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事前控制,選擇資信良好的客戶
客戶選擇對債權清收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選擇客戶一定要進行資信調查與評估。首先應弄清對方的法律地位。根據我國現行的法規,經濟活動的主體大致可分為法人(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非法人經濟組織(領取《營業執照》)和自然人(包括個人獨資、個人合伙,領取《營業執照》)。只有弄清對方的法律地位,才能弄清到底是誰承擔責任,是承擔有限責任,還是無限責任,能承擔多大責任。要注意法人的責任與法定代表人個人的責任,與投資主體的責任,與上級主管部門的責任的不同:有限責任與無限責任的不同;不同法人因注冊資本大小、財產多少而能承擔責任大小的不同。對對方主體法律地位調查主要通過查驗對方的執照,查閱工商登記檔案來進行。
對客戶還應考察其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產負債比例)、信用狀況等。根據調查與判斷結果,確定各客戶的信用等級及賒帳限額。對賒銷業務的批準,應明確各級人員的權限。對一次性或累計賒銷數額較大的客戶,應作為重點,對對方進行充分的、足夠的調查,對方應具有相適應的、足夠的資信狀況。對資信狀況不佳的客戶,如能提供擔保,也可與其交易。不能不加選擇地盲目擴大賒銷的范圍、數額。
二、簽好合同
合同的作用主要是明確雙方權利、義務。起草、審查合同應注意合同條款的完備,含義的明確。可以使用或參考國家工商局制定的各種合同的示范文本。要注意防范對方在合同中故意設置陷阱。對按照法規(如《擔保法》)規定需經登記才能生效的合同,按規定程序進行登記。
在當前買方市場的形勢下,在考慮發展業務、開拓市場而向對方提供賒銷等優惠條件的同時,應注意權利與義務相適應,考慮到賒銷所帶來的風險,避免過分的對方權利大義務輕,我方權利小義務重風險大。應注意對新型結算工具的學習和使用,如銀行承兌商業票據,國內信用證結算等。
合同的另一重要意義是將來要根據它的內容來確定與合同有關的糾紛屬何地法院管轄。不能簡單地認為,在哪里簽訂的合同,就由哪里的法院管轄。為避免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及節省訴訟支出,簽訂合同時,應盡可能使本地法院有管轄權。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幾個法院都有管轄權時,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轄。現舉例說明兩類合同履行地的確定方法:
1、買賣合同。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履行地點,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未明確約定履行地點,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約定的貨物到達地、到站地、驗收地、安裝調試地等,均不視為履行地。約定不明確時,不依履行地確定管理。
2、承攬合同。加工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在簽訂合同時,應注意這類規定,因此加以判斷,看根據合同內容,本地法院有無管轄權。如本地法院無管轄權,合同又無法修改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在合同中約定管轄地的辦法。
三、設立、收集、保存好有關證據
債權的存在,要靠證據來證明。提供不出證據時,只要對方否認,就不能認定債權的存在。債權要得到清收,有充分的證據至關重要。證據主要靠當事人提供。所以一定要設立、收集、保存好合同訂立、合同履行的證據。有關證據大致包括:
1、能夠證明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證據,主要是合同,合同的變更也應有相應的證據。
2、能夠證明我方按照約定全面履行了自己的義務,不存在違約行為的證據,如對方提貨的手續。
3、對方未履行義務的證據,如對方出具或認可的欠條、還款計劃、對賬單等。
4、對方未按約定履行義務,即違約的證據,如因對方提供產品的技師問題,我方已在合理期間內通知對方的證據,標的物的檢驗報告,對方承認質量問題的證據。
5、債權債務關系未超過訴訟時效的證據。從形式上講,書證與其他形式的證據相比,在民事活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原始書證證明力較強,所以經濟交往中,為避免空口無憑,應立字為據。必要時還可請公證機關公證,第三方出具檢驗報告等。從內容和數量上講,證據應充分,即能夠構成認定案件事實的足夠依據,能夠證明待證事實。具體講,證據的解釋應具有唯一性,而不應有多種解釋,即結論是唯一的。若干證據應能相互補充,相互印證,相互審查,構成相互配合,有內在聯系的證據體系。證據還應具有嚴密性、不可抵賴性,不給對方留有挑出瑕疵或漏洞的機會和可能,足以否定或排除對方的辯解。例如下列情況,都會使證據的證明力被削弱。提貨手續等書證只是我方的單方記錄,對方就有可能以此為由予以否認,所以應有對方簽字或蓋章。如我方提供不出證據(如介紹信、授權委托書等)證明某人在書證上簽字是在代表對方單位進行的行為(簽定合同、提貨、對賬等),對方就有可能以簽字人員進行的是個人行為,無權或不代表單位為由予以否認。如個人簽字為別人代簽,而我方又提供不出授權委托手續,本人就可能予以否認。以爭議產品的檢測報告作證據時,檢測是否是依照規定的程序進行的對證據的有效性至關重要,對方有可能在檢測期限、檢測機構、送檢產品是否為爭議原物等方面進行辯解。對采用數據電文形式(如傳真、電子郵件)訂立合同,因證據確實、充分的標準尚在摸索階段,當事人難以把握,故應用時應慎重。
四、注意解決好訴訟時效問題
一般情況下,債權逾期時間愈長,風險也在增大,清收難度也在增大。無論是從減少被別人占用資金以提高自身資金運行效益的角度,還是從能夠有效清收債權,避免壞
賬損失的角度,債權都應及時清收。不能及時清收的債權,在法律上還存在一個訴訟時效問題。
《民法通則》規定: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根據法律規定,有法定事由時訴訟時效還可“中斷”,即重新計算,期間長短仍為2年。法律對中斷的次數沒有加以限制。
訴訟時效的具體計算比較復雜,不同法院及法官對具體問題的理解也不盡一致,作為普通當事人更難把握。在企業經營實踐中,最穩妥的辦法是每年進行一次對賬,由債務人簽字蓋章并注明對賬日期。具體形式有:
1、債務人在還款協議或計劃上簽字蓋章。
2、債務人在對賬單上簽字蓋章。
3、債務人在催收通知單上簽字蓋章。
4、債務人重新出具欠條、欠據。如債務人不予配合,即說明對債權債務關系雙方之間存在爭議或債務人有賴賬的主觀惡意,就應引起我方高度重視,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或考慮提起訴訟,或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采取“中斷”的其它措施。
五、運用訴訟方式解決債權問題
在法治社會,當事人之間的問題不能自己協商解決時,通過訴訟解決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式。在企業經營活動中,首先應預防問題的產生。通過資信調查、簽好合同、履行好合同等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把發生問題的機會和可能減少到最小,把出現的問題及時地設法解決好。因為訴訟是有成本的,且不一定都能使問題得到圓滿的解決。
對債務人主觀上有賴賬的惡意(如有能力履行而故意不履行,拒不配合對賬)或客觀上經營狀況正在惡化(如債務增加,財產減少,瀕臨破產),有可能使判決無法執行的就應提起訴訟。訴訟前應做到知己知彼,做好準備。
1、準備好充分的證據,如證據不足,還應設法補充。
2、摸清對方財產狀況(包括債務人對外享有的債權),以保證將來判決能得到執行。必要時還可申請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如凍結、扣押、查封)或限制第三人向我方的債務人清償債務。
本文力圖就企業債權管理中易出現、應注意的問題引起人們的注意,給人們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不同企業經營活動千差萬別,千變萬化,各企業應結合各自的經營實際,制定本企業債權管理的規章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社保斷繳會有哪些問題?
2020-01-20嚴厲對待 各類傷醫案件已查處232起
2020-02-23夫妻股權投資方式有哪些
2020-03-09公休假規定了解一下
2020-03-25簽定租賃合同時容易出現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04-17詮釋高利轉貸罪
2020-04-20不是所有的勞動爭議都能仲裁,這些情況除外
2020-04-21土地使用權證怎么辦理?
2020-04-22財產繼承公證如何處理
2020-04-26串通投標罪的客觀事實構成要件
2020-04-27交通事故傷殘如何索賠?
2020-04-27民間借貸合同詐騙與民間借貸糾紛的區別
2020-04-27婚前首付,婚后共同還房貸,產權歸誰?
2020-04-28夫妻共同債務怎么樣認定?
2020-04-28勞動者享有哪些權益
2020-04-28房屋未過戶可以反悔嗎
2020-04-28法律服務委托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04-29買賣土地合同訴訟行為時效是多久
2020-04-29公司的徽標需要注冊嗎
2020-04-29離婚的再次登記要準備哪些證件
2020-04-30離婚以后怎么樣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2020-05-01夫妻離婚訴訟程序怎么走?
2020-05-01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標準
2020-05-01離婚訴訟爭奪子女撫養權從哪些方面入手?
2020-05-02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03二手房網簽8小時備案能完成嗎
2020-05-03關于子女撫養費的法律規定都有哪些?
2020-05-03子女撫養費訴訟時效多長?如何起訴?
2020-05-03夫妻離婚有哪些情況可以少分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5申請離婚需要滿足哪些必需的條件?
2020-05-05夫妻離婚時婚前債務應該怎么償還?
2020-05-05夫妻分居后債務如何認定?要不要共同承擔?
2020-05-06農村房屋拆遷如何進行評估
2020-05-06結婚登記都需要哪些資料?
2020-05-07離婚后可否再次起訴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8事實收養應該怎么樣解除收養關系?
2020-05-08離婚時怎么預防對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9離婚以后夫妻共同財產有哪些管轄規定?
2020-05-09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了該如何追償
2020-05-09破產清算和解散清算的區別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