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東行終字第59號
上訴人(原審第三人)廣饒縣華安防水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隋相全,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王懷義,山東廣勝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衛東,男,1986年6月4日生,漢族,山東省新泰市禹村鎮垤路村村民,現住該村。
委托代理人王作穩,山東天地恒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劉寶成,山東天地恒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原審被告:廣饒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法定代表人許忠志,該局局長。
委托代理人馬鵬飛,男,1980年4月28日生,漢族,廣饒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科員。
廣饒縣人民法院就李衛東與廣饒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廣饒縣華安防水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勞動保障行政確認一案,于2005年7月11日作出(2005)廣行初字第7號行政判決,上訴人廣饒縣華安防水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于2005年9月13日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廣饒縣華安防水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委托代理人王懷義,被上訴人李衛東及其委托代理人王作穩、劉寶成,原審被告廣饒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委托代理人馬鵬飛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案經一審法院審理認定,原告李衛東系第三人廣饒縣華安防水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于2004年4月30日上午10時左右在廣饒縣華安防水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抄紙車間被機器扎傷右手,后原告向被告提出工傷認定申請。2004年9月9日,被告作出廣勞社工認定字2004第55號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原告李衛東的負傷情形不屬于工傷。原告對此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另查明,按照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工傷認定工作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東營市自2004年8月13日各縣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對職工工傷作出認定。
一審法院認為,國務院頒布的《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實施,該條例第十七條第一、二項規定,工傷職工或工傷職工所在單位等就工傷問題可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2004年8月13日頒布實施的《東營市工傷保險暫行辦法》規定,職工工傷保險應在全市范圍內統籌,按照該辦法規定,本市職工工傷認定工作由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所屬各縣區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無權再對職工工傷作出認定。本案中,被告廣饒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于2004年9月9日對原告的工傷申請作出認定,屬超越職權。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在對本案復議過程中沒有發現廣饒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該認定超越職權,從而維持被告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書,是屬于對法規等規范性文件了解不夠和部門工作的銜接溝通不夠所致。同時被告廣饒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在對原告做工傷認定時,雖然做了必要的調查取證,但對原告李衛東在什么情況下受到事故傷害無證據證明,因此被告對本案認定事實不清。綜上,被告廣饒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原告李衛東工傷認定申請作出認定,屬于超越職權范圍,其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依法應予撤銷。原審判決撤銷廣饒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的廣勞社工認定字2004第55號工傷認定決定書。
上訴人廣饒縣華安防水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稱,一、一審判決認定原審被告對本案認定事實不清,缺乏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損害了上訴人的權利,應予撤銷。被上訴人李衛東在上訴人處工作,其工作崗位是在制漿車間。2004年4月29日,被上訴人李衛東是晚上7點上班至次日7點下班,李衛東與王浩一班組。2004年4月30日早上7點下班后,李衛東吃過早飯。后換下工作服休息,可他聽到別人講有一要好的女工在抄紙車間受傷便到車間去看看,因未見到女工,李衛東自己在抄紙車間游逛。因由于好奇,李衛東便用手觸摸紙機。班長鄭景軍發現后制止李衛東,但李衛東不聽勸阻,后將自己的手帶入機器擠傷。原審被告對本案工傷認定受理后,依法進行調查后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李衛東受傷不屬于工傷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不存在一審法院認為的“雖然原審被告做了必要的調查取證,但對李衛東在什么情況下受到事故傷害無證據證明”這一說法。一審法院的這種認定無任何事實和法律依據。因此,原審被告作出的工傷認定是正確的。二、一審法院適用《工傷保險條例》、《東營市工傷保險暫行辦法》,認為原審被告對本案的工傷認定屬于越權,認為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本案復議申請予以維持屬于對法規了解不夠所致,是不恰當的。2004年1月1日實行的《工傷保險條例》是新舊法規交替過程中產生的,也是與《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相銜接的法規。而工傷認定的職權一直是縣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行使,在新法規實施后,因勞動部門內部上下級之間對工傷認定職權的劃分沒有制定具體的操作程序。故縣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對工傷認定的權利在2004年1月1日后繼續行使,并非超越行為。《東營市工傷保險暫行辦法》是2004年8月13日發布實施,一審法院認定原審被告于2004年9月9日對本案被上訴人李衛東的工傷申請(2004年7月14日申請工傷認定)作出認定,屬超越職權,是錯誤的。且一審法院僅以原審被告越權為由撤銷本案工傷認定也是錯誤的,應予糾正。為此,上訴人請求二審法院對一審判決依法撤銷,并維持原審被告作出的社工認字2004第55號工傷認定決定書所確認的被上訴人李衛東受傷不屬于工傷的認定決定。
被上訴人李衛東答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李衛東所受傷害是屬工作區域和工作時間內發生,依法應認定為工傷。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原審被告廣饒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答辯稱,一、原審被告作出的廣勞社工認定字2004第55號工傷認定決定書程序合法。原審被告從受理傷害職工的工傷認定申請,對當事人調查取證后作出的工傷認定,且當事人對原審被告工傷認定的程序也未提出任何異議。二、廣勞社工認定字2004第55號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事實清楚。證人王浩、鄭景軍的證言及上訴人提供的2004年4月份工資表均證實李衛東與王浩等人在同一班組、鄭景軍等人為另一班組,兩班組輪流干活,一個班12小時。同時也證實李衛東發生事故時是在下班后,而非上班過程中。因此,被上訴人李衛東受傷情形不應認定為工傷。三、工傷認定職權問題。2004年1月1日實施的《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申請認定工傷應當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而《東營市工傷保險暫行辦法》自2004年8月13日才頒布實施,明確了東營市工傷保險基金實行全市統籌。在此前對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無明確規定,勞動保障部門以屬地管轄的原則受理本轄區內的工傷認定申請并無不妥。本案工傷認定結論作出時間雖是2004年9月9日,但原審被告受理工傷認定申請的時間是2004年7月14日,原審被告受理后依法作出認定結論并無不當。請求二審法院維持原審被告廣勞社工認定字2004第55號工傷認定決定。
二審中,原審被告提交了以下證據及法律依據:
1、醫療機構診斷證明書。證明被上訴人李衛東的傷情是右手擠壓傷。
2、原用人單位出示的事故經過及處理意見。證明李衛東受傷單位是在廣饒縣華安防水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制漿車間,受傷時間是在2004年4月30日上午。
3、原用人單位的工作記分單兩份。證明李衛東所在車間是兩班輪流干活,每班是12小時,也證明李衛東和王浩等人是一個班,而鄭景軍是另一個班組。
4、對王浩的調查筆錄。證明王浩將名字改為王文,實際是同一個人,但在單位一般稱他為王文。也證明李衛東上班時間為晚上7點至早上7點,共12個小時,李衛東是在下班后受傷的。
5、對鄭景軍的調查筆錄。證明李衛東系制漿車間職工,李衛東與鄭景軍系同一車間不同班組,事發時鄭景軍上的是從早上7點至晚上7點的班,而李衛東是另一個班,在鄭景軍上班時李衛東已下班。因此,李衛東發生事故是在下班后而不是在上班期間,故不應該認定為工傷。
6、《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十五條的規定。證實李衛東的傷情不符合該規定,故不應認定為工傷。
7、國務院頒布《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根據該規定作出工傷認定應該是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部門,而對統籌地區是市級還是縣級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
8、《東營市工傷保險暫行辦法》第四條的規定。該辦法自2004年8月13日實施,而國務院頒布《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實施,且在8月13日之前至1月1日期間對統籌地區沒有明確的規定。
9、《山東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第二、三條的規定。該辦法自2004年1月1日實施,也沒有明確規定統籌地區。而縣級勞動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實際上是為了維護職工,而不是超越職權。且李衛東的事故發生是在2004年7月14日,《東營市工傷保險暫行辦法》還未公布。因此,原審被告對受理李衛東的申請并作出決定并沒有超越職權。
上訴人對原審被告提交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且上訴人認為,原審被告通過調查認為李衛東是在下班期間受傷,其作出的李衛東受傷不應認定為工傷的結論是正確的。
被上訴人李衛東對原審被告提交的證據1無異議,但對其它證據提出質疑:對證據2、3的真實性有異議,王浩與本案存在利害關系,其證言是虛假的,也是不真實的。對原用人單位的工作記分單記錄了上訴人職工的加班時間,且該證據提交時間是2004年8月30日,事故發生是在2004年8月25日,可以看出王浩是上訴人的內定人員,其證言不客觀也不真實,應不予采信。對證據4,王浩的調查筆錄中王浩所述不符合事實,其證言不真實。對證據5,鄭景軍的證言與其它證據間存在矛盾,且鄭景軍是在原制漿車間與原審被告提供的證據所證明內容相矛盾,其證言應不予采信。對證據6、7、8、9,被上訴人對原審被告適用法律有異議,被上訴人認為,原審被告對李衛東作出不屬工傷的認定書所依據的法律是構成工傷和事故工傷,其適用法律錯誤,原審被告作出不屬工傷的認定只能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且原審被告在一審中只提交了國務院的《工傷保險條例》,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是在2004年9月9日,足以證實原審被告作出該認定屬超越職權,故在本案中原審被告應承擔不利的訴訟后果。
上訴人及被上訴人均未向法庭提供證據。
本案確認事實與一審認定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2004年1月1日國務院頒布的《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一、二款規定,工傷職工或工傷職工所在單位等就工傷問題可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2004年8月13日東營市人民政府頒布的《東營市工傷保險暫行辦法》規定,職工工傷保險應在全市范圍內統籌,按照該辦法規定,本市職工工傷認定工作應由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所屬各縣區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無權再對職工工傷作出認定。本案中,盡管原審被告在2004年7月14日受理被上訴人李衛東的申請,但在2004年8月13日前并未作出認定,依照法律規定,原審被告應將該案相關材料移交有權部門進行處理,而原審被告并未移交該案,而是于2004年9月9日作出廣勞社工認定字2004第55號工傷認定決定書,其行為屬于超越職權,依法應予撤銷。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宋繼業
審 判 員 侯麗萍
審 判 員 張曉麗
二00五年九月十三日
書 記 員 邵金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案登記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緩期執行發回重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對申請回避的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再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合議庭評議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
2020-10-14適用簡易程序意見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提請許可采取強制措施報告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三)
2020-10-14×××公安局指定管轄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延長拘留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公安局取保候審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處理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逮捕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