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凱利實業有限公司與
山東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借款
擔保合同糾紛
上訴案
法公布(2003)第16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2)民二終字第44號
上訴人(原審
被告):中國凱利實業有限公司。住所地:
北京市西城區新建胡同12號。
法定代表人:岳楓,該公司總裁。
委托代理人:賈小明,該公司職員。
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航空結算中心。住所地:北京市
朝陽區西壩
河北里12號。
法定代表人:朱永,該中心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田
文昌,北京京都
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楊占武,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山東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住所地: 山東省
濟南市歷下區解放路166號。
法定代理表人:趙奎,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夏希普,北京鼎銘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孫守退,山東德義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中國凱利實業有限公司、中國航空結算中心為與被上訴人山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一案,不服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1999)魯經初字第2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以(2000)經終字第33號民事裁定書發回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重審,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重審后于2002年1月8日作出(2001)魯經重字第2號民事判決,中國凱利實業有限公司和中國航空結算中心仍不服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上述民事判決,向本 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由審判員付金聯擔任審判長,審判員徐瑞柏、代理審判員王東敏參加評議的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書記員尹靜擔任記錄。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1993年5月28日,山東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以下(貫稱山東國投)與中國凱利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利公司)簽訂(1993)魯國信金外貸字第031號《貸款協議》(以下簡稱 031號貸款協議),約定山東國投貸款給凱利公司流動資金1000 萬美元,用予支付貨款,貸款期限為自第一筆提款之日起至1994 年6月1日屆滿。貸款采用固定年利率6.8750‰,每季度末月1 日用美元現匯付息一次。借款方未能按本協議規定的用途使用貸款,對
違約使用部分加收相當于原定利率100%的罰息。如不能按期還本付息,對逾期本金或利息,按實際逾期天數,加收原定利率20%的罰息、中國航空結算中心(以下簡稱結算中心)愿意對貸款方作出不可
撤銷和無條件的擔保,當借款方違約時在接到貸款方書面索款通知15天內,代借款方用美元現匯償還全部應付款項,包括罰息及其他費用。如擔保方未能履行本條第3款規定的義務,則每逾期一天,對擔保方收取應付款項0.l %罰金,直至上述款項還清為止。
凱利公司曾于合同簽訂之前向山東國投出具
委托書.委托山東國投將貸款1000萬美元轉到境外帳上,并提供兩個境外賬戶供其選擇:1、花旗銀行紐約分行,受益行南洋商業銀行
香港總部,受益人葉童貿易公司,2、三和銀行紐約分行,受益行三和銀行香港銅鑼灣支行.受益人葉重貿易公司,美元帳號688-237380 。
1993年5月28日,山東國投按凱利公司委托書的要求,致函德累斯頓銀行香港分行李約翰先生,密押2-7560,要求將500萬 美元付至三和銀行香港分行銅鑼灣支行在三和銀行紐約分行的賬戶上,受益人葉童貿易公司,帳號688-237380。同日,德累斯頓銀行香港分行給山東國投書面確認書,確認給山東國投500萬美元, 為期7天短期拆借資金,并將該款付至三和銀行香港分行葉童貿易公司的賬戶上。同年6月1日,三和銀行香港分行確認收到德累斯頓銀行香港分行500萬美元并付至葉童貿易公司的賬戶。
1993年6月1日.山東國投致函巴伐利亞聯合銀行香港分行溫薩姆尼斯先生,密押03658,要求將500萬美元付至三和銀行香港分行銅鑼灣支行在三和銀行紐約分行的賬戶上,受益人葉童貿易公司,帳號688-237380。同日,巴伐利亞銀行香港分行給山東國投確認書,確認給山東國投500萬美元,為期7天的短期拆借資金,并將該款付至三和銀行香港銅鑼灣銀行在三和銀行紐約分行的帳號,受益人為葉童貿易公司的688-23738帳號上。在本案訴訟中,巴伐利亞袷寶聯合銀行(原巴伐利亞聯合銀行)于2001年 10月4日出具證據證明:1993年6月1日,巴伐利亞聯合銀行授權三和銀行根據山東國投的指令,已經將500萬美元付至葉童貿易公司的賬戶。同日,結算中心向山東國投出具了第(930601)號 《不可撤銷的外匯資金擔保函》(以下簡稱930601號擔保函),承諾本擔保函
擔保貸款本金1000萬美元和該貸款協議項下發生的
貸款利息及有關費用,保證歸還借貸雙方貸款協議項下不按期償還的全部貸款本金及有關費用,并同意在接到山東國投書面通知后10日內代為償還上述全部款項。本擔保函在山東國投同意借款方延期還款時繼續有效,不受任何政策調整。本擔保函自6月 1日起生效,連帶擔保責任隨著貸款本金及其他費用的償還而遞減,至最后一次還清上述貸款本金及有關費用之日起自行失效。
l993年12月15日,山東國投與凱利公司又簽訂(1993)魯信外金貸字第113號貸款協議(以下簡稱113號貸款協議),約定山東國投貸款給凱利公司250萬美元,用于支付貨款,貸款期限為本貸款第一筆提款之日起至1994年6月15日期滿,約定貸款利率采用浮動利率,年利率根據貸方在金融市場上的籌資成本和管理費用確定,每六個月調整一次。對逾期本金和利息按實際逾期天數.加收掃當于原定利率50%的罰息,直至逾期本息全部還清為 止。結算中心為該貸款出具了不可撤銷的外匯資金擔保函。該擔保函內容除擔保金額不同,其余內容與930601號擔保函的內容一致。同日,山東國投按凱利公司借據指示,通過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將200萬美元匯往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北京分行國際業務部,開戶銀行中國銀行北京分行,149461062賬戶。
l994年9月26日,山東國投又按凱利公司借據指示,通過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將50萬美元匯往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北京石景山支行國際業務部,帳號B101422100萬,收款單位,北京櫻花山莊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1995年9月29日,031號和113號貸款協議到期后,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均未履行還款義務,山東國投即向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訴訟中.經三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山東國投與凱利公司分別簽訂兩份《延期還款
協議書》.將借款到期日延至1997 年6月20日。其中,031號貸款協議的《延期還款協議書》約定延期后的貸款利率,按實際期限的利率月息11.30‰(年息13.5%) 執行,l13號貸款協議的《延期貸款協議書》約定延期后的貸款利率.自延期之日起按實際期限的利率月息10.23‰執行。另外該《延期還款協議書》稱,凱利公司根據l 13號合同向山東國投借用的美元資金貸款250萬美元整,其中250萬美元應于1994年6月15日到期,截止到1994年6月15日,上述貸款余額為250萬美元,現約定延期到1997年6月20日償還。結算中心為《延期還款協議書》分別出具了不可撤銷的外匯資金擔保函。擔保函承諾,本擔保函為不可撤銷的無條件的外匯資金擔保函,是具有連帶責任的擔保。1995年10月20日,山東國投申請撤訴,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準許。 1997年6月20日,《延期還款協議書》到期后.凱利公司再次要求延期還款。 1998年4月15日,山東國投與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簽訂《延期還款協議書》,約定將上述貸款延期到1998年6月 20日,自延期之日起,采用固定利率年利率10.25%。各方權利義務的約定,仍按031號和113號貸款協議及1995年9月28日結算中心出具的不可撤銷的外匯資金擔保函的條款執行。
另查明,自1993年9月至1999年1月期間,凱利公司分七次償還貸款本金3579873.06美元,利息1069281.46美元。為索要欠款本金、利息及罰息,山東國投于1999年1月27日向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償還尚欠貸款本金8920126.94美元,利息和罰息5809069.08美元(計算至1999年9月15日)。 [Page]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山東國投與凱利公司簽訂 的031號和113號貸款協議及結算中心為該兩筆貸款出具的擔保函,是在平等基礎上自愿簽訂的,是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符合簽訂經濟合同的一般原則,貸款協議和擔保函內容不違反國家法律和金融法規,應依法確認有效,對各方當事人均具有約束力。
上述協議簽訂后,1993年5月28日,山東國投按凱利公司 1993年5月27日出具委托書的付款要求,分別致函德累斯頓銀行香港分行和巴伐利亞銀行香港分行,要求兩銀行各將500萬美元貸款匯入凱利公司指定的賬戶上。 1993年6月1日,德累斯頓銀行香港分行和巴伐利亞銀行香港分行分別將500萬美元匯至凱利公司指定的帳戶。其付款手續符合金融結算的規定和國際慣例的要求。1993年12月15日和同年9月26日,山東國投按凱利公司在借據上的指示,通過中國銀行濟南分行將250萬美元匯入凱利 公司指定的帳戶。山東國投根據貸款協議和凱利公司的要求,全面履行了協議約定的義務。上述兩筆借款到期后,凱利公司從 1993年9月到1999年1月償還部分借款本金和利息。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未能按貸款協議和擔保函的承諾全部履行還款義務, 其行為已構成違約。
1995年10月20日,山東國投因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的違約行為向法院提起訴訟,在訴訟中,凱利公司與山東國投協商延期還款,并簽訂〈延期還款協議書〉,結算中心為延期還款出具了連帶責任擔保函。為此,山東國投撤回了對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的起訴。延期還款期滿后,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未履行還款義務。 998年4月,經三方當事人協商,山東國投與凱利公司又簽訂了《延期還款協議書》,但凱利公司仍未履行還款義務。1999年3月 23日,山東國投再次向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審理該院判決凱利公司償還借款,結算中心承擔保證責任。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不服判決,以山東國投提供的現有證據不能證明其履行了付款義務為由提起上訴。在該案重審時,山東國投又提供了三和銀行1993年6月1日收到德累斯頓銀行香港分行匯款500萬美元的證據、巴伐利亞聯合銀行匯給三和銀行香港分行500萬美元 的證據。上述證據表明,山東國技和凱利公司之間的
債權債務真實存在,庭審中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的代理人對山東國投是否實際將款匯入凱利公司所指定的帳戶,提出種種質疑理由,但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在進行訴訟的三年期間,對上述借款事實和山東國投提供的證據,均未舉出反證。因此,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在庭審中的質疑理由,沒有事實證據,該院不予采納。
結算中心作為擔保人向山東國投出具擔保函,并在貸款協議上
簽字,其承諾的擔保范圍是,在合同有效期內,對借款本金、利息 及逾期罰息
承擔連帶責任。在借款到期后,借款人凱利公司未履行還本付息的義務,結算中心應當按照其擔保的范圍和擔保的方式對凱利公司的借款本息及罰息承擔連帶責任。但山東國投在履行113號協議時,在合同的有效期內,僅向凱利
公司貸款200萬美元,合同期滿后,又向凱利公司貸出50萬美元,超出了擔保人結算中心的擔保范圍。雖然結算中心在《延期還款協議書》中繼續擔保,但屬結算中心不知情。1995年9月28日的《延期還款協議書》中稱“截止到1994年6月15日,上述貸款的余額為250萬美元”。但實際上在1994年6月15日之前,貸款發生額僅200萬美 元,另外50萬美元是在1994年9月26日才貸出的。因此,雖然結算中心在《延期還款協議書》中承諾對250萬美元
承擔責任,但由于借貸雙方隱瞞了真實情況,合同有效期之后的貸款超出了擔保人結算中心擔保的范圍,擔保人結算中心對1994年9月26日50 萬美元的借款不負法律責任。結算中心對該50萬美元的抗辯理由成立,該院予以支持。該院依照《
借款合同條例》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
經濟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二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經濟
合同糾紛案件有關保證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的規定,判決:一、凱利公司償還山東國投借款本金8920126.94美元,利息和罰息5809069.08美元(利息計算至1999年9月15日),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并按中國人民
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承擔自1999年9月16日至付款之日止的欠款利息及罰息。二、結算中心對凱利公司所欠的山東國投借款8420126.94美元和相應利息和罰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案件受理費722957.91元人民幣、財產保全費 564383.22元人民幣,
二審案件上訴費722957.92元,由凱利公司負擔。
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均不服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土述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凱利公司上訴稱:巴伐利亞聯合銀行并非本案合同當事人或指定付款人,也不是上訴人指定的收款銀行,根據巴伐利亞聯合銀行出具的文件證明支付了500萬美元,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對于200萬美元的支付憑據,因不是上訴人指定的銀行中國銀行北京分行出具的到款憑證或其他證明,而只是自身的匯款底單,不能證明其履行了相應的付款義務。原審判決認定 事實不清,請求二審法院公正裁決。
結算中心上訴稱:1000萬美元是按凱利公司1993年5月28 日的付款指令支付的,當時合同還沒有簽訂,合同約定的付款時間是1993年6月1日,因此很可能有兩筆1000萬美元的貸款,而后一筆才是結算中心擔保的標的,一審法院對此沒有進行審查,屬于事實不清。對于巴伐利亞聯合銀行付至葉童貿易公司的500萬美元,因沒有證據證明三和銀行收到了這筆錢,仍不能適用推定的原則證明山東國投履行了付款義務。即使山東國投履行了付款義務,也存在挪用和違反外匯管理規定的問題。按照正常的外匯貸款程序,出借人應當持
購銷合同,經外匯管理局核準,在核準的額度內支付貨款。而本案出借人沒有到外匯管理局登記,沒有核準額度,更沒有貨物進出口合同,存在挪用的問題,擔保人不應承擔責任。另外出借人違反外匯管理規定出借外匯,其利息和罰息不應受到支持。綜上,原審判決存在證據不足,事實不清的問題,請求二審法院在查清事實后重新進行判決。
山東國投答辯稱:法律并沒有規定付款事實必須由收款銀行予以證明,根據銀行結算的慣例,只要通過銀行付出了款項,除非有相反的證據證明沒有收到款項,否則,應當確認付款事實。巴伐利亞聯合銀行出具的證明山東國投履行了031號貸款協議項下的 500萬美元的密押電傳憑證,經過香港
公證律師公證,在形式上是
合法的,內容上是真實有效的,可以證明付款的事實。另外,凱利公司自1993年6月1日
簽訂合同至山東國投提起訴訟期間,不但沒有對付款問題提出過質疑,而且還分七次償還了貸款本金,確認債權債務關系,上述證據充分證明山東國投對500萬美元付款的事實是不容置疑的。關于200萬美元的付款,山東國投提交的中國銀行濟南分行簽發的200萬美元匯票和收款行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的收記回單,證明匯票已經收記,凱利公司認為付款證據不是其指定的銀行出具的到款憑證或其他證明,因此不能證明該筆款項確實匯到凱利公司指定的帳戶,與事實不符。山東國投是領有 《經營外匯業務許可證》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將凱利公司支付進出口貿易合同項下貨款的款項直接支付給其指定的境外帳戶, 結算中心關于境外付款違反法律規定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綜上,請求二審法院駁回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的上訴請求。
本院二審認定原審法院所查明的案件事實。
本院認為:山東國投和凱利公司于1993年5月28日簽訂的 031號和同年12月15日簽訂的l13號貸款協議,結算中心為上述兩份貸款協議分別出具的擔保函,1995年9月山東國投與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簽訂的兩份《延期還款協議書》及結算中心同時出具的兩份擔保函,1998年4月15日,山東國投與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簽訂的兩份《延期還款協議書》,是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除貸款協議中關于罰息的約定,違反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逾期還貸單獨計付罰息,不能將期內利息和逾期罰息同時并用的規定外 其他內容不違反
法律法規的規定,應認定合法有效。 031號貸款協議簽訂后,山東國投分別向德累斯頓銀行香港分行和巴伐利亞聯合銀行香港分行拆借短期資金各500萬美元,并指令上述兩銀行直接將資金匯往凱利公司指定帳戶。其中,通過德累斯頓銀行匯出的500萬美元,凱利公司指定的收款銀行三和銀行香港分行確認收到該筆匯款;通過巴伐利亞聯合銀行香港分行匯出的500 萬美元,巴伐利亞聯合銀行香港分行出具證據證明已經授權三和銀行將5∞萬美元付至凱利公司指定的葉童貿易公司帳戶上。113號貸款協議簽訂后,山東國投根據凱利公司的指令,于1993年 12月15日將2∞萬美元匯入中國銀行北京分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北京分行國際業務部帳戶,于1994年9月26日又將50萬美元匯入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北京石景山支行國際業務部,北京櫻花山莊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帳戶。凱利公司于1993年9月至1999年 1月期間,分七次償還貸款本金3579873.06美元,利息1069281.46 美元。根據山東國投提供的履行放貸義務的證據,當事人之間的兩次《延期還款協議書》及其擔保函,凱利公司償還山東國投部分本金和利息的證據,以及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均沒有提出山東國投沒有履行放貸義務的證據,原審法院認定山東國投履行了放貸義務與事實相符,認定凱利公司對尚欠的貸款本金和利息應當予以返還,結算中心應承擔連帶債務責任正確,應予以維持。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上訴均主張山東國投通過巴伐利亞聯合銀行匯出的 500萬美元,通過中國銀行濟南分行匯出的200萬美元,證據不充分,不能證明其履行7相應的付款義務。因山東國投出具了巴伐利亞聯合銀行將500萬美元匯往凱利公司指定帳戶的憑證、中國銀行北京分行收到200萬美元的收記憑證,其舉證責任已經完成,凱利公司和結算中心主張沒有收到款項,但沒有舉出相關的證據,其主張本院不予支持。鑒于113號貸款協議項下的50萬美元是在
合同履行期限屆滿后貸出的,在兩次簽訂《延期還款協議書》時,山東國投和凱利公司均向結算中心隱瞞了該筆貸款的真實情況,原審判決免除結算中心對該貸款協議項下的50萬元保證責任正確.應予以維持。上述欠款的期內利息應按貸款協議和四份《延期還款協議書》分別約定的利息計付,凱利公司已經支付的1069281.46美元利息相應扣除。鑒于逾期罰息的約定違反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本院確定逾期罰息按中國人民銀行不同時期逾期還貸標準分段計付。結算中心上訴稱1000萬美元的付款指令在先,合同簽訂在后,很可能有兩筆1000萬美元的貸款,因沒有證據證明,其主張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其認為山東國投履行貸款協議違反外匯管理規定,因該主張不屬于本案民事
案件審理范圍,與當事人是否承擔
民事責任無關,本院不予審理。山東國投答辯認為其提供的證據足以證明山東國投履行了付款義務的主張成立,本院予以支持。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除對借款利息和罰息的判決欠當外,其他判項
適用法律正確,應予以維持。本院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二)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Page]
一、維持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01)魯經重字第2號民事判 決主文第二項;
二、
變更上述民事判決主文第一項為:中國凱利實業有限公司償還山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尚欠借款本金8920126.94美元及其相應利息和罰息(期內利息分別按031號和113號貸款協議及四份《延期還款協議書》約定的利息計付,凱利公司已經支付的1069281.46美元利息相應扣除。自1998年6月21日開始,按中 國人民銀行同期逾期罰息計算標準分段計付罰息)。
三、中國航空結算中心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中國凱利實業有限公司追償。
四、 一審案件受理費722957.92元人民幣,財產保全費564383.22 元人民幣由中國凱利實業有限公司承擔,二審案件受理費722957. 92元人民幣,由中國凱利實業有限公司承擔578366.34元,中國航空結算中心承擔144591.58元。
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付金聯
審判員 徐瑞柏
代理審判員 王東敏
二00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書記員 尹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