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 東 省 深 圳 市 南 山 區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1)深南法民初字第2-231號
原告徐樞,男,漢族,1947年4月19日出生,江蘇省宜興市人,住廣州市德埔街18號602房。
被告深圳恒瑞電子線纜有限公司(簡稱恒瑞公司),住所地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東部工業區小區東北C-6棟501B.
法定代表人陳昕,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楊光,廣東鈞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唐志峰,廣東鈞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徐樞訴被告深圳恒瑞電子線纜有限公司借款擔保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李月榮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徐樞及其委托代理人史紀明、被告恒瑞公司法定代表人陳昕及其委托代理人楊光、唐志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00年7月20日,債務人昕華服裝(深圳)有限公司(簡稱昕華公司)向原告借款人民幣350萬元,并寫下借條。債務人在借條中承諾,借款期為10個月,按月息1分5厘支付利息。為了保障原告的權益,原告要求債務人為借款提供擔保。2000年7月23日,被告恒瑞公司向原告出具《擔保書》,保證對債務人所借款項350萬元及利息承擔連帶責任。該借款到期后,債務人未償還本金和利息。目前債務人工廠已搬遷,下落不明。原告難以向其追討欠款,根據有關民事法律規定,原告決定不對債務人昕華公司提起訴訟,而只以保證人恒瑞公司為被告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恒瑞公司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償還原告本金350萬元,支付利息(14個月)73.5萬元。
被告辯稱,被告恒瑞公司從未對債務人昕華公司提供連帶責任擔保。被告在多年的經營過程中,對昕華公司的情況一無所知,不可能為其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據查,所謂的“擔保書”是被告公司原總經理馬林明因侵占公司財產被公司開除后,盜用公司蓋有印章的空白紙張打印上去的。馬林明的違法行為,被告已向南山公安機關報案。另,原告出借的款項高達350萬元,沒有相應的經手人及交付過程。昕華公司于2000年6月就停止一切經營活動,更談不上對外借債,所以,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原告向本院主張權利的主要證據有書證4張,分別是借款人昕華公司給原告落款時間為2000年7月20日的借款金額為350萬元的借條一張、擔保人恒瑞公司給原告落款時間為2000年7月23日的擔保書一張、2000年10月30日借款人昕華公司給原告的函件一張、擔保人恒瑞公司財務部2001 年6月19日給原告的函件一張。根據被告的申請,本院依法請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對以上證據恒瑞公司公章、恒瑞公司財務專用章的真偽以及四份書證文字內容附著時間進行鑒定。結論為:送檢材料所蓋公章及公司財務專用章與該公司使用的公章和財務專用章為同一印章所蓋印。但檢材公章蓋印時間不在 2000年6月9日至2000年9月6日之間,檢材財務專章蓋間不在2001年7月19日前后,而對以上四份證據文字附著時間,因檢驗條件不夠,不能進行字跡書寫和打印時間的檢驗。
昕華服裝(深圳)有限公司是1993年2月19日經工商注冊登記的港資企業。住所地為深圳寶安區共和工業村。股東為新華國際有限公司,經營生產針織和梳織服裝。2000年度未年檢。2000年10月以后,該公司未向稅務機關申報稅務情況。同年11月2日因案件,香港新華國際有限公司享有的昕華公司的 100%股權,被新疆高級人民法院查封鎖定,現人去樓空,早已停止經營生產。恒瑞公司是1995年6月20日經工商注冊登記的合資企業,注冊資本100萬元,經營生產電線電纜,微電子器件等。據查,昕華公司與恒瑞公司多年來一直沒有經濟和業務往來關系。
據原告徐樞陳述,其借出的350萬元是昕華公司林英杰簽收,借條也是林英杰所給,馬林明后來補給他一份擔保書,過程是2000年6、7月間,經馬林明介紹認識昕華公司的董事長朱紹平及其副總經理林英杰。并達成口頭借貸協議后,在廣州原告的辦公室先后兩次將150萬元、200萬元現金交給林英杰的。林英杰 2000年7月17日第一次收款后以個人簽名寫了一張收條,2000年7月20日第二次收款后交給原告蓋有昕華公司公章的350萬元的借條,并收回了第一次收款的收條。經查,馬林明原是恒瑞公司的總經理,公司的公章和財務專用章一直由其保管使用,2001年8月2日,經公司董事會決定,即日停發其工資,免去其董事總經理職務。2001年7月2日,該公司曾以馬林明涉嫌挪用公司財產、虛開增值稅發票等向南山區公安局經文保科舉報,該局經調查后認為證據不足,未予立案偵查。現馬林明下落不明,林英杰也無法找到。為查明全案情況,本院依法通知原、被告雙方提供林英杰、馬林明詳細住址并分別轉通知他們出庭作證。但原、被告雙方均陳述無法通知到他們和未向本院提供他們的詳細住所。因為昕華公司早已停止營業,原告徐樞借出的350萬元無法在昕華公司查帳證實。
庭審中,原告徐樞雖向本院陳述350萬元全是私人所有資金和合法收入,但未向本院提供有關證據。開庭后,原告雖向本院提供其在2000年7月間,先后多次在中國民生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自己的存戶中支取現金及用美金在中國光大銀行質押貸款合計約150萬元的資金(部分資金)情況,但未能充分證明這些款項全部給予了債務人昕華公司。
以上事實,有借條、擔保書、有關書信函件、司法鑒定書、庭審筆錄、有關存折存單等證據佐證,足資認定。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本案原告向本院請求判令被告承擔擔保責任,償還350萬元擔保借款及利息73.5萬元,雖向本院提供了一定的證據(如借條、擔保書等)。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之規定,原告雖有權單獨起訴保證人恒瑞公司。但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擔保活動必須遵循平等、自愿、公開、誠實信用的原則,而本案借款擔保全過程來看,也存在一定的疑點,首先,債務人和擔保人之間從未有過經濟和業務往來,出具擔保書給原告的馬林明不是恒瑞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為昕華公司借款擔保未經公司法定代表人授權和董事會決定,馬林明利用保管公司公章和財務專用章的便利,出具了擔保書和有關函件,公司上上下下無人知曉,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鑒定結論也證明“擔保書” 公章不是2000年7月23日所蓋,甚至不在2000年6月9日至9月6日期間所蓋。其次,原告與債務人公司及所有員工之間不但過去一直沒有業務關系,而且互不認識,原告經馬林明認識朱紹平、林英杰后不久就草率將350萬元出借,按原告自己說原告與債務人沒有訂立書面借款合同,林英杰第一次取走150萬元現金沒有債務人昕華公司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林英杰所寫收條也未蓋債務人公司公章,只是用電話與朱紹平聯系后相信林是代表昕華公司取款的,原告對林英杰取走的350萬元現金有無進昕華公司的財務帳未能舉證,對自己所有款項來源的金額數量舉證充分。特別是原告對直接與其發生債權債務以及擔保關系的唯一的收款人和經辦人林英杰、馬林明的詳細住址和去向等線索都未能準確提供,致使本案法律事實無法查清。因為本案缺乏相關的證據證明原告與債務人昕華公司、原告與擔保人恒瑞公司之間債權債務以及擔保關系的真實情況,便無從確認其借款和擔保的法律效力,所以原告的主張證據不足,不充分,本院依法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六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徐樞的訴訟請求。
訴訟費人民幣31185元,由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員 李 月 榮
二○○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書 記 員 李 吉 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根據授權核準死刑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報告(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二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領取骨灰通知書(告知罪犯家屬用)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解除扣押決定書
2020-10-14解除監視居住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送達看守所)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公安局關于撤銷______號通緝令的通知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詢問通知書
2020-10-14保證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