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應注意合同法律風險的防范
2009-04-30 12:36:54 來源: 作者:
公司在經營中會簽定大量的合同,也往往容易發生糾紛,所以公司必須對合同的法律風險給于足夠的重視。針對公司的合同法律風險,本文提出一下建議:
一、明確合同對方當事人的簽約資格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件,要求簽訂合同的雙方都必須具有簽約資格。否則,可能導致合同無效。在簽約時,一定要審查當事人是否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要調查對方的資信情況,應該要求當事人相互提供有關法律文件,證明其資格。重要的談判、簽約人應是法定代表人。有時,一些具體業務談判,出現簽約的不是上述人員,在審查合同時一定要審查代理人的代理身份和代理資格即是否有被代理人簽發的授權委托書,其代理行為是否超越了授權范圍,最后審查其代理權是否超出了代理權限。對于特殊行業的當事人,從事一些重要的生產資料或特殊商品的生產和經營,法律或行政法規要求取得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或相應的資質。在這種情況下,確定合同主體資格合法性的時候,還應要求對方出示相應的證明。審查對方當事人的簽約資格,一定要嚴肅認真,切不能草率從事。
二、合同起草權的爭取
當雙方確立了交易意向后,就進入合同起草階段,自然,就提出了由誰起草合同文本的問題。一般來講,文本由誰起草,誰就掌握主動。起草一方的主動性在于可以根據雙方協商的內容,特別是自己的權利,認真考慮寫入合同中的每一條款。而對方就會很被動,因為口頭上商議的東西要形成文字,還有一個過程,有時,僅僅是一字之差,意思則有很大區別。而且主動起草合同也可以防止對方起草合同中可能設定的陷阱。所以,公司在談判中,應重視合同文本的起草,盡量爭取起草合同文本,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也要與對方共同起草合同文本。
三、合同形式及訂立程序是否合法
我國合同法規定:合同的形式應當符合要求。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例如《合同法》、《擔保法》規定:融資租賃合同、建設工程合同、技術開發合同和技術轉讓合同及借款合同(自然人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保證合同、抵押合同、質押合同等應以書面形式約定。如果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也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雖然,如果法律、法規規定或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當事人未采取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同樣,采用合同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但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發生糾紛,糾紛發生后也不易解決。對一些特殊的合同要登記本案,否則就有可能自己的合法權利得不到保護。比如同一個合同采用不同的形式,其法律后果是不一樣的。如,對于一般的贈與合同,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但是對于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得隨意撤銷贈與。對于企業來說,所以應該盡量采用書面形式,并履行相關登記備案手續。
四、審查合同內容
在形式應注意合同否完整,是否有前后矛盾的地方。常見的錯誤有:當事人名稱不一致、不完全、錯誤或矛盾,合同名稱與實質內容不符、時間簽署前后不一樣,地址、法定代表人錯誤等。形式審查還要看是否附有對方營業執照、其他證書、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委托書等相關材料。看相關文件之間內容是否有矛盾之處。
實質審查主要是對合同正文的審查,這是合同最關鍵的內容,包括:第一、合同條款是否完備、合法,合同一般應有一下條款: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標的; 數量; 質量; 價款或者報酬; 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違約責任; 解決爭議的方法。第二、合同內容是否公平,是否違法。企業簽訂合同,總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但是,只有合法的合同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才能依法實現自己的目的。如果合同違法,就可能被認定為無效,不但不能達到簽訂合同的預期目的,還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三、條款內容是否清楚,是否存在重大遺漏或嚴重隱患、陷阱。要注意審查合同雙方當事人是否在合同上簽字或蓋章;簽名或印章上的企業名稱是否和當事人姓名或者名稱一致;簽字人是否是企業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代表;簽字蓋章的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或合同的約定等等。
特別要注意的是
第一、應注意合同的有效性
判斷保合同的有效性,注意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和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除了上述規定外,還要注意一些特別法的相應規定。只要不違背我國法律法規強制性和禁止性規定,合同的有效性就得到了保障。關于合同有效性問題,事實上包括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合同主體是否適格,二是合同目的是否正當,三是合同內容、合同形式及程序是否合法。
第二、應注意合同的可操作性
實踐中,大量合同缺乏可操作性,具體表現在:對合同各方權利的規定過于抽象原則,對合同各方的義務規定不明確不具體,或雖對各方的義務作了詳細規定但沒有違約責任條款或對此規定不清,合同雖規定了損失賠償但沒有計算依據,整個交易程序不清晰,合同用語不確切等等。公司不能礙于情面,不愿意提及違約責任,或對此輕描淡寫,必須明確具體規定違約責任。合同用詞不宜使用如“巨大的”、“重要的”、“優良的”、 “合理的”等形容詞,盡量避免使用“大約”、“相當”等模棱兩可的詞語,標點符號亦不可輕視。
總之,公司要熟悉有關合同方面的法律法規,做到合同條款全面、內容明確具體,必要時應尋求律師的幫助,以更好地維護己方合法權益。
本文來自信商網(www.pact8.com) 原文鏈接:http://www.pact8.com/Management/Risk-prevention/20090430-5882.html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組織領導傳銷罪的構成要件
2019-06-17男子持菜刀毆打防疫人員被刑拘
2020-02-17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不可以斷絕關系?
2020-03-20挪用公款罪的構成條件
2020-03-24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那些話題
2020-03-26征地補償操作的程序
2020-04-09申請工傷認定超時效的處理方法
2020-04-13房屋土地使用權到期后怎么辦?
2020-04-22因公殉職會怎么賠償?
2020-04-22目前公租房可以租一輩子嗎
2020-04-23租住別人家的房子在洗澡間摔跤,請問房東家有責任嗎
2020-04-23逃匯罪是如何認定的
2020-04-23最新車輛購置稅計算公式來啦
2020-04-26拐賣婦女罪二審辯護詞如何寫
2020-04-27夫妻共同債務怎么樣認定?
2020-04-28離婚夫妻共同債務怎么認定?
2020-04-30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標準怎么確定?
2020-04-30債務合同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0-04-29離婚財產分割案件律師如何收費
2020-04-29申請訴訟財產保全有哪些條件?
2020-04-29離婚中孩子撫養權歸屬如何定?
2020-04-29哺乳期撫養費應該如何計算?
2020-04-29夫妻共有財產投資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4-30構成誣告陷害罪的要件有哪些
2020-04-30非法搜查罪如何認定,界限又是什么?
2020-04-30舉報他人犯罪,反倒被打擊報復怎么辦?
2020-05-01離婚訴訟中怎么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1失去繼承權的情形都有哪些?
2020-05-01繼承權公證的流程怎么走?
2020-05-01子女撫養權怎么樣才可以變更?
2020-05-01私生子有沒有權利享受繼承權?
2020-05-02借貸一定要找正規機構
2020-05-02離婚以后如何起訴對方要求增加子女撫養費?
2020-05-03婚前協議書涉及離婚還有效嗎
2020-05-04交租房押金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05-04夫妻離婚以后關于子女探視權有哪些規定?
2020-05-04酒后劃車是否算尋釁滋事
2020-05-28網絡人肉搜索,隱形的侵權
2020-05-05搶劫罪和搶奪罪主要區別有哪些
2020-05-05離婚以后發現對方轉移財產多久起訴有效?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