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隱瞞債務是欺詐嗎?新的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屆時,與民法典相抵觸的規定將失效,并將被新的司法解釋所取代。婚前隱瞞債務是欺騙嗎?另一方用于備婚的,屬于共同債務;僅用于自己的,屬于個人債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064條(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認可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為家庭日常需要以個人名義發生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自己名義欠下的超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債務,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但是,除非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還是基于夫妻共同意愿的表達。婚姻詐騙罪是指以通過婚姻取得財產為目的,虛構事實或者隱瞞事實,從他人處取得巨額財產的行為,構成犯罪。詐騙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構成犯罪主體。從刑法本身的規定來看,婚姻并不是詐騙罪成立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作為婚姻關系中的雙方當事人,他們不排除詐騙罪的刑事責任主體。我國刑法規定了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和特殊主體的身份,如職務犯罪中刑事主體的規定等。在詐騙罪中,對詐騙罪主體的界定沒有法律依據。在司法實踐中,夫妻或者近親屬之間故意傷害犯罪案件屢見不鮮,被刑法所查處。在處理上只考慮了當事人之間的特殊關系,對社會上的犯罪區別對待。婚姻關系不是免責條件。如果因婚姻關系而要求詐騙主體為非婚姻關系雙方的主體,顯然違反了刑法關于詐騙為一般主體的規定。那么,如何準確處理婚姻騙錢案件,區分不道德婚姻罪和詐騙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定和判斷。
首先,從犯罪故意的時間上看,婚內詐騙犯罪故意往往發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犯罪故意是認定婚內詐騙罪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在客觀行為中,采取捏造事實、隱瞞事實的方法,騙取被害人的信任。行騙者騙取財物后,將財物用于個人揮霍。為了掩蓋詐騙事實,獲取被害人的信任,行為人有時會在被害人身上花費少量的金錢,但金錢本質上還是由行為人控制和支配的。
第三,從被騙財產的歸屬來看,被騙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而不是婚姻關系成立后“夫妻”的共同財產。
第四,犯罪后,參照被害人的態度,司法機關可以考慮是否有必要提起公訴,從而達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以上是《法霸》編輯總結的“婚前隱瞞債務是否屬于欺詐”的相關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law bully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權成立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三
2020-12-17行政處罰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0酒后駕車的法律責任和行政處罰
2020-12-12合同不見了可以仲裁嗎
2020-11-13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保險公司理賠最晚多久處理
2020-12-06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哪些變更事應報中國保監會批準
2020-11-20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保險公司不作為拒賠合理嗎
2020-11-16人身保險受益人為配偶,離婚后受益人怎么認定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