的企業發放貸款的,違規發放異地貸款的,發放不符合條件的信用貸款的,對單位處以20000~50000元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0~5000元罰款。   第六十七條 抵押、擔保貸款未按有關法律、法規辦理抵押、擔保手續,使抵押、擔保合同無效的,需要辦理合法有效的抵押物、質押物登記手續和財產保險手續而未辦理,或者需要辦理重要權證、證明移交及保管手續而未辦理的,責令限期糾正或通報批評,對單位處以2000~10000元罰款,對責任人處以500~2000元罰款,并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八條 不執行貸款操作程序,逆程序發放貸款的,對責任人處以500~2000元罰款,通報批評,并建議解聘專業技術職務。   第六十九條 未按規定簽訂借款合同或借款合同填寫要素不全,致使合同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對責任人處以200~1000元罰款,并建議解聘專業技術職務。   第七十條 發放賬外貸款的,責令限期收回,對單位處以不低于50000元罰款,對責任人處以不低于5000元罰款,并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七十一條 貸款展期不符合有關規定的,貸款到期前未按規定發出到期通知書的,到期不按時發出催收通知書進行催收的,對責任人每筆處以20~100元罰款;逾期貸款超過訴訟時效的,對單位處以5000~10000元罰款,對責任人處以200~2000元罰款。   第七十二條 未按貸款形態變化及時調整賬務或隨意調整貸款形態的,對責任人處以100~2000元罰款。   第七十三條 在貸款利息以外收費用于個人牟利或集體私分的,沒收所得收入,對單位處以5000~10000元罰款,通報批評,對責任人處以500~2000元罰款,并建議給予行政處分,貸款造成損失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七十四條 擅自減免貸款利息的,責令責任人限期追回減免部分,并按照減免息金額的10%~50%處以罰款。   第七十五條 對企業貸款放松管理、失察,造成企業套取貸款炒作股票、期貨的,對責任人處以500~2000元罰款,并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十六條 不建立貸款有關登記簿的,貸款賬、表、卡、簿、據不符的,不執行貸款質量監督考核制度的,貸款檔案資料不全和管理不規范的,責令限期糾正,對單位處以2000元以上罰款,對責任人每項處以100~500元罰款。   第七十七條 企業轉制、改制、法人代表更改,因工作不到位,債務債權關系未相應調整,未及時落實債務的,對單位處以1000~5000元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500元罰款。   第七十八條 弄虛作假,不按規定進行呆賬核銷的,對責任人處以500~5000元罰款,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章 對銀行承兌匯票業務違規的處罰處理   第七十九條 未執行銀行承兌匯票權限管理制度、(開銷戶)登記簿制度的,對單位處以2000~5000元罰款。   第八十條 向不具備申請辦理銀行承兌條件的單位辦理銀行承兌匯票的,承兌申請人提供的資料不齊全的,無信貸部門簽注承兌調查意見和審核意見的,無承兌決策部門和領導簽注審批意見的,擔保抵押手續不齊全或不規范的,未簽訂銀行承兌協議書的,承兌保證金不足規定比例的,對單位按簽發金額的1%~10%處以罰款,對責任人每筆處以100~2000元罰款,并建議解聘專業技術職務或給予行政處分。   第八十一條 向不具備貼現條件的申請人辦理貼現業務的,貼現申請人提供的資料不齊全的,無信貸部門審查貼現票據意見和審批意見的,違反貼現程序辦理貼現的,對責任人處以500~2000元罰款,并建議解聘專業技術職務。   第八十二條 發現以辦理銀行承兌匯票業務變相發放貸款的,對單位處以5000~10000元罰款,對責任人處以500~2000元罰款,造成損失的,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八十三條 違規辦理銀行承兌匯票,造成到期后被迫墊付的,對單位按非正常墊支額的萬分之五處以罰款,對責任人每筆處以500~2000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八十四條 對明知沒有真實商品交易的商業匯票進行承兌、貼現或保證的,違反規定開立明知無貿易背景的信用證或違反規定出具保函、票據、存單、資信證明的,對責任人處以1000~5000元罰款,并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八章 對外匯業務違規的處罰處理   第八十五條 未經國家外匯管理部門和總行批準,擅自開辦外匯業務,或擅自擴大外匯業務經營范圍的,責令限期停辦,對單位處以50000~500000元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0~5000元罰款,并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八十六條 未經總行批準,擅自以分行名義與國外銀行境外機構建立代理行關系或開立境外賬戶的,責令限期解除代理行關系或關閉境外賬戶,對單位處以1000~5000元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500元罰款,并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八十七條 逃避國家利用外資計劃,擅自對外籌措中長期國際商業貸款的,突破對外短期借款余額控制指標借用國際商業銀行貸款的,未經批準,擅自突破國家外匯管理部門規定的對外籌資成本控制標準對外籌措資金的,借款到期時未能及時償還,對我行信譽造成不良影響的,對單位處以10000~50000元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0~5000元罰款,并建議調離和給予行政處分。   第八十八條 對違反規定辦理外幣票據托收、貼現業務而造成銀行資金損失的,對責任人處以500~1000元罰款。   第八十九條 違反國際結算業務規定和操作程序的,根據情節輕重,對責任人處以100~500元罰款。   第九十條 超權限、超額度為客戶開立信用證,為無授信額度、無其他任何擔保措施的客戶開立信用證,或未按規定比例收取、保管保證金的,或提供的擔保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對責任人處以500~1000元罰款,并建議解聘專業技術職務,造成損失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九十一條 信用證到期支付時由銀行墊付資金的,對責任人處以100~1000元罰款;造成損失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九十二條 對不具備辦理押匯條件的客戶辦理押匯業務的,對責任人處以100~500元罰款;造成損失的,對責任人處以1000~5000元罰款。   第九十三條 有關信用證的合同性文件要素填寫不全,對責任人處以100~500元罰款;使其失去法律效力,造成資金損失的,對責任人處以2000~10000元罰款,并建議解聘專業技術職務和給予行政處分。   第九十四條 未經總行批準,擅自對外開出遠期信用證或故意用改證方式逃避總行對遠期信用證管理的,對單位按開證金額的1%~5%處以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0~10000元的罰款,并建議解聘專業技術職務、調離工作崗位和給予行政處分。   第九十五條 違規辦理結售匯業務的,對責任人處以100~1000元的罰款。   第九十六條 違規對外提供外匯擔保的,對單位按擔保金額的1%~5%處以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0~5000元罰款,并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九章 對信用卡業務違規的處罰處理   第九十七條 對申請人、擔保人審核不嚴,擔保不合規的,發卡手續不完備的,對責任人處以100~1000元罰款;造成損失的,處以1000~2000元罰款,情節嚴重的,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九十八條 未建立開銷戶登記簿、發卡登記簿,或資料不全、記載不詳細的,對責任人處以50~100元罰款。   第九十九條 制卡員泄露制卡密碼或離崗不上鎖的,制卡登記簿記錄不完整的,不能及時將制成卡移交發卡員,或將多余卡退給管卡員的,制卡機具臨時交他人代管的,制卡員兼管空白卡片的,對責任人處以50~100元罰款。   第一百條 超權限授權透支的,對責任人處以500~2000元罰款,并建議給予行政處分。造成1000元損失以上處以損失金額50%的罰款,5000元以上處以損失金額40%的罰款,最低罰款額度為500元。   第一百零一條 授權值班人員交接時未按規定辦理交接手續的,交接登記不詳細的,對責任人處以100~1000元罰款。   第一百零二條 授權登記簿登記不及時、內容不齊全以及沒有與授權流水賬逐日核對的,對責任人處以100~500元罰款。   第一百零三條 采用人工受理業務的,對1萬元以上異地授權業務不發傳真,10萬元以上未編制和核對認證碼的,對責任人處以100~1000元罰款。   第一百零四條 每日營業終了未堅持打印透支明細記錄的,對惡意透支未及時進行處理的,透支登記簿透支記錄不完整的,對責任人處以50~100元罰款。   第一百零五條 未建立透支債務追索制度,或建立但未認真執行的,透支催款通知書寄出不及時的,對單位處以1000~5000元罰款,對責任人處以50~200元罰款。   第一百零六條 違規搞協議透支,以透支方式變相發放貸款的,對單位收繳違規所得,并按透支額的1%~10%處以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0~5000元罰款,并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一百零七條 掛失申請書內容不全,手續不齊的,信用卡掛失登記簿有遺漏的,對責任人處以100~500元罰款;掛失申請時間與止付名單編寫時間超過規定時限,且不銜接的,止付名單無故延壓和漏發,造成經濟損失及責任事故的,由責任人承擔有關經濟責任,并處以1000~5000元罰款。   第一百零八條 銷戶收回的信用卡、止付卡、到期卡、注銷卡(打錯卡)沒有完整的登記記錄和定期銷毀的,對責任人處以100~500元罰款。   第一百零九條 持卡人持已止付的信用卡、過期的信用卡,在受理網點辦理金穗卡業務時,銀行經辦人未嚴格按照受理程序進行嚴格審查的,對責任人處以100~500元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由責任人賠償。   第一百一十條 超授權限額而不向發卡行索權的,給單位卡提取現金或允許單位卡超出中國人民銀行規定限額以上進行商品交易、勞務供應款項結算的,對責任人每筆處以100~1000元罰款。   第一百一十一條 信用卡會計檔案、計算機系統管理檔案、綜合業務檔案、風險業務檔案等不規范,不完整,有丟失的,對單位處以2000元的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500元罰款。   第十章 對財務收支違規的處罰處理   第一百一十二條 截留或轉移各項收入、利潤,屬于當年的,責令調整賬務;跨年度的、截留轉移到小金庫的全額收繳,并對責任人處以200~2000元罰款,建議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一百一十三條 辦理各種結算應收手續費、工本費、郵電費而未收取的,除補收應收費用外,對責任人每筆處以20~100元罰款。   第一百一十四條 收回已核銷呆賬貸款未按規定入賬,挪作他用的,責令立即糾正,對單位按違規金額的5%~20%處以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1000元的罰款,并建議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一百一十五條 違規列支其他應收款的,用其他方式違規墊付資金的,責令限期糾正,情節嚴重的,對單位按違規金額的1%~5%處以罰款;利用聯行資金或內部其他資金為企業、個人墊付資金的,限期收回本息,對責任人處以2000~10000元罰款,并建議調離和調換工作崗位。   第一百一十六條 不按權責發生制核算收支的,責令糾正,并對單位處以500~1000元罰款。   第一百一十七條 未經批準擅自上基建項目的,搞賬外資產的,責令停工,交上級行處理,對單位按占用資金額的1%~5%處以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0~2000元罰款,并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一百一十八條 未經批準在基建上超面積、超標準、超投資計劃的,對單位按違規金額的1%~10%處以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5000元罰款,并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一百一十九條 違規購買固定資產的,對單位按違規金額的10%處以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1000元罰款。   第一百二十條 違反規定弄虛作假,虛增、虛減收入、支出,人為增大(減少)利潤的,責令糾正,對單位按違規金額的5%~10%處以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0~3000元罰款,并取消因此獲得的榮譽,建議解聘專業技術職務和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一百二十一條 未按規定計提或按比例控制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手續費、業務宣傳費、業務招待費、呆賬準備金、壞賬準備金、固定資產折舊等的,未實行專款專用的,年度內責令限期糾正,對責任人處以50~100元罰款,年度外對單位按其違規金額處以全額罰款,并對責任人處以100~500元罰款。   第一百二十二條 虛列費用支出的,全部收繳,對責任人處以100~1000元罰款;轉移下甩費用支出的,對責任人處以200~500元罰款。   第一百二十三條 對由于虛放虛收,任意改變貸款形態造成少收利息的,責令限期糾正,對單位按違規金額的1%~10%處以罰款,對責任人處以500~2000元罰款,并建議解聘專業技術職務。   第十一章 其他規定   第一百二十四條 違規出具書面經濟擔保的,責令立即撤銷經濟擔保,對責任人每次處以2000~10000元罰款,并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一百二十五條 業務監管人員未按規定配備到位的,責令行使業務監管人員配備權的單位限期糾正或通報批評。   第一百二十六條 業務主管部門自身監管未按規定到位的,責令限期糾正或通報批評。   第一百二十七條 重要業務崗位人員的配備不符合內部控制制度要求的,責令行使業務操作人員配備權的單位限期糾正或通報批評。   第一百二十八條 重要崗位未執行定期或不定期輪換、強制休假、離崗培訓、回避制度的,責令行使上述權利的單位限期糾正或通報批評。   第一百二十九條 違反人事紀律,未經總行、分行批準,突破用人計劃指標的,未經批準擅自從社會上招收人員或從系統外調入人員的,對單位處以5000~10000元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1000元罰款,情節嚴重的,通報批評。   第一百三十條 違反工資管理辦法,未經批準突破下達的工資總額計劃的,未經總行批準擅自執行地方出臺的工資項目和津貼、補貼政策的,擠占、挪用、巧立名目濫發獎金、補貼的,對單位按違規金額的5%處以罰款,對責任人處以200~2000元罰款。   第一百三十一條 違反機構管理規定,擅自設立機構的,對單位處以2000~5000元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500元罰款,并建議給予行政處分。   第一百三十二條 對稽核意見書中提出的糾正處理意見,不按規定時間上報糾正處理情況的,加倍處罰并通報批評。   第十二章 釋義和說明   第一百三十三條 幾種違規行為責任人的劃分:   (一)經辦人員和單位、部門的各級領導及有關人員,誰直接違規,誰就是責任人。   (二)領導或上級部門負責人指令經辦人員違規辦理業務,領導或上級部門負責人為責任人;經辦人員在辦理過程中未向上級反映情況或對違規不抵制的,經辦人員同為責任人。   (三)由于經辦人員、營業單位等提供情況不實,導致決策失誤,造成不良后果,經辦人員或提供情況的單位或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為責任人;應由決策單位進行事前調查而未履行職責,偏聽下級提供情況導致決策失誤,造成不良后果,決策人為責任人。   (四)集體研究違規違紀、弄虛作假,參加研究的主要負責人為責任人。   (五)凡銀行管理中發生違規行為責任不清時,經辦人員及其直接上級的主要負責人為責任人。   第一百三十四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從重處罰:   (一)拒不執行稽核處罰決定的;   (二)拒絕、刁難、阻撓稽核檢查的;   (三)明知故犯的;   (四)屢查屢犯的;   (五)毀滅證據的;   (六)拒不糾正錯誤的;   (七)領導人員指使他人違規的;   (八)嫁禍于人、打擊報復的;   (九)嚴重違紀和違法的。   第一百三十五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從輕處罰或免于處罰:   (一)稽核部門稽核檢查后認真檢查錯誤并及時糾正的;   (二)情節輕微的;   (三)自己主動檢查并及時糾正的;   (四)本單位或個人抵制無效,被迫執行的。   第一百三十六條 稽核部門在執行本規定時,凡認定應取消榮譽稱號或解聘技術職務的,凡認為應調離工作崗位的,凡認為應對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的,凡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的,要及時向有關部門作出書面的稽核發現問題移交書和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建議書,有關部門應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認真研究處理,并及時作出答復。   第一百三十七條 稽核處罰處理決定,由各級行主管行長簽發后執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或拒絕執行稽核處罰決定。無故不及時執行的,稽核部門應將情況書面報告本級行黨委,同時報送上級稽核部門。被稽核單位或個人對處罰結果不服的,按稽核復議辦法執行。   第一百三十八條 各級行稽核部門在各級財會部門設立“稽核收繳、罰款專戶”,哪一級行稽核部門作出的決定,處罰款項收入哪級行專戶。各級行稽核部門按總行統一設計的稽核處罰通知書格式印制下發使用。被處罰單位和個人應主動繳納款項。對單位的收繳款和罰款可由單位主動匯交,也可由會計部門向被處罰單位劃付。對個人的收繳款、罰款、賠款可由被處罰人所在單位在被罰人工資、獎金中扣除。   第一百三十九條 執行處罰的單位應將收到的罰款通過“營業外收入”科目,作為“其他”項目核算;被處罰單位的罰款支出,在“營業外支出”科目作為“其他”項目核算。   第一百四十條 “稽核收繳、罰款專戶”的款項由各行稽核部門管理、使用和進行款項分解,其中單位收繳和罰款轉入損益,個人罰沒款用于促進稽核工作的開展和獎勵稽核有功人員或執行規章制度好的單位和個人。   第十三章 附則   第一百四十一條 本規定由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制定、解釋和修訂。   第一百四十二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一、稽核處罰通知書(略)      二、稽核發現問題移交書(略)      三、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建議書(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龔兆龍

龔兆龍

執業證號:

13205200310310815

江蘇文誠律師事務所

簡介:

龔兆龍律師,江蘇文誠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副主任律師,從事律師工作十七年。龔律師對合同法、公司法、勞動法、侵權法有較深的研究,在處理公司事務和侵權賠償方面經驗豐富,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多年的訴訟實務經驗使其具有承辦疑難復雜案件的能力,出具的代理意見普遍受到承辦法官的高度評價和認可.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龔兆龍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五條的決議

1980-09-10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延長本屆人民公社、鎮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的決議

1982-11-19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特定礦種”和“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發的特定礦種”的法律適用解釋意見

1990-02-05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修正)

1998-04-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09-0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10-0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

1988-04-1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1999-12-25

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2-04-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

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

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

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紹興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11-26

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

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

2012-06-23

國務院關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的批復

2012-02-13

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12-30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1-12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

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

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