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 殘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
殘疾人包括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和其他殘疾的人。
殘疾標準由國務院規定。
【釋義】
本條是關于殘疾人概念、殘疾人類別和殘疾標準的規定。
從各國立法實踐來看,殘疾人概念、殘疾人類別和殘疾標準都是十分重要和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明確了這三個問題,就明確了法律所調整的主體范圍。因此,有必要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在殘疾人保障法中對這三個問題加以規定。
?。ㄒ唬埣踩烁拍?
本法規定的殘疾人概念具有醫學和社會的雙重屬性。從醫學角度看,殘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的人;從社會角度看,殘疾人是指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這里的醫學屬性和社會屬性互相作用,缺一不可。
本法規定的殘疾人的概念,與《殘疾人權利公約》中規定的殘疾人概念非常接近。《殘疾人權利公約》中規定的殘疾人是指,包括肢體、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長期損傷的人,這些損傷與各種障礙相互作用,可能阻礙殘疾人在與他人平等的基礎上充分和切實地參與社會。
?。ǘ埣踩祟悇e
根據本法規定,殘疾人共分為八類:(1)視力殘疾人,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雙眼視力低下并且不能矯正或視野縮小,以致影響其日常生活和社會參與的人;(2)聽力殘疾人,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雙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聽力障礙,聽不到或聽不清周圍環境聲及言語聲,以致影響日常生活和社會參與的人;(3)言語殘疾人,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語障礙(經治療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過兩年者),不能或難以進行正常的言語交往活動的人;(4)肢體殘疾人,是指人體運動系統的結構、功能損傷造成四肢殘缺或四肢、軀干麻痹(癱瘓)、畸形等而致運動功能不同程度的喪失以及活動受限的人;(5)智力殘疾人,是指智力顯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適應行為的障礙的人。此類殘疾人由于神經系統結構、功能障礙,使個體活動和參與受到限制,需要環境提供必要的支持;(6)精神殘疾人,是指各類精神障礙持續一年以上未痊愈,并由于認知、情感和行為障礙,影響其日常生活和社會參與的人;(7)多重殘疾人,是指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殘疾的人;(8)其他殘疾的人,是指沒有歸到上述類別的殘疾人,如心肺殘疾人、腦癱殘疾人。
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的統計結果,各類殘疾人的人數及占殘疾人總人數的比重分別是:視力殘疾1233萬人,占14?86%;聽力殘疾2004萬人,占24?16%;言語殘疾127萬人,占1?53%;肢體殘疾2412萬人,占29?07%;智力殘疾554萬人,占6?68%;精神殘疾614萬人,占7?40%;多重殘疾1352萬人,占16?30%。
?。ㄈ埣矘藴?
關于殘疾標準,各國因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不同,掌握的尺度不一。目前,我國評定殘疾人的基本依據是國務院批準的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中的殘疾標準。此外,國務院相關部門對因公致殘人員、殘疾軍人另有等級評定標準的規定。
經國務院批準,我國進行了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抽樣調查對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精神、多重殘疾規定了殘疾標準,具體如下:
1?視力殘疾標準
視力殘疾包括盲及低視力。視力殘疾共分為四級。
類別級別最佳矯正視力
盲一級無光感-<0?02;或視野半徑<5度
二級≥0?02-<0?05;或視野半徑<10度
低視力三級≥0?05-≤0?1
四級≥0?1-≤0?
盲或低視力均指雙眼而言。若雙眼視力不同,則以視力較好的一眼為準;若僅有單眼為盲或低視力,而另一眼的視力達到或優于0.3,則不屬于視力殘疾范疇;最佳矯正視力是指以適當鏡片矯正所能達到的最好視力,或以針孔鏡所測得的視力。視野半徑<10度者,不論其視力如何均屬于盲。
2?聽力殘疾標準
聽力殘疾共分為四級。(1)聽力殘疾一級:聽覺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方面極重度損傷,較好耳平均聽力損失≥91dBHL,在無助聽設備幫助下,不能依靠聽覺進行言語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動上極度受限,在參與社會生活方面存在極嚴重障礙。(2)聽力殘疾二級:聽覺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重度損傷,較好耳平均聽力損失在81-90dBHL之間,在無助聽設備幫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動上重度受限,在參與社會生活方面存在嚴重障礙。(3)聽力殘疾三級:聽覺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中重度損傷,較好耳平均聽力損失在61-80dBHL之間,在無助聽設備幫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動上中度受限,在參與社會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礙。(4)聽力殘疾四級:聽覺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中度損傷,較好耳平均聽力損失在41-60dBHL之間,在無助聽設備幫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動上輕度受限,在參與社會生活方面存在輕度障礙。
3?言語殘疾標準
言語殘疾包括:失語;運動性構音障礙;器官結構異常所致的構音障礙;發聲障礙(嗓音障礙);兒童言語發育遲滯;聽力障礙所致的語言障礙;口吃。
言語殘疾共分為四級。(1)言語殘疾一級:無任何言語功能或語音清晰度≤10%,言語表達能力等級測試未達到一級測試水平,不能進行任何言語交流。(2)言語殘疾二級:具有一定的發聲及言語能力。語音清晰度在11%-25%之間,言語表達能力未達到二級測試水平。(3)言語殘疾三級:可以進行部分言語交流。語音清晰度在26%-45%之間,言語表達能力等級測試未達到三級測試水平。(4)言語殘疾四級:能進行簡單會話,但用較長句或長篇表達困難。語音清晰度在46%-65%之間,言語表達能力等級未達到四級測試水平。
4?肢體殘疾標準
肢體殘疾包括:上肢或下肢因傷、病或發育異常所致的缺失、畸形或功能障礙;脊柱因傷、病或發育異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礙;中樞、周圍神經因傷、病或發育異常造成軀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礙。
肢體殘疾共分為四級。(1)肢體殘疾一級:不能獨立實現日常生活活動。其包括:四肢癱;截癱;偏癱;全上肢和雙小腿缺失;單全下肢和雙前臂缺失;雙上臂和單大腿(或單小腿)缺失;雙全上肢或雙全下肢缺失;四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雙上肢功能極重度障礙或三肢功能重度障礙。(2)肢體殘疾二級:基本上不能獨立實現日常生活活動。其包括:偏癱或截癱,殘肢保留少許功能(不能獨立行走);雙上臂或雙前臂缺失;雙大腿缺失;單全上肢和單大腿缺失;單全下肢和單上臂缺失三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除外一級中的情況);二肢功能重度障礙或三肢功能中度障礙。(3)肢體殘疾三級:能部分獨立實現日常生活活動。其包括:雙小腿缺失;單前臂及其以上缺失;單大腿及其以上缺失;雙手拇指或雙手拇指以外其他手指全缺失;二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除外二級中的情況);一肢功能重度障礙或二肢功能中度障礙。(4)肢體殘疾四級:基本上能獨立實現日常生活活動。其包括:單小腿缺失;雙下肢不等長,差距在5厘米以上(含5厘米);脊柱強(僵)直;脊柱畸形,駝背畸形大于70度或側凸大于45度;單手拇指以外其他四指全缺失;單側拇指全缺失;單足跗跖關節以上缺失;雙足趾完全缺失或失去功能;侏儒癥(身高不超過130厘米的成年人);一肢功能中度障礙,兩肢功能輕度障礙;類似上述的其他肢體功能障礙。
5?智力殘疾標準
智力殘疾包括:在智力發育期間(18歲之前),由于各種有害因素導致的精神發育不全或智力遲滯;或者智力發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種有害因素導致有智力損害或智力明顯衰退。
智力殘疾共分為四級。
級別分級標準
發展商(DQ)
0-6歲智商(IQ)
7歲以上適應性行為
(AB)WHO-DAS
分值
一級≤25<20極重度≥1116分
二級26-3920-34重度106-115分
三級40-5435-49中度96-105分
四級55-7550-69輕度52-95分
6?精神殘疾標準
精神殘疾劃分為四級:(1)精神殘疾一級:WHO-DAS值在≥116分,適應行為嚴重障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忽視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不與人交往,無法從事工作,不能學習新事物。需要環境提供全面、廣泛的支持,生活長期、全部需他人監護。(2)精神殘疾二級:WHO-DAS值在106-115分之間,適應行為重度障礙;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與人交往,只與照顧者簡單交往,能理解簡單照顧者的指令,有一定學習能力。監護下能從事簡單勞動。能表達自己的基本需求,偶爾被動參與社交活動;需要環境提供廣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3)精神殘疾三級:WHO-DAS值在96-105分之間,適應行為中度障礙;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與人進行簡單交流,能表達自己的情感。能獨立從事簡單勞動,能學習新事物,但學習能力明顯比一般人差。被動參與社交活動,偶爾能主動參與社交活動;需要環境提供部分的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務是經常性的、短時間的需求,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4)精神殘疾四級:WHO-DAS值在52-95分之間,適應行為輕度障礙;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時忽略個人衛生。能與人交往,能表達自己的情感,體會他人情感的能力較差,能從事一般的工作,學習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稍差;偶爾需要環境提供支持,一般情況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7?多重殘疾標準
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殘疾為多重殘疾。多重殘疾應指出其殘疾的類別。多重殘疾分級按所屬殘疾中最重類別殘疾分級標準進行分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2019修訂)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2004年修正)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
2010-12-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8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8-06-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敘利亞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9-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失效]
1950-03-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守則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7-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
1990-12-28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地圖管理條例
2015-11-2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新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綠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7-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關于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03-05城鄉規劃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辦法
2012-12-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3-15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