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條 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將監督檢查的時間、地點、內容、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作出書面記錄,并由監督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簽字;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拒絕簽字的,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將情況記錄在案,并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釋義] 本條是關于監督檢查人員在監督檢查時應當將有關檢查情況作出記錄的規定。
一、港口的監督檢查工作是一項重要、細致的工作,需要認真進行,慎重對待每一個環節,不應出現差錯。監督檢查工作在性質上又有連續性,監督檢查人員之間需要對自己的檢查工作有一定的交接手續,防止監督檢查工作出現斷檔。對港口的監督檢查工作情況、工作結果等做好記錄,有利于加強監督檢查人員的責任心;同時一旦出現問題,也有利于及時查清原因,確定責任。因此,本條規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將監督檢查的情況作出記錄。
二、依照本條規定,監督檢查記錄必須符合下列兩項要求:
1.監督檢查記錄應當為書面形式,具體內容應當包括:(1)監督檢查的時間。(2)監督檢查的地點。地點的記錄應當具體、明確,載明實施檢查的具體場所。(3)監督檢查的內容。是指檢查的具體事項,比如本次檢查是對港口設施建設是否符合港口總體規劃的檢查,或是對港口經營人安全生產情況的檢查等。(4)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對檢查中發現的被檢查單位存在的與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等不符合的情況要如實地進行記錄。(5)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的處理情況,如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的處理情況,應當記錄在案。
2.監督檢查記錄必須由監督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簽字。如果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拒絕簽字的,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將這一情況在檢查記錄中說明,并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報告。要求監督檢查人員簽字,目的是便于明確責任,增強監督檢查人員的責任心。為了確保監督檢查的有效性,保證本條規定的正確執行,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將監督檢查記錄做成標準的格式,要求監督檢查人員按照格式填寫;如果沒有做成標準格式的,也應當提出具體的記錄要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修訂)
2014-04-25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二 號
2008-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修訂)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已修正]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79-07-08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1-04-03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1995-05-10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1998-08-29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城市供水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
2014-06-22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紹興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11-26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
2009-12-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
2009-10-18保安服務管理條例
2009-10-13關于加強中央企業班組建設的指導意見
2009-03-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管理條例
2008-03-06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回頭看”再檢查工作督查的通知
2007-11-1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保總局等部門關于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意見的通知
2007-11-1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200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