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死亡后的不動產繼承順序是被繼承人死亡后繼承人的繼承順序。《繼承法》第十條規定:“繼承按照下列順序進行:一、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第一順序沒有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繼承。“《繼承法》第十二條還規定,“喪偶兒媳以贍養公公、婆婆為主要義務的,視為一級繼承人。”繼承時,被繼承人立遺囑指定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以上繼承個人財產的,或者遺囑中明確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遺囑執行。此外,根據《繼承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法定繼承處理遺產的有關部分:(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贈人放棄遺產;(二)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三)遺囑繼承人或者受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四)遺囑無效部分涉及的遺產;(五)遺囑未處分的遺產。明確的繼承順序為遺產的有序分割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在遺產分割上也要注意男女平等、老有所養、老有所養、病有所殘、相互理解與妥協、團結和諧的原則。即使有遺囑,也要為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以及胎兒的份額。此外,繼承應當依法清償被繼承人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所繳納的稅款和債務應當以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的,繼承人沒有清償義務,當然自愿清償除外。在我國,有四種繼承方式: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去世前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二)遺贈,是指被繼承人生前立遺囑,將遺產捐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三)遺贈扶養協議,是指被繼承人與被扶養人訂立協議,被扶養人對被繼承人的生、死、葬承擔義務,被繼承人死亡后,其全部或者部分財產歸被扶養人所有。這種方式主要出現在沒有贍養老人的情況下。(四)法定繼承,即在沒有上述三種情形的情況下,法律根據親屬關系的距離確定順序。如果同時有兩種以上的繼承,在四種繼承中,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遺贈,法定繼承的效力最低。
如果您現在在分繼承方面也遇到了問題,希望您能熟悉分繼承的相關法律法規,避免在分繼承過程中與家人鬧矛盾,造成老去死不溝通的局面,家庭是我們的責任最親近的人。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稅收保全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4股權質押可以順位質押嗎
2020-12-21監外執行有哪些適用條件,監外執行如何實施
2020-12-13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校方責任保險理賠案例導言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