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榮訴霍好蘭、閆根山、張保榮
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
河南省
洛陽市澗西區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2004)澗民二初字第100號
原告王桂榮,女,1948年11月9日出生,漢族,小學文化,洛陽市美術陶瓷工業公司退休工人,住洛陽市澗西區13-8-2-202號。
委托代理人高春明,男,1974年1月11日出生,漢族,大學文化,河南省偃師市人,河南坤達
律師事務所律師,住洛陽市澗西區三英花園8-4-601號。
被告霍好蘭,女,1940年4月3日出生,漢族,小學文化,河南省滑縣人,
廣州酒家退休職工,住洛陽市澗西區鴻運小區13-5-102號。
委托代理人蘇東戈,開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閆根山,男,1964年1月27日出生,漢族,高中文化,河南省洛陽市人,洛陽軸承集團運輸處職工,住洛陽市澗西區
天津路洛軸家屬院后南山30-2-405號(系霍好蘭之子)。
委托代理人蘇東戈,開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保榮,女,1963年1月19日出生,漢族,高中文化,河南省洛陽市人,洛陽軸承集團球分廠工人,住址同閆根山(閆根山之妻)。
委托代理人蘇東戈,開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桂榮訴被告霍好蘭、閆根山、張保榮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本院于2004年2月17日受理,2004年2月18日送達
起訴書、應訴文書及
開庭傳票,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3月25日、2004年3月3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桂榮、委托代理人高春明、被告霍好蘭的委托代理人蘇東戈、被告閆根山、委托代理人蘇東戈、被告張保榮、委托代理人蘇東戈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桂榮訴稱:我和兒子從被告處租賃房屋經營網吧生意,經營過程中,因被告出租的房屋供電系統出現故障,導致停業數天,經多次催促,被告拒不履行更換義務。為避免損失擴大,李延軍自行修理時,被電擊傷,花去醫療費6000余元,雙方由此產生房屋租賃糾紛訴至法院,在訴訟過程中,經
法官同意,原告行使抗辯權暫停交納房租。
2004年1月7日下午3時許,網吧正常經營,我和丈夫李明治在照看生意,第一被告帶第二、第三被告氣勢洶洶地闖進網吧,吵嚷著要房租,李明治給他們講道理,說“等官司結束以后該交多少就交多少”,他們置之不理,圍著他推推搡搡并大吵大鬧,且第二被告閆根山開始攆上網的人,李明治說:“我正在營業,你不能這樣干。”,閆根山根本不聽,反而更囂張,繼續趕人,并叫囂“房子是我的,我讓他們走,他們就得走!”,三被告越鬧越大,李明治十分生氣,看他們不講道理,說:“你們再鬧,我打110了!”,閆根山惡狠狠地說:“你打!你打!”,李明治剛拿起電話,號沒撥完,人突然倒地。三被告不但不救,反而揚長而去放任李明治死亡這一結果發生。在網友和周圍鄰居的幫助下,老李被送到醫院,經診斷,人已死亡。
我丈夫平時身體健康,雖有心臟病史,但十幾年沒有犯過,去世的那天,我丈夫是給我送飯的,好好的一個人,被三被告活活氣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三被告蓄謀闖入經營場所,惡意滋事、吵鬧并驅趕顧客,故意使矛盾激化,氣得李明治心臟病突發當場倒地,被告不但不救人,反而揚長而去,是李治明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被告依法應對此事負責,要求三被告共同承擔搶救費、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合計數額的30%,共計18757.38元,并向死者家屬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要求由被告承擔
訴訟費等。
被告霍好蘭辯稱:1、答辯人霍好蘭于2002年8月將
湖南路1號院3號樓的1樓門面房出租給原告之子李延軍開設網吧使用,由原告及其丈夫照看生意,該房屋自2003年6月以后一直拖欠房租,洛陽市澗西區人民法院已受理租賃糾紛案并作出(2003)澗民二初字第442號民事判決書,判令原告之子交清拖欠的房租。2004年1月7日,答辯人到出租房屋討要房租,遭到原告及其丈夫的無理拒絕,雙方產生爭執,原告丈夫不但態度蠻橫,,還叫嚷要打110,答辯人便氣憤地離開營業房,后得知李明治被送往醫院。整個過程中,答辯人只是為了索要
債務,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沒有對被答辯人的丈夫實施過辱罵、毆打等任何違法侵害行為,至于對他進行救助,我國法律沒有規定此種情況下的救助義務,故答辯人行為不存在違法。2、原告丈夫生前患有多種疾病,包括心臟病,去世的原因,答辯人不得而知;原告丈夫是在答辯人離開后、被送往醫院后死亡的,其中存在自身身體狀況、遲延送往醫院、搶救是否及時等綜合原因,答辯人在索要債務過程中無侮辱、誹謗、謾罵等行為,因此,原告丈夫不是答辯人氣死的,答辯人的行為與原告丈夫死亡事件之間沒有因果關系。故答辯人對原告丈夫不構成侵權,不應承擔任何
民事責任,要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被告閆根山與被告霍好蘭答辯意見相同。
被告張保榮與被告霍好蘭答辯意見相同。
根據原、被告雙方的訴辯主張,雙方當事人對以下事實沒有爭議:2002年8月,原告之子李延軍從霍好蘭處租賃湖南路1號院3號樓6單元1樓門面房用于網吧經營,經營過程中因租賃房屋電器設施維修等引起糾紛,2003年6月后房租未交,王桂榮、李延軍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霍好蘭、高月立(實際房主)履行
租賃合同、返還4個月租金及裝門費等,霍好蘭、高月立反訴要求王桂榮、李延軍返還租賃的房屋、支付拖欠的租金2400元等。2003年10月29日,本院(2003)澗民三初字第442號民事判決書,判令李延軍支付拖欠的房租2400元等。李延軍、王桂榮不服,上訴于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過程中,上訴人撤回上訴,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04年3月23日送達(2004)洛民終字第215號民事裁定書,準許上訴人撤回上訴。
雙方對以下事實也無爭議:2004年1月7日下午,王桂榮與其夫李明治在其子李延軍開辦的“好朋友網吧”照看生意,下午3時許,霍好蘭與其兒媳張保榮先進入網吧討要房租,幾分鐘后閆根山和同事張元江一同進入網吧,閆根山討要房租過程中與李明治發生爭執,李明治表示“等官司完了再說”,閆根山在爭執過程中趕正在上網的人出去,李明治表示要打110報警,原告方表示:看到李明治倒地后被告方沒有搶救而離去,被告方表示:李明治表示要打110后離開,事后才知李明治犯病的事。
本院根據雙方當事人的訴辯主張,確定本案爭議焦點為:1、2004年1月7日,三被告討要房租的行為是否侵害了原告方網吧合法經營權,討要房租過程中是否實施對李明治人身、健康、生命足以造成侵害的行為,被告方所實施之行為是否具有民法上的違法性;2、李明治死亡的原因;3、李明治死亡事件與三被告討要房租的行為、雙方爭執等行為有無醫學上、法律上的因果關系;4、三被告是否應承擔原告所訴之
侵權賠償責任。
為證明雙方爭執過程中的事實,原告向本院所舉證據為:
1、原告委托代理人對當時上網的人陳雷的調查筆錄,陳雷證明:1月7日下午3時許在“好朋友”網吧上網時,進來三、四個人要房租,李延軍的母親說“官司結束判多少給多少”,進來的人說“不交房租不讓營業”,然后趕上網的人,李明治和他們講理時,“嗵”的一聲倒地。看事情鬧大了,進來的一幫人馬上走了,我和周圍的鄰居們叫車趕快送往醫院等。被告方以證人未到庭且事先未向法庭說明未到庭原因、證人身份情況不明等,對證據效力不予認可。
2、原告提交委托代理人對網吧對面煙糖店經營者李愛敏的調查筆錄一份,李受敏稱:看到房東帶好幾個人進去,好像是因房租發生激烈的爭吵,過了一會兒,看到房東他們出來,然后看到李明治老人被抬出來,周圍做生意的鄰居幫忙叫車送醫院等。被告方認為證人無法定理由未到庭等,證人證言無效;原告申請本院對證人李愛敏進行調查,李愛敏稱:自己不認識房東,沒有看到房東進去,沒有聽見對面網吧的爭吵,只是見到李明治老人被扶在網吧門口,趕緊幫忙抬上了車等。原告認為李愛敏在法院調查中有意回避客觀事實,在第一次調查中的陳述比較客觀;被告方稱:此證言不能證明被告實施了
侵權行為。[Page]
3、原告提交委托代理人對洛陽市奧星文武學校學生姜俊龍調查筆錄一份,姜俊龍稱:“當時在網吧上網,見到進來幾個人要房租,并趕上網的人走,網吧的老爺爺稱等官司結束后給,發生爭吵,進來的叔叔趕上網的人走,聽“咚”的一聲,爺爺氣得躺在了地上,進來吵鬧的馬上走了,上網的人也離開”等。被告方認為:姜俊龍系未成年人,律師對其調查時無監護人在場,證言不能采信;原告申請本院對姜俊龍調查,姜俊龍證明內容一致,并稱:爭吵中老爺爺去打110時就暈倒了,雙方沒有打架,罵的比較氣人等。原告對證言無異議,三被告稱姜俊龍系未成年人,其證言不真實等。
4、原告申請鄰居楊俏麗到庭作證,楊俏麗證明:自己與王桂榮家是鄰居,并且共用廚房、衛生間,日常生活比較了解。李明治生前身體很好,從未發現其住院,平時干重體力活比如賣面條、扛東西等從來沒有見發過病等,被告認為證言與案件事實無關聯性等,對證人證言不予認可。
三被告為證明雙方爭執時的事實,向本院舉證為:
1、申請證人張元江到庭作證,張元江證明:我在單位上班時,閆根山接到其媳婦的電話,稱要去要房租,看我沒事邀請我一起去。我們三點多到網吧時霍好蘭及張保榮已在和李明治說話,閆根山進去后讓上網的人出去,李明治不愿意,說要打110報警,李明治去打電話時我們走了等,原告認為張元江有意回避了李明治在三被告面前倒下的事實,部分證言不能采信。
2、被告申請本院對證人張秋芳調查,張秋芳稱:與霍好蘭系鄰居關系,經營的建材商店與霍好蘭出租屋相鄰,出門見霍好蘭在自己店門前站著,邀請她進來烤火,霍好蘭坐了幾分鐘后離開;出來后老頭已經抬上車等。原告認為該證言有意回避了部分事實,被告認為證言屬實。
3、被告申請本院對證人吳永玲進行調查,證人吳永玲稱:經營的建材店與網吧隔一家,那天房東老太太等四、五個人說是來要房租,聽見里面好像是說房租的事,他們進去后大概有吸一支煙的功夫就出來了,我到門前做生意,一看老頭咋躺在地上,街坊鄰居趕緊叫打120急救,120車還沒有到,趕緊叫了輛夏利車送走了;送上車以后,老頭的孩子開車門,見老頭臉色蒼白怪嚇人,頭往下掉,他孩子趕緊扶著送走了等。原、被告雙方對證言無異議。
以上未到庭證人已經本院調查核實,除陳雷的證言外
其它證人證言在形式上均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要件,但由于證人與雙方當事人存在一定的利害關系或作證能力限制,且張元江、張秋芳、李愛敏、吳永玲、姜俊龍等證言存在一定的矛盾,但綜合判斷證人證言,可以認定以下事實:三被告于2004年1月7日下午3時許進網吧討要房租時與李明治發生爭執,被告閆根山因未要到房租驅趕上網的人,李明治講“等官司結束判多少給多少房租”,并揚言要打110報警;雙方的爭執行為及閆根山驅趕上網人的行為引起李明治的情緒激動,在打110報警時猝然倒地。至于三被告是在李明治倒地后離開還是在李明治稱打110時離開的事實無直接證據證明,但李明治當時倒地的事實可以認定;李明治當即被其兒子、街坊鄰居、上網的人一同抬上車送往醫院搶救的事實也可以認定。
為證明李明治死亡情況的事實,原告向本院提交了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病歷及死亡診斷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內科學》一書,證明:心臟病人猝死多發于冬季、引起猝死的原因有情緒過分激動或血壓劇升等誘因,證明李明治是因生氣氣死的事實,三被告對以上證據無異議,但認為引起李明治死亡的原因可能有多個方面;李明治患有心臟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李明治及其它家人明知這種情況,應當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對病人健康的注意義務,被告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和對方爭吵,并無過錯等。
關于請求賠償數額的事實,原告方向本院提交證據為:河南醫科大學門診收費票據4份,證明搶救費742.6元,被告認為票據無日期,不予認可;原告提交喪葬費票據13份,證明喪葬花費2942元,被告認為:喪葬費票據為復印件,且已交單位報銷,不予認可;其它入殮紙等票據不是正規發票,骨灰存放費、車費等不屬喪葬費、壽衣等票據交費人為洛陽軸承廠等,不予認可。原告提交洛陽市統計局證明一份,證明2003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5884元等,被告認為不應承擔此項費用,且原告方重復請求精神損失等。
被告提交(2003)澗民三初字第442號民事判決書、原告提交(2004)洛民終字第215號民事裁定書等證據,證明房屋租賃糾紛訴訟的事實。原告另提交李明治之子李延軍、李延斌的聲明各一份,內容為:“基于李明治去世所產生的一切
民事權利同意放棄,并同意母親王桂榮享有和行使”等,證明原告訴訟主體資格合法,被告均無異議。被告提交洛陽軸承集團有關喪葬費標準的文件,證明洛陽軸承集團已報銷喪葬費1050元,原告稱已交納票據千元左右,但未得最后報銷等。
本院認為:原告之夫李明治死亡后,原告王桂榮作為李明治的配偶,在其它第一順序
繼承人或其它間接受害人明確表示放棄因李明治死亡引起的相關民事權利、并同意由王桂榮行使的情況下,以個人名義行使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訴訟主體適格。李明治死亡前,原、被告家庭成員因房屋租賃事宜產生糾紛,在正常情況下,民間
民事糾紛的沖突解決方式包括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或訴訟解決等形式,在選擇自行協商解決沖突時,爭執、爭吵屬爭議雙方不可避免的正常情緒渲瀉方式,但在選擇由人民法院司法處理后,雙方當事人在訴訟期間必須自覺遵守訴訟秩序,除自行和解外,不宜再主動選擇以爭執、爭吵的方式實現訴訟目的。原、被告雙方家庭成員因房屋租賃產生糾紛,在人民法院作出終局司法裁決前,雙方因房屋租賃產生的相關民事權利、義務處于待定狀態,在此期間,義務人享有相對的義務履行抗辯權。雖然房屋出租方的租金請求得到了終審裁決的司法確認,但終審裁決作出前被告方家庭成員多人進入網吧經營場所強行索要房租、與李明治發生爭執、爭吵并驅趕上網人員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承租方義務履行的相對抗辯權,影響了網吧的正常經營秩序,對此種不當索債行為可能引發的行為后果,行為人應當預見、能夠預見而沒有避免。李明治身患冠心病,在爭執、爭吵過程中因生氣引起情緒激動,誘發冠心病突然發作、經搶救無效死亡。在雙方爭執、爭吵過程中,被告方沒有氣死他人的主觀故意,但三被告的不當索債行為直接導致了李明治死亡誘因條件的產生,間接導致了死亡結果的發生,被告方的行為具有一定程度的過錯。李明治身患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死者及其家庭成員應當對其身體健康狀況盡注意義務,尤其是在雙方爭執過程中,原告及其家庭成員沒有主動告知對方李明治的身體健康狀況并采取必要的避免措施,客觀上放任了李明治憤怒、激動等激烈情緒的延續,對造成李明治死亡誘因的產生,也具有過失。依照我國民法規定,民事
侵權責任的承擔應以民事侵權行為的客觀存在、損害事實的客觀發生、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及行為人的法律過錯為責任構成要件,綜合本案的事實,心臟病突然發作是導致李明治死亡的直接原因,情緒激動是引起李明治死亡的誘發因素,根據因果關系的性質和法理,應確認三被告的行為對李明治的死亡后果承擔民事賠償的次要責任。原告所訴搶救費、喪葬費理由正當,但應根據被告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賠償份額,喪葬費中不合理票據部分也應予扣除。原告王桂榮在李明治突然身亡后,遭受重大的精神打擊,忍受憤怒、沮喪、悲傷的精神痛苦,其作為死亡人配偶提出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要求正當,但依我國現行民事法律、法規、
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死亡賠償金應列入
精神損害賠償金的范疇,依照法律規定,原告方有關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予以綜合考慮。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第119條、第130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
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第8條第2款、第9條、第10條、第11條之規定,判決如下:[Page]
一、由被告霍好蘭、閆根山、張保榮共同賠償原告王桂榮對李明治死亡的搶救費損失148.52元。
二、由被告霍好蘭、閆根山、張保榮共同賠償原告王桂榮對李明治死亡的喪葬費損失348元。
三、由被告霍好蘭、閆根山、張保榮共同向原告王桂榮賠償其夫李明治死亡之死亡撫慰金5000元。
上述第一、二、三款規定的給付義務,在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完畢。
四、駁回原告王桂榮的其它訴訟請求。
本案訴訟費1594元,由原告王桂榮承擔1000元,由被告霍好蘭、閆根山、張保榮共同承擔594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
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南省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魏 淑 琴
人民陪審員: 孫 莉 萍
人民陪審員: 楊 建 省
二 O O 四 年 四 月 二 日
書 記 員: 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