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勞動爭議的原則
I.調解原則
調解原則說勞動爭議可以通過調解解決。當事人應當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向勞動調解委員會申請解決爭議,爭議發生后,當事人應當遵守調解協議。調解委員會應當認真負責地做好調解工作,通過調解解決糾紛。調解需要建立和完善用人單位的調解組織和制度,充分發揮調解委員會的作用。調解不僅是調解委員會的要求,而且在爭議仲裁和訴訟過程中
在仲裁程序中,仲裁委員會受理爭議案件后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仲裁委員會應當盡快作出裁決,并可以在裁決作出前的任何階段進行調解。仲裁程序中的調解與裁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訴訟程序中,人民法院可以在不同的審判階段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盡快判決
人民法院主持達成的調解協議與判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調解原則并不意味著強制調解,而是要求調解在自愿的前提下盡可能地解決勞動爭議。調解與自愿原則密不可分。當事人是否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是否接受調解建議、是否達成調解協議,完全是自愿的,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還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否則自愿達成的協議也無效。在調解中,要注意防止長期調解的現象,即能調解的要調解,不能調解的要盡快進入裁決或判決。及時處理原則及時處理原則要求勞動爭議當事人、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過程中,必須依法及時行使權利,履行職責。當事人應當及時申請調解或者仲裁,逾期不予受理。當事人應當及時參加調解和仲裁活動,否則調解不能進行,可以視為撤回仲裁或者缺席仲裁。當事人對仲裁訴訟不服的,應當及時提起上訴;對一審判決不服的,應當及時提起上訴。否則,它將失去起訴權和上訴權,其合法權益將得不到保障。調解委員會應當及時調解,調解期限不得超過30日;仲裁委員會應當及時受理爭議案件,受理時間不得超過7天,仲裁應當及時,受理時間不得超過60天;人民法院的審判應當及時,不得超過六個月,否則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及時處理的原則有利于及時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及時穩定勞動關系,規范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生活生產秩序,以事實為基礎、以法律為準繩
以事實為基礎、以法律為準繩是中國法制的基本原則。調解委員會、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在處理勞動爭議時,必須對爭議事實進行深入、詳細、客觀的調查分析,查明事實真相,這是準確適用法律、公正處理爭議的基礎。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依法進行調解、仲裁和審判。處理勞動爭議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既不能主觀,也不能徇私枉法。以法律為準繩,處理勞動爭議,判斷是非,以勞動法律法規為依據;處理爭議的程序應當依法進行;處理結果應當合法,不得侵犯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四、當事人平等適用法律的原則
依法維護勞動爭議雙方的合法權益,這反映了法律適用中各方平等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調解委員會、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應當平等對待勞動爭議的任何一方,其法律地位完全平等。雙方平等享有和承擔法律賦予的權利和義務,不得因身份和地位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標準。在申請調解、仲裁和訴訟時,雇主和工人在參與調解、仲裁和訴訟活動時享有同等權利。他們有相同的期限,陳述事實、辯論和提供證據、申請撤回、是否達成調解協議,以及拒絕接受仲裁裁決是否起訴法院。以上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四項原則,勞動爭議不以暴力方式解決。暴力無法解決問題。只有依法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才能更好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如果你遇到更復雜的問題,需要咨詢,盧巴。com為您提供專業的咨詢平臺。歡迎您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車定金交了能退嗎
2021-02-22考試作弊的刑法規定有哪些
2020-12-09企業破產或倒閉,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嗎
2020-11-1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應該在哪里做
2021-01-17從一起擔保追償權糾紛案看公司法第60條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第4條的
2021-01-18交通事故鑒定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2什么是探視權,怎么終止探視權
2021-03-11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人身保險的基本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4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掛靠車輛如何投保
2021-03-18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登記對抗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