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釋義 第一編(1)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09 · 845人看過

  [條文]

  第一條? 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依法由賠償權利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

  本條所稱“賠償義務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權行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主旨]

  本條是對于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的一般規定。

  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是人身損害賠償的范圍,也就是法院對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受理范圍。人身損害賠償的范圍,就是保護生命權、健康權和身體權,具體的保護方法,就是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

  本條的第二款和第三款規定了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賠償權利主體和賠償義務主體。賠償權利主體包括:賠償權利人、間接賠償權利人和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賠償義務主體包括:直接賠償義務人、替代賠償義務人、補充賠償義務人。

  [釋義]

  本條是對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的一般規定,分別就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的主體范圍、客體范圍和內容范圍作了規定,其中著重對人身損害賠償的主體范圍和法院對人身損害賠償的受理范圍進行了詳細的界定。

  (一)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的概念和構成要素

  1.民事法律關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實,由民法規范調整而形成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民事法律關系要素為構成民事法律關系的必要因素,包括主體、客體和內容。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簡稱為民事主體,是指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人。在民事法律關系中總是存在相互對應的多個主體,其中,享有權利的一方是權利主體,承擔義務的一方是義務主體。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享有的民事權利和承擔的民事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民事法律關系主體應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2.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就是侵害生命權、健康權或者身體權所形成的人身損害賠償權利義務關系。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同其他一切法律關系一樣,包括以下三個要素:

  第一,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的主體。

  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的主體,就是人身損害賠償的權利和義務的承受人,即賠償權利人與賠償義務人。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賠償義務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權行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第二,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的客體。

  賠償權利人享有的權利,是請求對他的損失給予賠償;賠償義務人負有的義務,是對自己的侵權行為給賠償權利人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就是賠償義務人對其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給予賠償,它以財產的給付作為標志。因此,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的客體,就是賠償,即補償損害的財產給付。賠償的性質就是行為,即義務主體給付賠償金的行為。

  第三,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的內容。

  根據該條第一款規定,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的內容,就是人身侵權行為的賠償權利人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權利和賠償義務人承擔的賠償賠償權利人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義務。

  (二)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主體的法律適用

  傳統理論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主體通常用“加害人”和“受害人”來表述,但是這樣的表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身損害侵權責任中,多數情況下有權請求賠償的人為直接受害人,負擔賠償義務的人為直接加害人。但是,對于前者來講,如果直接受害人死亡,直接受害人的近親屬或其扶養人都有權請求賠償;對于后者來講,也存在多種加害人與責任人主體不一致的情況,如基于監護關系、雇傭關系、幫工關系等特定的法律關系中,監護人或雇傭人及被幫工人對于特定情況下被監護人、被雇傭人或幫工人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盡管要承擔責任,但他們卻不是直接加害人。該司法解釋首次采用了“賠償權利人”和“賠償義務人”的概念,可以彌補上述理論的不足,具有科學性。

  1.賠償權利主體

  在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中,受害人是賠償權利主體,除受害人外,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也是賠償權利主體。由此賠償權利主體分為兩類,一類為直接賠償權利人,該類賠償權利人為侵權行為損害后果的直接承受者,是因侵權行為而使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人。一類為間接賠償權利人,是指侵權行為造成了直接賠償權利人的人身損害,因而使人身權益受到間接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區分直接賠償權利人和間接賠償權利人的意義在于,在法律的適用中,不同類型的賠償權利人享有不同的權利。

  (1)直接賠償權利人

  對于直接賠償權利人,有以下三個重要情形應予注意:

  第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直接賠償權利人。

  凡是具有實體法上的民事權利能力,又因侵權行為而使其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人,就具有賠償權利人的資格。但是,有無民事行為能力,涉及到是否可以自己行使賠償權利。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直接賠償權利人,可以自己行使侵權賠償請求權,向賠償義務主體請求賠償。若直接賠償權利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自己不能行使賠償請求權,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其行使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法定代理人可以作為直接賠償權利人的訴訟代理人進行訴訟。

  第二,多數直接賠償權利人。

  一個人身侵權行為可以有數個直接賠償權利人,所有的直接賠償權利人都享有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都可以提起人身損害賠償訴訟。由于有數個直接賠償權利人,應作為普通共同訴訟,進行合并審理,數個直接賠償權利人都是原告,個別直接賠償權利人不起訴的,并不影響其他直接賠償權利人提出賠償請求。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九條,有十個以上直接賠償權利人的案件,可以進行代表人訴訟。在訴訟中,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直接賠償權利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直接賠償權利人同意。

  第三,侵害生命權的直接賠償權利人。

  侵害生命權,有雙重直接受害人,即已死亡的受害人和為死者送葬、治療而遭受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近親屬。前者已經死亡,不能行使賠償權利,后者可以依法行使請求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權利。如果為死者支付喪葬費用和生前醫療費用的為死者生前所在的單位或其他社會組織,由于這些喪葬費用也屬于因死者的死亡而遭受的財產損失,所以此時死者生前所在的單位或其他社會組織應當可以作為直接賠償權利人向賠償義務人請求損害賠償。

  對于近親屬的界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沒有涉及,可能起草人考慮到在過去的司法解釋中對此已經作出界定,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十二條規定,近親屬包括“死亡受害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和外孫子女”。盡管如此, “近親屬”的概念在該司法解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為了突出該地位,也應當在該解釋中對于“近親屬”作出明確規定。而且在近親屬請求損害賠償時是否有一個順序問題?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七條中規定了近親屬的精神損害賠償順序,即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遺體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為賠償權利人;只有在沒有配偶、父母和子女時,才可以由其他近親屬作為賠償權利人。我們認為在人身損害賠償中也應當存在一個順序問題。

  (2)間接賠償權利人

  間接賠償權利人主要有兩類。

  第一類,行為人實施的侵害生命權和侵害健康權行為造成直接受害人勞動能力喪失,原依靠直接受害人扶養,因直接受害人死亡或喪失勞動能力,而使其扶養來源喪失的人。間接賠償權利人是人身侵權行為的非直接受害人,但須是直接受害人生前或喪失勞動能力之前扶養的人,這種扶養權利因直接受害人受害而受到侵害,因而享有法定的扶養損害賠償請求權。間接賠償權利人的扶養損害賠償請求權是獨立的賠償請求權,可以和其他直接賠償權利人一并提起訴訟,也可以獨立提起扶養損害賠償訴訟。

  該解釋第二款只強調“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可以作為賠償權利人,沒有限定其他的條件。該款實質改變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四十七條“受害人實際扶養而又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人”可以作為賠償權利人的規定,因為該條認為只有在“受害人實際扶養”和“不存在其他生活來源”雙重條件都具備的條件下,該被扶養人才可能有資格作為賠償權利人要求賠償義務人賠償損失。該解釋第二十八條第二款將被扶養人界定為: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這些規定都是有差異的,適用不同的依據將得到不同的結果。

  第二類,行為人實施的侵害健康權行為,造成直接受害人喪失性能力,間接引起性利益減損或喪失的直接受害人的配偶,也是間接賠償權利人。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已經出現了這類案例。如2001年4月27日,南京市建鄴區環境衛生管理所汽車駕駛員徐某,在工作時間駕駛東風牌自卸車倒車時,將正在卡車后面幫助關車門的張某撞傷,醫院診斷為左骨盆骨折,后尿道損傷。法醫鑒定結果為:因外傷致陰莖勃起功能障礙。張某的妻子王女士認為,自己作為張的合法妻子,丈夫因車禍喪失性功能,使自己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受到了嚴重傷害,今后將陷入漫長的、不完整的夫妻生活。于是,夫妻二人共同以環境衛生管理所為被告起訴,要求賠償各項損失152700元,其中包括性權利損害的精神損失賠償。其中妻子王女士就屬于間接受害人。過去由于我國人民群眾的思想意識問題,在身體健康受害導致性能力損害時,受害人的配偶不會提出損害賠償的主張,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生活的進步,人民思想意識的變化與提高,這種間接受害人主張損害賠償的案件會逐步增多,這也應當引起各級人民法院的重視,在此類案件的審判中,切實保護有關間接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關于胎兒的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問題相當復雜,此類案件也出現很多。盡管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起草者認為:“在審判實務中,未出生的胎兒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損害事故遭受損害的情形,所在多有,不容回避。在法律適用上,其是否享有賠償請求權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在該解釋的條款中,卻沒有相關的規定。在國外立法例上,對胎兒的人身保護問題處理方法未盡一致,分歧較大,但是在德國、美國、英國等司法實務中都存在對胎兒受害的損害賠償責任判例。 胎兒在其孕育過程中可能會受到損害,例如,胎兒父親因他人侵權而喪生或喪失勞動能力,其出生后的扶養損害賠償問題;因污染、服藥、損傷而使胎兒健康、生命受到損害的賠償問題等。此時,應如何行使賠償請求權?對此,我們認為應當準許出生時為活體的人,在取得民事權利能力后,行使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出生后又死亡的,可由胎兒的父、母親行使該權利;如果出生時為死體的,則不存在該方面的問題,應由父母以身體權或健康權受到侵害,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

  2.賠償義務主體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一條第三款將賠償義務人界定為“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權行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由此可以看出,賠償義務人包括:因自己的加害行為承擔民事責任的人;因他人的侵權行為承擔民事責任的人;對其他致害原因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人。這里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在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中,為了方便法律適用,可以將賠償義務主體作下列分類:直接賠償義務人,替代賠償義務人和補充賠償義務人。一般來講,加害人是賠償義務主體,在訴訟中作為被告。除加害人以外,在某些情況下,直接加害人的責任承受者,即替代責任的責任人,也是賠償義務主體,為被告。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司法實務不認其法定代理人為賠償義務主體,但卻是賠償責任的承受者,由其支付賠償費用。在物件致人損害中,物件的所有人、管理人為賠償義務主體。

  (1)直接賠償義務人

  直接賠償義務人是直接實施人身侵權行為,造成賠償權利人人身損害的人。直接賠償義務人分為三種。若直接加害人為一人,則為單獨的直接賠償義務人,由其個人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若為共同人身侵權行為,則此時的共同加害人為共同賠償義務人,他們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在訴訟中,若為必要的共同訴訟,應合并審理。對于共同危險行為,其行為人不是共同加害人,但因共同危險行為的責任形式是連帶責任,故共同危險行為人為共同的人身損害賠償義務主體,為共同被告。

  (2)替代賠償義務人

  替代賠償義務人為兩種,一種為對人的替代賠償義務人,一種為對物的替代賠償義務人。在對人的替代責任的特殊的人身侵權責任中,直接造成人身損害的行為人并不是賠償義務主體,不直接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其賠償義務主體是為直接造成人身損害的行為人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替代責任人。例如,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八條規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執行職務致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損害,法人應當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第九條規定的雇員在執行雇傭活動中致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損害,雇主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第十三條規定的為他人無償提供勞務的幫工人,在從事幫工活動中致人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還有《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執行職務致人損害,國家機關承擔賠償責任等。在物件致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損害的人身侵權責任中,侵權行為法一貫堅持的規則為由物件的所有人、管理人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因而,致害物件的所有人、管理人是該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的賠償義務主體,是賠償訴訟中的被告。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六條規定了對物的替代責任,其中所有人、管理人即為替代責任人。

  (3)補充賠償義務人

  適用補充賠償義務的條件為,對他人負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安全保障義務的人,由于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而使受其保障的人遭受人身損害,在直接賠償義務人賠償不能或者賠償不足的情況下應當由該未盡安全保障義務的人承擔補充的賠償責任。這種因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而承擔補充責任的人,就是補充責任人。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六條規定的未盡安全保障義務的經營者、第七條規定的對在校學生未盡安全保護義務的學校,都是補充責任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損害,其法定代理人承受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法定代理人也應當是補充責任人。未成年人致人損害,實務上把實施加害行為的未成年人列為被告,將其法定代理人不列為被告,只列為法定代理人,這種做法不符合《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判決被告不承擔責任,而由法定代理人承擔賠償責任,于法理上講不通。因此實務上的這種做法應當改變,考慮到法定代理人承擔的補充責任性質,兼顧貫徹“一次性解決糾紛”的司法理念,應將未成年人和法定代理人列為共同被告,如果未成年人有財產,則判決以該未成年人的財產賠償;如果未成年人的財產不足或沒有財產賠償,則直接判決該法定代理人即被告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

  (三)人身損害賠償的保護范圍與賠償范圍

  該條規定確立了兩個規則。第一,只有當事人的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才有權根據該司法解釋,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進行賠償,即人民法院關于人身損害的受案范圍僅限于當事人的生命權、健康權和身體權遭受損害的訴訟。因為從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該條第一款來看,“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該款僅規定了生命、健康、身體受到侵害,沒有列舉其他類型,也沒有用“等”作一省略。這說明,只有當事人的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人民法院才有權適用該司法解釋進行處理。如果其它類型的人身權受到侵害,法院也應當受理,但不能適用該司法解釋,而是適用其他法律,如適用《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等。第二,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的范圍既包括財產損失又包括精神損害。侵害生命、身體、健康導致的后果是相當廣泛的,可以導致受害人死亡、傷害、健康狀況下降或者導致相關的財產損失。

  1.上述三種具體人格權各自所調整的范圍

  對于生命權、健康權和身體權這三種具體人格權應當作以下區分:

  (1)對于生命權,有必要先了解何為生命。從一般的意義上說,生命是生物體所具有的活動能力, 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體和其他物質組成的生物體所具有的特有現象。 從法律學的角度上說,生命僅指自然人的生命,是人體維持其生存的基本的物質活動能力,它是自然人的最高人格利益。

  生命權是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利益為內容的獨立的人格權,它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維持為客體,以維護人的生命活動延續為基本內容,其保護的對象,就是人的生命活動能力。侵害生命權,以自然人的生命喪失為標準,侵權行為作用于人體,使人的生命活動能力喪失,就是侵害生命權。對此,民法對侵害生命權的確認標準是客觀標準,是以生命喪失的客觀結果論,而不像刑法確認侵害生命權所采用的主觀標準,即必須有侵害生命權的故意,或者有造成死亡的過失。凡是造成自然人死亡的,就是民法上的侵害生命權的侵權行為。

  (2)對于健康權,有必要先了解何為健康。從語義學的角度看,健康是人體各器官發育良好,功能正常,體質健壯,精力充沛并且有良好的勞動狀態, 或者人體生理機能正常,沒有缺陷和疾病。 從一般的意義上說,健康還是指人體生理機能、發育、體質等綜合狀況。從法律學的角度上說,健康是指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生理機能的正常運作和功能的完善發揮,簡言之,健康所概括的,就是人體生理機能的完善性。

  健康權是指自然人以其機體生理機能正常運作和功能完善發揮,以其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它的基本功能,就是維護人體機能和功能發揮的完善性。侵害健康權,是侵權行為作用于人體,使人的機體生理機能的正常運作和功能的完善發揮受到了破壞,使受害人的人體生理機能、發育、體質等綜合發展狀況在原有的水平上下降,不能保持原有的水平。侵權行為造成的后果有三種形式:一是造成人身損害,經過治療而愈合;二是造成人身損害,經過治療留下了殘疾;三是造成了其他疾患。只要出現其中一種,就構成侵害健康權。

  侵害健康權與侵害生命權的界限在于:凡是造成生命喪失后果的侵權行為,就是侵害生命權的侵權行為;雖然是侵害人體的侵權行為,但沒有造成生命喪失后果的,就不是侵害生命權的侵權行為;而造成人體功能完善性發揮后果的,就是侵害健康權的侵權行為。

  (3)在漢語中,身體是指人和動物的生理組織的整體即軀體,而不是像英語中的body專指人的身體。身體包括肉體的整個構造以及附屬于身體的所有部分。從法律意義上講,身體專指自然人的身體,是指自然人生理組織的整體即人的軀體,包括:主體部分,即頭顱、軀干、肢體的總體構成;附屬部分,即毛發、指(趾)甲等附屬于身體的其他人體組織等組成的整體。因此,身體的基本特征在于其組成的整體性和完全性。

  身體權就是自然人維護其身體組成部分的完整、完全并支配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人格權。身體權的基本功能,一方面是對身體組成的完整性的維護,另一方面是對自己身體組成部分的支配。侵害身體權,就是侵害身體組成部分的完整性,包括身體組成部分的實質性完整和形式性完整,因此侵害身體權的行為是多種多樣的。

  侵害身體權和侵害健康權的侵權行為都以人體作為侵害的對象,其區別在于:侵害健康權的侵權行為,侵害的是人體功能的完善性發揮,破壞的是人體功能的完善性;侵害身體權的侵權行為侵害的是人體組成的完整性,破壞的是人體實質上和形式上的完整。如果一個侵權行為既破壞了人體組成的完整性,又破壞了人體功能的完善性,那么應當從重而論,認定為侵害身體權的侵權行為。例如,四川涪陵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成都辦事處,委托永川市勞動就業辦公室招收出國漁工、船上廚師,工資每月130至180美元。當應征漁工繳納3845元費用,接受培訓合格后將要簽訂合同時,就業辦告知,必須割掉闌尾才能簽訂合同;不然保證金和辦證所需費用2000元不能退回。這些應征漁工騎虎難下,又被宣傳說割掉闌尾不會影響身體,于是被迫懷著恐懼割掉闌尾。自1993年至2000年8年中,就業辦派出境外做漁工的千余名重慶和四川民工,均做了闌尾切除手術。 切除闌尾并不損害自然人的健康權,但是強迫他人為該行為就構成了對他人身體權的侵害。

  2.侵害生命、健康和身體造成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范圍

  侵權生命權、健康權和身體權,可能會造成很多種損害和損失。損害,是指對人體的實質性傷害后果,損失,是指造成人體的損害以后所產生的財產上的不利益,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和創傷。在一般情況下,侵害生命權、健康權和身體權這三種人格權,都可能造成人體上的損害和財產上的損失,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和創傷。

  (1)侵害生命權造成的損害和損失

  侵害生命權,是造成了受害人的生命喪失,使受害人的主體資格消滅。這是侵害生命權的最直接的后果。生命權喪失所造成的其他損失,包括以下幾種:一種為救治受害人所支出的常規費用,如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等財產損失;一種為喪葬費的損失;一種為死者生前扶養的人扶養費的損失;死亡賠償金和受害人近親屬的精神痛苦等。

  (2)侵害健康權造成的損害和損失

  侵害健康權的直接損害,就是破壞人體生理機能的正常運作和身體功能的完善發揮。其表現形式如前述的一般傷害、造成殘疾和其他疾病。由于這種損害,可以產生多種損失或者損害,如醫療費損失、誤工費的損失、住院伙食費和營養費損失、護理費損失、交通費損失、住宿費損失、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損失、被扶養人生活費的損失、精神痛苦和身體疼痛損害等。

  (3)侵害身體權造成的損害和損失

  侵害身體權,可能會造成人體完整性的實質損害和人體形式完整性的損害。前者如擅自剃除人的毛發等沒有造成健康權損害后果;后者如沒有造成傷害的毆打,擅自搜查身體等。上述兩種損害,都可能伴隨著產生以下損失或者損害:一是財產利益的損失,例如,以手作為模特的人,必須保證手的健美,包括指甲的完整和美觀。侵權行為造成其指甲的損害,使其在一定時期內不能從事專業工作,就會造成預期財產利益的損失,這種損失是財產損失;二是財產利益的其他損失,例如,強行抽取人的血液、脊髓、精液等體液,雖然沒有造成受害人健康的損害,但是恢復體力需要一定的經濟力量,因而,會造成財產利益的損失;三是精神損害,即侵害身體對賠償權利人造成精神痛苦或者人體疼痛的損害。

  確定人身損害的范圍,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必須符合法律保護合法權益的意旨。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明確規定對于法律所規定的自然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與身體權給予保護。若侵害了這三種人格權,就應當依據法律規定的意旨確定人身損害賠償范圍,超出法律規定的意旨的利益損害,則不應予以賠償。例如,法律保護人身不受侵害,故因車禍而傷人者,駕駛人對于受害人受傷部分自應負責賠償。受害人系故意自殺者,駕駛人對自殺的損害不需負責,就是因為法律旨在保護人身不受他人違法侵害,并不在于保護殘害己身;但如車禍受傷情形嚴重而使受害人自殺者,自殺的全部及部分則成為傷害的必然結果,駕駛人就此自殺的一部或全部負其責任,因為賠償此種傷害的必然結果,是法律規定的意旨所在。? 同樣,侵權行為致人死亡,造成受害人生前扶養的人扶養來源喪失的損害,《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明文確定予以保護。與此類似的情況是,侵權行為致人喪失勞動能力,對于致殘前扶養的人同樣造成扶養來源喪失的損害,但《民法通則》并沒有明文規定賠償這種損害。依據法律規定的意旨,這種保護的權利,是間接受害人的被扶養權利,雖然法無明文規定,但意旨相通,所以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釋形式規定,對此種情況應當作為侵害健康權的賠償范圍。

  第二,確定實際損害必須依據相當因果關系。

  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因果關系為必備要件。與行為無因果關系的人身損害,不應計算在人身損害賠償范圍之內。確定因果關系,應以相當因果關系為標準,有相當因果關系的便予以賠償,沒有相當因果關系僅是人身損害發生條件的,則不賠償。例如,行為致傷受害人,受害人住院治療以后,同患敗血癥而死亡的損害,列入賠償范圍;因醫院失火而燒死受害人的損害,則不計人加害人的賠償范圍。

  第三,在必要時應當考慮行為人主觀過錯的輕重。

  發生人身損害后,確定人身損害賠償范圍的時候,從原則上說,過錯大小對損害賠償的范圍沒有大的影響,而是以財產損失的大小作為賠償的標準。但是,在有些情況下,行為人主觀過錯的輕重,對于確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范圍,卻具有重要的影響,是考慮確定人身損害賠償范圍的重要依據。例如對精神損害賠償范圍的確定,一方面加害人過錯輕重對人身侵權后果具有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精神損害賠償除具有撫慰受害人、補償損害的功能外,制裁違法行為人也是重要功能之一,主觀過錯輕重,當然涉及到精神損害賠償范圍的大小。

  [問題]

  針對該法條,有下列三個問題需要作進一步的研究:

  1.間接賠償權利人的范圍過窄,在實踐中還有其他的間接賠償權利人,例如因配偶的健康權受到侵害而喪失或減損性功能導致自身性利益受損的另一方也為間接賠償權利人,不僅僅包括依法由賠償權利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

  2.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應當確定范圍和界限,同時也應當按照繼承順序考慮,現有第一順序的近親屬為權利人,第一順序缺位再由第二順序的近親屬為權利人。

  3.義務主體中的“其他致害原因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人”,應當更明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劉陽

劉陽

執業證號:

13210201910137177

江蘇理華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法學專業,從事銀行法律工作多年,專攻民商事領域。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劉陽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

1967-12-0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第一次修訂)

1993-10-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臨時立法會在1997年6月30日前工作決定

1997-02-01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申請解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七十七條有關規定的答復意見

2005-12-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2004-08-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2000-12-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

1981-06-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立法會和司法機關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3-03-31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1997-12-29

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

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

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

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

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4號國務院令

2013-01-3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

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

2013-05-16

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8-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6號

2012-03-28

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制度指引

2010-12-29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山县| 如东县| 华亭县| 张掖市| 四子王旗| 通山县| 罗平县| 陆河县| 阿拉善左旗| 龙里县| 龙江县| 咸丰县| 榆林市| 清丰县| 宽甸| 鹿邑县| 通州市| 奉贤区| 大厂| 沿河| 敦煌市| 和平县| 历史| 稻城县| 江永县| 高陵县| 仁怀市| 会昌县| 威信县| 莱西市| 东阳市| 华亭县| 东乌珠穆沁旗| 盘锦市| 祁门县| 桂平市| 富川| 筠连县| 庄浪县| 咸丰县|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