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海南發展銀行清算組與
青海省格爾木市柴達木城市信用合作社借款
保證合同糾紛
上訴案
法公布(2001)第22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0)經終字第159號
上訴人(原審
被告):關閉海南發展銀行清算組。住所地:海南省
海口市濱海大道人民銀行大樓203室。
負責人:賈曉峰,該清算組組長。
委托代理人:戴修平,海南正達
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毛銳敏,原海南發展銀行大信支行行長。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青海省格爾木市柴達木城市信用合作社。住所地:青海省格爾木市柴達木路中段。
負責人:李晉蘭,該社主任。
委托代理人:馬福祥,同一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海南大信集團海口投資公司,住所地:海南省海口市龍昆北路金融花園A座二十層。
法定代表人:秦勁松,該公司總經理。
上訴人關閉海南發展銀行清算組因與被上訴人青海省格爾木市柴達木城市信用合作社、原審被告海南大信集團海口投資公司借款保證
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1998)青經初字第14號民事判決,向我院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宋曉明擔任審判長,審判員臧玉榮、代理審判員王憲森參加的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書記員高曉力擔任記錄。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查明:1995年10月13日,青海省格爾木市昆侖城市信用社(以下簡稱昆侖信用社)柴達木路服務站(以下簡稱服務站)通過海南財茂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財茂公司)借給海南大信集團海口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信投資公司)300萬元,由海口市大信城市信用社(以下簡稱大信信用社)擔保,借款期限一年。當月25日海南財茂公司向大信投資公司轉帳200萬元,另100萬元經大信投資公司同意轉給
其它公司。1996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青海省分行批準服務站升格為格爾木市柴達木城市信用合作社(以下簡稱柴達木信用社)。1997年4月17日,在中國人民銀行格爾木市支行的鑒證下,昆侖信用社與柴達木信用社簽署交換
協議書,約定:昆侖信用社將原借給大信投資公司本金300萬元及利息1022598.11元,自移交之日起交給接管方柴達木信用社。同年6月2日,昆侖信用社、柴達木信用社、大信投資公司、大信信用社四方起草一份
合同書,內容為:1995年10月25日由昆侖信用社借給大信投資公司人民幣300萬元,并由大信信用社提供不可
撤銷的還款擔保;現因服務站已升格為柴達木信用社,根據當地人民銀行規定,昆侖信用社須將大信投資公司的債務移交柴達木信用社,并負責以后的清收工作;該筆本息已逾期一年有余,因大信投資公司資金周轉困難,大信信用社又未能代為履行償還責任,為切實解決好上述問題.經四方共同友好協商,一致達成如下協議:合同
簽訂后,柴達木信用社一次性給付大信投資
公司貸款416萬元整,大信投資公司委托柴達木信用社償還昆侖信用社300萬元本金及所欠利息116萬元;此貸款期限為半年,利率為月息10.69‰,仍由大信信用社對該貸款本息提供不可撤銷的還款擔保;借款到期后,大信投資公司必須按期歸還或由大信信用社代為履行償還責任。柴達木信用社、大信投資公司、大信信用社三方在合同上加蓋了公章,借款方大信投資公司還加蓋了總經理秦勁松的名章,擔保人大信信用社的代表人毛銳敏
簽字。同日,柴達木信用社、大信投資公司、大信信用社簽訂格柴信貸字第97003號
借款合同,約定:大信投資公司借款416萬元,月息10.69‰;借款時間自1997年6月2日起至1997年12月1日止,大信信用社承擔連帶償還本息的保證責任,借款方不按期償還借款,加收罰息20%并按逾期天每天按欠款總額萬分之五計收違約金。大信信用社同時向柴達木信用社出具一份還款擔保書,承諾:保證按時歸還借款方在該借款合同項下不能按期償還的借款本息;本擔保書自擔保方簽發日起生效,至償還借款方全部所欠借款本息和費用時自動失效;同意在接到貸款方書面通知后7日內代為償還借款方所欠借款本息。柴達木信用社還出具了發放416萬元貸款的借款借據,該借據蓋有大信投資公司的財務專業章和法定代表人秦勁松的名章。
大信投資公司未能按時償還416萬元借款。1997年12月26日,柴達木信用社以柴城信字(97)第012號致函擔保人大信信用社,請求其督促大信投資公司盡快還本付息。大信信用社此時已被海南發展銀行兼并,更名為海南發展銀行大信支行(以下簡稱大信支行)。1998年1月8日,大信支行將柴城信字(97)第012號公函電傳給柴達木信用社,其上載有大信支行行長毛銳敏的批示:“已收到,請與投資公司商量,能還則還點,不能還要與該社協商能否延期,我行擔保不變”。此后,柴達木信用社索款未果,遂于1998年6月19日向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大信投資公司、大信信用社歸還借款本金416萬元及利息583308.18元,支付違約金117301.98元、其它損失14萬元和全部
訴訟費用。另,l998年6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關閉了海南發展銀行,成立了關閉海南發展銀行清算組(以下簡稱海發行清算組)。
另查明,1995年12月28日,大信投資公司付青海省石油管道處經銷部利息款78750元;1996年2月9日,付給海南財茂公司利息款5249.99元,同年4月18日付給李晉蘭(海南財茂公司)利息款15528.36元;同年11月12日又支付給海南財茂公司20000元;上述四筆給付合計119258.35元。
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1997年6月2日大信投資公司、大信信用社與柴達木信用社簽訂的借款合同及保證合同,是在解決大信投資公司原欠昆侖
信用社借款的基礎上形成,三方在合同上蓋章簽名,且原大信信用社負責人亦承認,該主從合同是在三方意思表示真實的基礎上形成應屬有效合同,被告海發行清算組以該公司實際未
發放貸款不承認
合同效力的辯稱不能成立,該院不予采納;大信投資公司應當按合同約定承擔歸還本息和承擔違約金的責任,合同約定違約金和罰息屬雙重計取違約金,大信投資公司責任過重,故欠款總額20%的罰息可不再計收,由于本案合同實際系解決原欠借款問題的基礎上形成,故原告訴求經濟損失本院亦不予支持;本案借款合同及不可撤銷擔保書明確約定保證人大信信用社承擔的是連帶責任保證,原告在索款無著及時主張權利的基礎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被告海發行清算組以未約定保證期間、收案時間已超過保證期間六個月的主張不能成立,該院不予支持,被告大信投資公司、海發行清算組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該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八項、《中華人民共和國
經濟合同法》第五條、第六條、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條、第十三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第三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之規定,判決:一、海南大信集團海口投資公司在該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青海省格爾木市柴達木城市信用合作社償還借款416萬元及合同約定計算的利息,并承擔欠款總額自逾期之日起每日萬分之五的違約金。二、關閉海南發展銀行清算組對上述責任
承擔連帶責任,
承擔責任后有權向海南大信集團海口投資公司追償。一審
案件受理費35013.15元和財產保全費25523.05元,由被告海南大信集團海口投資公司負擔,關閉海南發展銀行清算組承擔連帶責任。
海發行清算組不服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上述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1995年10月13日貸款合同的主體是海南財茂公司,而非昆侖信用社,借款人為大信投資公司,根據有關金融法規的規定,企業之間簽訂的借款合同違反法律規定,屬于
無效合同,原審對此認定錯誤。1997年6月2日四方重新辦理了416萬元的借款手續,該筆貸款沒有實際發放。大信投資公司1995年只收到了200萬元,原審認定借款1997年416萬元(借款300萬元加上116萬元利息)的續借合同實屬不當。原審時我方提供了借款人大信投資公司還息近12萬元的單據,但原審判決未予體現。擔保書未約定保證期限,被上訴人在借款期滿后6個月內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故應免除保證人的保證責任。請求
二審法院糾正原審判決。 [Page]
柴達木信用社答辯稱:1997年6月2日簽訂的四方合同書,
借貸合同主體明確,借貸事實清楚,是各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大信信用社簽署了不可撤銷的還款擔保書,稱擔保書自擔保方簽發日起生效,至償還借款方全部所欠借款本息和費用時自動失效。根據擔保法規定,該擔保屬于連帶保證,上訴人應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
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的上訴請求和理由不能成立。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認為:本案416萬元借款合同是柴達木信用社和大信投資公司為清理原有
債權債務而重新達成的協議,大信信用社自愿為此提供還款擔保;三方的協議內容不違反法律規定,其意思表示真實、明確,應為有效。海發行清算組關于該筆貸款沒有實際發放、原審認定416萬元續借合同實屬不當的上訴理由,本院不予支持。1995年12月28日至1996年11月12日,大信投資公司償付青海省石油管道處經銷部、海南財茂公司四筆利息款共計l19258.35 元,均發生在1997年6月2日簽訂的416萬元借款合同之前,且沒有證據證明是償還416萬元借款的利息,故海發行清算組提出大信投資公司已償還近12萬元利息的主張,本院亦不予支持。保證人大信信用社在其出具的還款擔保書中,沒有明確約定其保證方式,應認定其按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該擔保書因載明“自擔保方簽發日起生效,至償還借款方全部所欠借款本息和費用時自動失效”,屬于對保證期間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二年,即1997年12月3日起至1999年12月2日止。本案
債權人柴達木信用社在此保證期間內主張債權,海發行清算組的保證責任不能免除。另外,原大信支行于1998年1月8日向柴達木信用社承諾其“擔保不變”,屬于重新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因此,即使該保證期間按6個月計算(保證期間為1998年1月9日至同年7月8日,原審法院于1998年6月19日受理此案),海發行清算組的保證責任同樣不能免除。故上訴人海發行清算組關于請求免除其保證責任的上訴理由,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采納。本案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原審法院適用法律基本正確。但原審判決判令按萬分之五給付逾期違約金不當,應按中國人民銀行不同時期規定的
逾期付款違約金標準分段計付。本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二)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1998)青經初字第14號民事判決第一項“海南大信集團海口投資公司向青海省格爾木市柴達木城市信用合作社償還借款416萬元及按合同約定計算的(期內)利息”和一審案件受理費、財產保全費承擔部分;
二、
變更原審判決第一項“逾期違約金”部分為:海南大信集團海口投資公司應償付青海省格爾木市柴達木城市信用合作社416萬元借款的逾期違約金(自1997年12月3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不同時期規定的逾期付款違約金分段計付。);
三、變更原審判決第二項為:關閉海南發展銀行清算組對上述一、二項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承擔責任后有權向海南大信集團海口投資公司追償。
本案應付款項于本判決送達之日起10日內付清,逾期支付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辦理。
本案二審案件受理費35013.15元,由上訴人關閉海南發展銀行清算組承擔。
??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宋曉明
審 判 員 臧玉榮
代理審判員 王憲森
二○○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書 記 員 高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