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時間效力
[條文]
第三十六條 本解釋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2004年5月1日后新受理的一審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本解釋的規定。已經作出生效裁判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依法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的規定。
在本解釋公布施行之前已經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釋,其內容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
[主旨]
本條是關于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時間效力的規定。
[釋義]
任何一部法律都會存在法律時間效力的問題,法律時間效力是指法律何時生效、何時終止生效及法律對其頒布實施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問題。司法解釋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法律,但是它也是法的淵源之一,我們認為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作為具有約束力的規范,也存在一個時間效力的問題,即存在何時生效、何時終止生效以及對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施行前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是否有溯及力的問題。這也是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專設本條規定的原因所在。
具體而言,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時間效力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ㄒ唬┤松頁p害賠償司法解釋的生效時間
在法學理論上,法律生效的時間一般根據法律的具體性質和實際需要來確定。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由該法律明文規定生效的時間;由該法律規定法律公布后到達一定期限后生效。
基于司法解釋是國家最高審判機關對處理具體案件應當如何適用法律規范所作出的解釋,具有現實性與迫切性,所以在司法解釋的生效時間上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自司法解釋公布之日起生效,如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10日公布的《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就決定從公布之日起實施,還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三十四條明確規定:“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二是該司法解釋專設條文規定生效的時間,一般在司法解釋文本的最后規定,這也是大多數司法解釋采取的做法。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在生效時間上采取的是第二種做法,即本司法解釋于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于2003年12月28日公開發布的,又在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了生效的時間,“本解釋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在對此的理解上,就是只有到了2004年5月1日之后,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才對人民法院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產生約束力,在此之前并不具有任何約束力。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采取這種做法的理由在于給司法解釋留有足夠的宣傳準備期。具體而言,在本司法解釋公布后至生效前的這段時間里,各級法院的審判人員都應認真學習,正確理解和全面把握司法解釋的精神實質和具體規定,為在本司法解釋生效后正確、公正、合理地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做好準備;同時還要以各種形式廣泛宣傳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和掌握具體內容和變化,依照本司法解釋的規定,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ǘ┤松頁p害賠償司法解釋的終止時間
法的終止效力,即法律通過明令廢止或被默示廢止的形式,而終止其效力。我國法律終止效力的形式有:新的法律公布后,原有的法律即喪失效力;新法律取代原有法律,同時宣布舊法律作廢;法律本身規定的有效期屆滿;由有關機關頒發專門文件宣布廢止某個法律;法律已完成其歷史任務而自行失效。
司法解釋也同樣存在效力終止的問題,在具體方式上同法律的終止有所不同,具體有以下的形式:新的司法解釋公布后,原有的司法解釋即喪失效力,如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公布前有關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公布后,內容與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不一致的,就不再具有約束力;新的司法解釋取代原有的司法解釋,同時明確規定原有的司法解釋作廢;由有關機關頒發專門的文件宣布廢止某些司法解釋,如我國加入WTO后,最高人民法院就曾經采取過這種方式廢止了一批司法解釋。當然新的法律施行后,基于司法解釋的位階較低,如果司法解釋的內容與新法律的有關內容相抵觸,則抵觸的司法解釋的內容失效。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在效力終止的問題上,未明確規定采取了何種方式,所以在該司法解釋效力的終止問題上,應當等待以后最高人民法院對此的規定,或者根據新的有關法律的實施情況而定。
(三)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溯及力
法律的溯及力又稱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頒布后,對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如果適用,則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則不具有溯及力。一般情況下,我國法律堅持“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作為對人民法院有約束力的適用規范,也存在一個溯及力的問題。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明確規定:“2004年5月1日后新受理的一審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本解釋的規定。已經作出生效裁判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依法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的規定。”這可以從三方面進行理解:第一,2004年5月1日后(也就是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正式施行后)新受理的一審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都必須適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規定,這一點非常明確;第二,2004年5月1日后就已經作出生效裁判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依法再審的,不能適用本解釋的規定,這一點也是非常明確的;第三,2004年5月1日前受理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在2004年5月1日后尚未審理完畢的,對此如何處理?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未對此作出明確。我們認為,如果按照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審理對賠償權利人更為有利的,應當適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如此既最佳地保護了賠償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又體現了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主旨。
(四)本司法解釋與先前有關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的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在對以前有關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與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沖突的問題上作了明確規定,即“在本解釋公布施行之前已經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釋,其內容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
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公布前,最高人民法院對人身損害賠償問題作出了一些規定,主要有以下四個司法解釋:一是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過的《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中“五、民事責任”部分的有關規定;二是自1992年7月1日起試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海上人身傷亡案件損害賠償的具體規定(試行)》;三是自2001年1月2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四是自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與這些司法解釋的關系上,不能籠統地認定與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內容不一致的,都以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規定為準。對于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海上人身傷亡案件損害賠償的具體規定(試行)》的關系,應當認定為獨立存在、兩者互不影響的關系。這也是基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海上人身傷亡案件損害賠償的具體規定(試行)》是涉外海上人身傷亡案件損害賠償的特別司法解釋,而且該司法解釋參照了國際上的習慣做法,而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只是一般司法解釋。
需要注意的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之前,有些高級人民法院為了因應審判中的亟需,制定了一些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處理意見,如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傷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對此,應當根據位階上的差異,認定以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規定為準,這些意見中與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相抵觸的內容當然失效。
總之,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時間效力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各級人民法院在這一問題上不能有絲毫含糊,必須堅決貫徹執行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在司法實務中取得對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合理審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的決定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82)
1982-08-23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01修正)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200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10-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決定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已修定]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6第三次修訂)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1995-10-30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一次修正)
2012-03-30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1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1-21行政學院工作條例
2009-12-22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
1999-06-30國務院關于淮河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