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2005)滬二中行終字第123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住所地上海市北京西路99號。
法定代表人蔡育天,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局長。
委托代理人袁方,男,上海市普陀區房地產登記處工作人員。
委托代理人周海峰,男,上海市普陀區房地產登記處工作人員。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吳幼定,男,1954年12月27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黃陵路200弄25號601室。
原審第三人孫才娣,女,1957年2月6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黃陵路200弄25號601室。
上訴人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以下簡稱市房地局)因房屋行政登記一案,不服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2004)普行初字第82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市房地局的委托代理人袁方、周海峰,被上訴人吳幼定,原審第三人孫才娣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認定:吳幼定與孫才娣原系夫妻。上海市普陀區黃陵路200弄25號601室原系公有住房,吳幼定自1998年10月6日起作為承租人租賃使用并居住在該處,吳幼定、孫才娣及他們的女兒吳佳穎的戶籍也均在該處。2000年8月,吳幼定與孫才娣協議離婚。雙方在離婚協議上約定,吳佳穎由吳幼定撫養,上海市普陀區黃陵路 200弄25號601室房屋由吳幼定繼續租賃居住使用。孫才娣與吳幼定協議離婚后,戶籍未曾遷出上海市普陀區黃陵路200弄25號601室。2004年3月9日,孫才娣在未經吳幼定和吳佳穎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在職工家庭購買公有住房協議上冒充吳幼定及吳佳穎的簽字并蓋章;同年3月10日,孫才娣持編號為09-23268的上海市公有住房出售合同、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房地產信貸部個人購房繳款憑證、上海市公有住房出售收入專用票據及契稅完稅證,以自己的名義向市房地局提出辦理上海市普陀區黃陵路200弄 25號601室產權的登記,市房地局于2004年4月21日作出了核發滬房地普字(2004)第009793號上海市房地產權證的具體行政行為,登記上海市普陀區黃陵路 200弄25號601室房屋產權人為孫才娣。吳幼定不服,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上述具體行政行為。
原審法院認為: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出售公有住房的暫行辦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購買成本價公有住房的對象,應為具有本市常住戶口的公有住房承租人或其同住成年人和符合分配住房條件的職工。根據上述規定,若由孫才娣作為上海市普陀區黃陵路200弄25號601室房屋的購買人,必須取得該戶同住成年人吳幼定、吳佳穎的同意。吳幼定提供的離婚協議書,能夠證明本案所涉房屋在吳幼定與孫才娣離婚后,仍由吳幼定租賃使用;且孫才娣在審理中也承認其購買該公有住房的行為沒有征得同住成年人的同意,孫才娣簽訂的職工家庭購買公有住房協議上,吳幼定和吳佳穎的簽名蓋章均非本人所為。市房地局在未對同住成年人同意以孫才娣的名義購買該公有住房的意思表示的真實性予以充分審查的情況下,向孫才娣核發了上海市普陀區黃陵路200弄25號601室房屋的房地產權證,屬認定事實不清,主要證據不足。遂判決:撤銷被告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作出核發編號為滬房地普字(2004)第009793號上海市房地產權證的具體行政行為;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0元,由市房地局負擔。判決后,市房地局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
上訴人市房地局訴稱:上訴人在核發產權證時,法律依據充分;而職工家庭購買公有住房協議書,并非上訴人核發產證的證據,要求維持被訴具體行政行為。
被上訴人吳幼定辯稱:被上訴人是房屋的承租人,在承租人未同意的情況下,上訴人為孫才娣辦理了登記手續,是違法的。要求維持原審判決。
原審第三人孫才娣述稱:職工家庭購買公有住房協議書上被上訴人及吳佳穎的名字是其所簽,被上訴人是不知道的,被上訴人是不同意的。
本院經審理查明:上訴人市房地局為證明其所作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在原審中提供了以下證據及依據:1、《上海市房地產登記條例》;2、《上海市房地產登記技術規定(試行)》;3、申請人為孫才娣的上海市房地產登記申請書;4、市房地局制作的權利人為孫才娣的上海市房地產登記審核表;5、編號為09-23268的上海市公有住房出售合同;6、購房人繳付費用計算及公有住房出售價格計算表;7、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房地產信貸部個人購房繳款憑證;8、上海市公有住房出售收入專用票據;9、契稅完稅證;10、房形圖和宗地圖;11、編號為200425222141的上海市普陀區房地產交易中心收件收據;12、《職工家庭購買公有住房協議書》;13、上海市房屋產權登記勘丈圖、面積、計算表、勘丈表;14、上海市普陀區房地產交易中心繳費通知單;15、上海市普陀區房地產資料登記冊。經審查被上訴人提供的上述證據除職工家庭購買公有住房協議書上簽字非被上訴人所簽外,其余證據合法有效。
原審查明的事實正確,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行政機關據以作出房地產登記行為的事實是否清楚,主要證據是否確鑿,直接影響著登記行為的正確與否。因此,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是房地產登記行政行為合法的前提和基礎。本案中,上訴人是對公有房屋出售后進行權利登記,上海市人民政府為進行住房制度改革而制定的《關于出售公有住房的暫行辦法》,是為理順公有住房產權關系而做的積極努力及嘗試,該辦法規定購買公有住房的對象應為具有本市常住戶口的公有住房承租人或其同住人和符合分配住房條件的職工。上訴人作為行政機關理當在對公房出售進行產權登記時,充分注意并適用該辦法。另根據《上海市房地產登記條例》第二十九條“申請房地產轉移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文件:……(四)證明房地產權屬發生轉移的文件;……”這里的權屬轉移文件,就售后公房登記而言,除房屋買賣合同外,還應當包括《職工家庭購買公有住房協議書》,因為該協議是家庭成員對售后公房權屬的處分行為,確定著售后公房產權是個人所有還是家庭成員共有的問題,因而在性質上應為權屬轉移文件。況且上訴人也將該協議作為行政行為的證據,予以提供。基于此,作為行政行為的證據,上訴人有義務審查證據的真實性,現《職工家庭購買公有住房協議書》不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不具有真實性,上訴人所作登記行為主要證據未能達到確鑿充分,原審撤銷被訴房地產登記行為是正確的。綜上,上訴人所持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據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上訴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0元,由上訴人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王錦萍
代理審判員 馬浩方
代理審判員 沈亦平
二○○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書 記 員 張 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事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書(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罰款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布告(公布執行罪犯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自訴案件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刑事公訴、自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向檢察院、法院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傳喚證
2020-10-14退還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拘留審查/延長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凍結/解除凍結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辦案協作函
2020-10-14×××公安局傳喚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逮捕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報告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駁回申請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詢問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