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浙江溫州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清算組與湖北幸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304人看過

法公布(2003)第4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2)民二終字第67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溫州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清算組,住所地:浙江省溫州市人民東路國信大廈22—23層。

  負責人:菜永進,該清算組組長。

  委托代理人:瞿韶軍,浙江嘉瑞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黃躍君,浙江嘉瑞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湖北幸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潛江市張金鎮幸福北路1號。

  法定代表人:劉道明,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汪桂蕓,北京市法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幸福集團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潛江市張金鎮幸福北路1號。

  法定代表人:林發松,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林支清,該公司副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高漢生,湖北江漢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上溫州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清算組為與被上訴人湖北幸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原審被告幸福集團公司債權債務轉讓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01)鄂經初字第2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宋曉明擔任審判長,審判員吳慶寶、代理審判員劉敏參加評議的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書記員尹靜擔任記錄。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查明:1998年11月3日,署名為湖北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以下簡稱湖北國投,甲方)、溫州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以下簡稱溫州國投,乙方)、幸福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丙方)和湖北幸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實業公司,丁方)的四方簽訂《債權債務轉讓協議》,約定:溫州國投、湖北國投、集團公司三方一致同意將湖北國投對集團公司的債權[以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1997)鄂經初字第89、90號民事調解書為據]中的360萬美元轉讓給溫州國投,以了結溫州國投與湖北國投雙方的所有債權債務關系。該協議簽訂后,溫州國投對集團公司擁有360萬美元轉讓給溫州國投,以了結溫州國投與湖北國投雙方的所有債權債務關系。該協議簽訂后,溫州國投對集團公司擁有360萬美元的債權;溫州國投與湖北國投之間的債權債務即告終結,同時集團公司與湖北國投之間的 360萬美元的債權債務也即告終結,從本協議生效至還清之日止,溫州國投對集團公司的360萬美元的債權按年息8.4%計息,利息隨主債務同時結清。集團公司應于1999年12月31日前還清全部債務;集團公司如不能在1999年12月31日前清償完畢此筆債務,也應無條件地在2000年3月底之前,將其所持有的相應數量的實業公司法人股股票轉讓給溫州國投,以抵償所欠全部債務,每股轉讓價格按實業公司99年年報中公布的攤薄每股凈資產值計算,并負責辦理股票的轉讓過戶手續,至轉讓完畢,轉讓費用由實業公司承擔。集團公司未在上述約定期限內清償債務的,除繼續按年息8.4%向溫州國投付息外,從逾期之日起,尚需承擔所欠款每日萬分之五的違約金,直至債務全部清償止。實業公司自愿為集團公司履行該協議的債務承擔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保證期限自該協議簽訂之日起2001年12月31日。保證范圍包括360萬美元本金及利息、違約金,以及有關的訴訟費、執行費、律師費。且保證集團公司不能如期償還溫州國投債務時,擔保集團公司辦畢與債務相應金額的實業公司法人股股票的轉讓手續。轉讓后湖北國投對集團公司的剩余債權,由湖北國投和集團公司另行解決。四方蓋章和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代表)簽字后立即生效。溫州國投、湖北國投、集團公司分別在甲乙丙三方當事人欄內簽字蓋章,在丁方,即實業公司欄內加蓋的是“湖北幸福(集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公章,簽字人是羅邦良。

  另查明,1998年11月3日,湖北省潛江市幸福城市信用合作社主任羅邦良持蓋有“湖北幸福(集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公章及“周作亮印”私章,內容為 “茲授權羅邦良代表我公司與湖北國投、溫州國投簽訂債權債務轉讓協議”的《授權書》簽訂的上述《債僅債務轉讓協議》。

  對上述《債權債務轉讓協議》和《授權書》上加蓋的“湖北幸福(集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公章,本案一審期間經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司法技術處鑒定,結論為:轉讓協議上所加蓋的印章與實業公司名稱變更前使用的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的公章不是同一枚公章。二審期間,上訴人溫州國投向本院提交了其委托司法部司法鑒定中心對上述兩枚印章再次進行鑒定的鑒定書,其鑒定結論為上述兩枚印章與1997年度《股份企業會計報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留有的“湖北幸福(集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印文系出于同一枚印章。但該檢材系復印件。2002年5月25日,溫州國投又向本院提出了文檢鑒定申請,申請對1997年度《股份制企業會計報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1998年10月25日實業公司財務統計報表封面上加蓋的印章與1998年11月3日《債權債務轉讓協議》上加蓋的公章進行鑒定。但其提交本院的檢材仍為復印件,其在鑒定申請中注明原件分別在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集團公司。

  再查明:實業公司原名為湖北幸福(集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17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變更登記,將公司名稱變更為實業公司,同年5月 18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向其頒發了名稱為實業公司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簽訂《債權債務轉讓協議》時,集團公司和實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為周作亮,集團公司是實業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湖北國投為實業公司的前十名大股東。1999年10月25日,集團公司將其在實業公司的部分法人股折抵給湖北國投后,湖北國投成為實業公司第一大股東;2000年8月1日,名流投資有限公司通地拍賣方式競得實業公司部分法人股后,成為實業公司第一大股東。

  1999年實業公司《年度報告》第七部分第7項《重大關聯交易事項》、第八部分財務會計報告第九項《或有事項、承諾事項》欄內均載明:1998年11月3 日,集團公司、實業公司、溫州國投、湖北國投四方簽訂債權債務轉讓協議,確認集團公司對溫州國投欠款360萬美元,實業公司為集團公司承擔360萬美元及利息不可撤銷的連帶保證責任。另外,由于實業公司與原第一大股東集團公司的人、財、物“三分開”工作尚未結束,其他抵押擔保事項尚在清理之中。

  2000年7月5日,溫州國投以集團公司既未辦理股票轉讓手續,未償還欠款,實業公司亦未履行擔保責任為由,訴至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請求判令集團公司償還欠款360萬美元及利息35.532萬美元、延期付款利息32.04萬美元(計算至2000年6月26日);實業公司承擔連帶責任;被告承擔訴訟費及相關費用。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溫州國投、湖北國投、集團公司所簽定債權債務轉讓協議,是三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轉讓協議有效。轉讓協議上雖有實業公司的署名,但在擔保人處所加蓋的印章既不是實業公司的印章,也不是實業公司名稱變更前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并合法使用的印章,且轉讓協議上的簽字人羅邦良是湖北省潛江市幸福城市信用合作社的主任,而不是實業公司的人員,其所持《授權書》上所加蓋的“周作亮印”,也不是周作亮任實業公司法定代表人所使用的“周作亮章”。因此,實業公司作為擔保人身份在該轉讓協議上的簽章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其與溫州國投之間的擔保關系不成立,溫州國投要求實業公司對集團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應予駁回。集團公司在同意湖北國投將對其享有的債權轉讓給溫州國投后,不按轉讓協議規定的期限履行還款義務,屬違約行為,應對本案糾紛承擔全部責任。該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的規定,判決:一、集團公司償付溫州國投欠款本金360萬美元。二、集團公司支付溫州國投360萬美元的利息(從1998年11月3日起至2000年3月31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一年期美元貸款利率計付;從2000年4月1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美元逾期貸款罰息標準計付)。三、駁回溫州國投對實業公司的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95010元、訴訟保全費人民幣185520元,均由集團公司負擔。

  溫州國投不服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上述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實業公司在名稱變更后仍然使用名稱變更前的印章,存在多枚印章同時使用的事實。因此,應對實業公司使用中的全部印章進行核定,一審法院所作鑒定結論不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不能作為定案依據。原審判決僅以《債權債務轉讓協議》上的實業公司印章與其名稱變更前在工商局備案的印章不是同一枚印章為由,認定實業公司在轉讓協議上加蓋印章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此認定是不能成立的。上訴人已向原審法院提供樣本印文(復印件)并提出重新鑒定的意見,卻不被重視和采納。二審期間,經司法部司法鑒定中心進行印文檢驗,鑒定結果為轉讓協議與委托書上的公章與實業公司1997年的公司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為同一枚公章。周作亮同為集團公司和實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周作亮印”和“周作亮章”是否分別代表集團公司和實業公司,是其內部的區別,對外不具有法律意義。周作亮授權委托羅邦良簽訂協議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原審判決把羅邦良不是實業公司人員作為判決保證不成立的理由之一,缺乏法律依據。二、實業公司1999年年度報告對本案的擔保事宜如實地作了披露,應作為認定其保證人地位真實的有效證據,一審法院對此卻未作認定。三、《債權債務轉讓協議》約定的生效要件是四方當事人蓋章和法定代表人簽字,故即使按一審判決認定實業公司作為擔保人身份在該轉讓協議上的簽章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那么,也應判決整個《債權債務轉讓協議》未生效,而不應僅判決實業公司的擔保不成立,債的轉讓有效。四、由于原審法院不僅存在事實認定上的錯誤,而且按判決所認定的事實對本案《債權債務轉讓協議》所作出的有效認定也是錯誤的,請求二審法院依法予以改判。

  被上訴人實業公司答辯稱:《債權債務轉讓協議》和《委托書》上所蓋的擔保人公章不是實業公司的公章,也不是實業公司曾經使用過的有效公章,該轉讓協議簽訂時,沒有實業公司的人在場,《委托書》上法定代表人的私章也不是實業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私章。轉讓協議簽訂時,溫州國投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擔保人不是實業公司,其仍在協議書上簽字蓋章,應對自己的過錯承擔責任。實業公司1999年年度報告雖然在或有事項里報告了四方協議一事,但此節是因溫州國投致函要求履行保證義務得知的,并沒有承認或認可此擔保,且在2000年的年度報告中已明確表示不承認該協議并要通過法律手段解決。退一步講,即使實業公司簽訂了該協議,因集團公司當時是實業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股份公司為其投東提供擔保亦應無效。溫州國投提出重新鑒定的申請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應予駁回。一審法院判決正確,應予維持。

  本院認為,雖然現尚無充足證據證明1998年11月3日署名為溫州國投、湖北國投、集團公司和實業公司四方簽訂的《債權債務轉讓協議》上加蓋的“湖北幸福(集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公章系實業公司的真實公章,但由于實業公司1999年年度報告《重大關聯交易事項》和財務會討報告《或有事項、承諾事項》欄內均明確載明:“1998年11月3日,集團公司、實業公司、溫州國股、湖北國投四方簽訂債權債務轉讓協議,確認集團公司對溫州國投欠款360萬美元,實業公司為集團公司承擔360萬美元及利息不可撤銷的連帶保證責任”等內容,從上述實業公司年度報告所載內容看,實業公司對其為溫州國投提供擔保一事應是明知的,且現尚無證據證明實業公司當時對提供擔保一事提出過異議。當事人各方對上述年度報告形式上的真實性沒有異議,應當作為證據認定,故實業公司為溫州國投360萬美元本金及利息等提供擔保應認定為其當時的真實意思表示,實業公司應對該筆債務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本院不再對上訴人提出的幾枚印章進行鑒定。上訴人關于一審法院僅以《債權債務轉讓協議》上加蓋的擔保人公章不是實業公司的印章,也不是實業公司名稱變更前在工商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并合法使用的印章為由,認定在該轉讓協議擔保人欄內蓋章不是實業公司的真實意思表示不能成立的上訴理由,本院予以支持。在簽訂《債權債務轉讓協議》時,周作亮同為集團公司和實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周作亮印”和“周作亮章”兩枚私章是否分別代表集團公司和實業公司,只是其內部區別,對外無法律約束力,一審法院關于羅邦良所持《授權書》上加蓋的“周作亮印”僅代表集團公司,而不代表實業公司的認定不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六十條關于“董事、經理不得以公司資產為本公司的股東或者其他個人債務提供擔保”以及本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關于“董事、經理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六十條的規定,以公司資產為本公司的股東或者其他個人債務提供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除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外,債務人、擔保人應當對債權人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規定,集團公司作為當時實業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實業公司為其提供的擔保應認定為無效。因轉讓協議中明確規定集團公司到期不能清償溫州國投該筆債務的,由其持有的實業公司的法人股股票折抵債務,故債權人溫州國投對實業公司為其股東集團公司提供擔保應是明知的,鑒于溫州國投和實業公司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簽訂保證合同,對該擔保無效無效均具有過錯,故依照本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關于“主合同有效而擔保合同無效,債權人無過錯的,擔保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債權人的經濟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債權人、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的規定,對擔保無效所造成的損失,即債務人集團公司不能清償債務部分,實業公司應在50%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其余損失溫州國投應自行承擔。綜上,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01)鄂經初字第22號民事判決主文的第一項、第二項及一審案件受理費、訴訟保全費承擔部分;

  二、撤銷上述民事判決主文的第三項;

  三、湖北幸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對幸福集團公司不能償還本案債務部分在50%的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上述應付款項于本判決書送達之次日起10日內履行,逾期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辦理。

  二審案件受理費195,010.00元,由溫州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承擔97,505.00元,湖北幸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承擔97,505.0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宋曉明

  審判員 吳慶寶

  代理審判員 劉 敏

  二○○二年七月十八日

  書記員 尹 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我有類似問題?馬上聯系律師

劉連臣山東律苑律師事務所丨山東 日照
執業證號:13711199220892038
債權債務 房產建筑 公司治理 行政處罰

簡介:

劉連臣律師,1990年獲取律師資格,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招標師、國家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山東省首批行政處罰聽證主持人、高級經濟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人民大學MBA,直接從事企業高管5年以上,具有較豐富的企業管理工作經驗。長期從事房地產法、建筑工程法律法規理論研究教學和實務操作,專業底蘊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是資深的復合型專業律師,曾擔任多家房地產企業、建筑類企業高級顧問和法律顧問,成功的辦理了一批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房屋質量糾紛、建筑工程質量糾紛、建筑工程結算糾紛、企業股份糾紛、招投標和政府采購糾紛案件,為當事人挽回大量經濟損失,較好的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贏得了社會好評。本人秉承的理念是做律師要有:愛心、誠心、公心、忠心。對當事人以誠相待,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忠實的維護法律為己任。 業務范圍:1、建設工程合同管理,2、第三方催收工程款,3、投標咨詢指導,4、代理投標質疑、投訴和訴訟,5、招標文件負面清單分析,6、各類房產糾紛(1、各類房屋產權糾紛,2、房屋質量糾紛,3、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4、小區共有部分使用糾紛,5、物業管理糾紛 6、小區規劃糾紛 7、車

咨詢我 民事判決書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劉連臣

劉連臣

執業證號:

13711199220892038

山東律苑律師事務所

簡介:

劉連臣律師,1990年獲取律師資格,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招標師、國家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山東省首批行政處罰聽證主持人、高級經濟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人民大學MBA,直接從事企業高管5年以上,具有較豐富的企業管理工作經驗。長期從事房地產法、建筑工程法律法規理論研究教學和實務操作,專業底蘊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是資深的復合型專業律師,曾擔任多家房地產企業、建筑類企業高級顧問和法律顧問,成功的辦理了一批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房屋質量糾紛、建筑工程質量糾紛、建筑工程結算糾紛、企業股份糾紛、招投標和政府采購糾紛案件,為當事人挽回大量經濟損失,較好的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贏得了社會好評。本人秉承的理念是做律師要有:愛心、誠心、公心、忠心。對當事人以誠相待,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忠實的維護法律為己任。 業務范圍:1、建設工程合同管理,2、第三方催收工程款,3、投標咨詢指導,4、代理投標質疑、投訴和訴訟,5、招標文件負面清單分析,6、各類房產糾紛(1、各類房屋產權糾紛,2、房屋質量糾紛,3、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4、小區共有部分使用糾紛,5、物業管理糾紛 6、小區規劃糾紛 7、車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劉連臣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南县| 新昌县| 木兰县| 台前县| 攀枝花市| 泸州市| 龙川县| 安宁市| 甘孜县| 措勤县| 南皮县| 陆河县| 晋江市| 漯河市| 葵青区| 寿光市| 泰和县| 梓潼县| 宜春市| 卓尼县| 新疆| 英德市| 雷山县| 裕民县| 叶城县| 汉寿县| 盈江县| 莆田市| 湘西| 延庆县| 呼伦贝尔市| 三明市| 商城县| 镇沅| 石林| 娄底市| 彭州市| 白朗县| 秀山| 万盛区| 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