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隱瞞債務是欺詐嗎?新的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屆時,與民法典相抵觸的規定將失效,并將被新的司法解釋所取代。婚前隱瞞債務是欺騙嗎?另一方用于備婚的,屬于共同債務;僅用于自己的,屬于個人債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064條(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認可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為家庭日常需要以個人名義發生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自己名義欠下的超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債務,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但是,除非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還是基于夫妻共同意愿的表達。婚姻詐騙罪是指以通過婚姻取得財產為目的,虛構事實或者隱瞞事實,從他人處取得巨額財產的行為,構成犯罪。詐騙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構成犯罪主體。從刑法本身的規定來看,婚姻并不是詐騙罪成立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作為婚姻關系中的雙方當事人,他們不排除詐騙罪的刑事責任主體。我國刑法規定了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和特殊主體的身份,如職務犯罪中刑事主體的規定等。在詐騙罪中,對詐騙罪主體的界定沒有法律依據。在司法實踐中,夫妻或者近親屬之間故意傷害犯罪案件屢見不鮮,被刑法所查處。在處理上只考慮了當事人之間的特殊關系,對社會上的犯罪區別對待。婚姻關系不是免責條件。如果因婚姻關系而要求詐騙主體為非婚姻關系雙方的主體,顯然違反了刑法關于詐騙為一般主體的規定。那么,如何準確處理婚姻騙錢案件,區分不道德婚姻罪和詐騙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定和判斷。
首先,從犯罪故意的時間上看,婚內詐騙犯罪故意往往發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犯罪故意是認定婚內詐騙罪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在客觀行為中,采取捏造事實、隱瞞事實的方法,騙取被害人的信任。行騙者騙取財物后,將財物用于個人揮霍。為了掩蓋詐騙事實,獲取被害人的信任,行為人有時會在被害人身上花費少量的金錢,但金錢本質上還是由行為人控制和支配的。
第三,從被騙財產的歸屬來看,被騙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而不是婚姻關系成立后“夫妻”的共同財產。
第四,犯罪后,參照被害人的態度,司法機關可以考慮是否有必要提起公訴,從而達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以上是《法霸》編輯總結的“婚前隱瞞債務是否屬于欺詐”的相關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law bully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處公證程序是什么
2020-11-15出交通事故全責能否申請工傷
2020-11-09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1-01-22未達法定年齡的婚姻的效力如何
2021-01-16軍人提出離婚的管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5公示催告的適用條件
2020-11-13商鋪使用權有哪些作用
2021-01-28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孩子臉部在商場受傷誰負責
2020-11-09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被保險人家屬在不在保險所指“第三者”范疇內呢
2020-11-20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