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吳老太搬到了自己住的北京西路一棟房子里。為了住得離孩子更近,她選擇在市中心買了一套二手房。據中介公司介紹,她與周先生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吳太太投資22萬元購買了周先生名下的產權房。
雙方還約定了房屋的交付時間和付款方式。合同簽訂當天,吳太太交了1萬元定金。
吳老太太擔心剛買的房子又搬走了,特地問周某房子是不是搬走了。被告說她從未聽說過這一舉動。但就在合同簽訂幾天后,吳老太所擔心的卻被證明是現實。尚未入住的二手房納入搬遷重建用地,近期將進行搬遷。吳老太認為,如果周某如實告知將要搬遷的房屋,她不會購買,因此雙方簽訂的合同無效,周某應全額返還1萬元定金。
然而,周某說,吳老太詢問房屋是否搬遷時,他到區房地產交易中心詢問,他的房屋被列入規劃用地許可證范圍,但房屋沒有拆遷凍結記錄,可以出售。他說合同可以終止,但定金不能退還給吳太太。庭審中,法院查明,去年8月8日,有關部門曾在房屋糾紛小區門口張貼公告,告知當地居民土地轉讓情況。同年12月,《靜安時報》刊登了土地出讓合同簽訂情況的報道。2003年1月,區國土局暫停辦理該區房屋、土地用途變更手續,將房屋租賃戶名分離,建立新的房屋租賃關系。
法院認為,雖然雙方在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時,未將所購房屋列入搬遷計劃,也未將固定期限列入合同條款,但吳老太曾詢問周先生該房屋是否搬遷,周先生也證實了這一事實。應該說,吳老太買房有附加條件,吳老太在市中心買房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兒子在晚年照顧女性,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居所,不想再遇到搬遷。
作為國土局,該地塊納入舊區改造的公告,是在一定范圍內向社會傳遞房屋變動信息,公告張貼在周某住宅小區門口。作為社區居民,周某有義務了解相關內容。當然,由于公告中披露的內容并非房屋搬遷,周某此前曾向有關部門進行過詢問,誤認為房屋短期內不會搬遷,于是回復吳老太并進行了錯誤的信息傳遞。因此,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應為可撤銷合同,1萬元定金應退還吳女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要約及其法律約束力是怎樣的
2021-01-14試用期是否計入勞動合同期
2021-01-09國內互聯網金融的法律環境概況
2020-12-15假冒注冊商標如何如何處罰
2021-03-11非法儲存煙花爆竹治安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3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保險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4荒山承包協議怎么寫
2020-12-26辦理土地轉讓辦法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