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釋義】 本條是關于法官的范圍的規定。
審判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因此,作為審判活動的具體承擔者的法官必須是經過嚴格專業教育培訓并經過嚴格的選拔和法定的程序而任命的專業人士擔任。對法官的管理也應考慮審判工作特有的規律性,實施專門化管理。對法官實行專門化管理,一方面意味著法官要與審判機關以外的其他國家機關如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的管理不同,要改變過去那種籠統的作為“干部”進行管理的做法。這一點隨著國家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國家公務員制度以及法官、檢察官制度的逐步確立,已經有了很大改變。另一方面,在人民法院內部,也要實行科學的職位分類管理,對于人民法院內直接行使國家審判權的人員與承擔其他相關工作的人員要分別確定相應的符合各自工作特點的管理方式。因此,法官法將法官的范圍規定為“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根據這一規定,法官僅限于人民法院內經依法任命的具體承擔審判工作的人員。人民法院內從事司法行政工作的人員如行政、后勤人員,從事其他輔助性司法工作的人員如書記員等不屬于法官。為了進一步明確法官的范圍,法官法還采用列舉的方式規定,法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除了法官法明確列舉的人員以外,其他人員均不屬于法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2015修正)
201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2012年修正)
2012-10-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
2010-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201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一 號
2008-03-16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198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93修正)
1993-03-2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96修正)
1996-03-1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的決定(2005)
2005-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地區和市合并后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前換屆問題的決定
1983-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0-04-04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3-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0-27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娛樂場所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1999年)
1999-12-25青島市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
1970-01-01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