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工人和雇主之間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勞動合同是指工人和雇主之間建立勞動關系并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一經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履行勞動合同義務,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根據本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其他用人單位,成為本單位的成員,從事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者職務,遵守本單位的內部勞動規章制度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安排勞動者的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按照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的規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確保勞動者享受勞動保護和社會保險,福利和其他權利和福利
主體
勞動合同的主體是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主體不同于其他合同關系:第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法律規定的,沒有合法資格的公民和沒有勞動權利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第二,勞動合同簽訂后,其主體具有行政隸屬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管理。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職工
根據全面實施勞動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對象包括新招收的職工、原固定職工和具有原固定職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所謂原固定身份的特殊人員,是指《勞動部關于全面實施勞動合同制度的通知》和《關于實施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的下列人員:① 有勞動關系,不履行勞動義務的特殊人員。如:用人單位有“富余人員、長假”的員工、長期被其他單位借調的人員、帶薪上學的人員、請長期病假的人員、無薪留班的人員、被派到合資、參股單位的人員;② 企事業單位黨委書記、廠長或經理、工會主席等。需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
根據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需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包括中國境內的企業法人、個人和合伙制非法人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殊類型的經濟組織,如租賃(生產)、承包(生產)企業等
對于您的問題“勞動合同簽訂后是否開始工作”,勞動合同是必要的。勞動合同中規定了許多法律條款來保護雇主和雇員。違反勞動合同規定后,你可以更直接、更方便地起訴。你可以咨詢律霸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冷暴力能否要求損害賠償
2021-03-06被鄰居家的寵物狗咬傷要求對方賠償多少合適
2020-11-25在我國對于銷贓拘留多久
2020-12-19勞動仲裁雙倍工資輸了怎么辦
2021-01-16商標淡化行為應當注意把握哪幾點
2021-01-13愿意離婚但不愿意分割財產怎么辦
2020-11-29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獲賠17萬 隨州國壽新簡身險理賠第一單
2021-02-02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
2020-12-25土地承包權與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何聯系
2021-02-17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可以轉讓其使用權嗎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