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雇主如何拖欠工資
如果雇主拖欠工資,應首先與雇主協商。如果協商無法解決,可以通過以下法律渠道解決:
(1)投訴并向當地勞動保障監督機構報告(a)如果爭議需要提交當地勞動委員會仲裁,勞動爭議發生后60天內提交勞動委員會仲裁。這分為三種情況:第一,對于勞動爭議案件,如果任何一方拒絕接受勞動仲裁,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第二,仲裁后服從。勞動仲裁裁決生效后,用人單位不執行的,農民工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第三,屬于拖欠勞動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需要指出的是,對拖欠工資等侵犯權益的行為,不能采取攀爬建筑物,堵塞道路等極端暴力行為,必須依靠法律渠道解決。否則,沖動不僅毫無用處,而且可能會被追究違反刑法的責任。拖欠的工資應該向哪個部門投訴?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舉報違反勞動保障法的行為;勞動者有權就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及其合法權益的行為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投訴。
III.舉報和投訴范圍包括:
1。用人單位沒有制定與勞動者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規章制度。雇主尚未建立雇傭管理賬戶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未訂立勞動合同,未約定試用期等必要條款,未交付勞動合同文本,未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證明的。用人單位不執行最低工資標準,不支付勞動者工資、經濟補償金和補償金。用人單位不遵守《就業登記備案規定》、《臺灣內地、香港、澳門人員在內地就業、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的規定》<:P>6。用人單位未遵守《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和《禁止使用童工規定》7。雇主未能遵守工作時間、休息和休假的規定。勞務派遣單位和用人單位不符合勞務派遣有關規定的
9。職業中介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職業技能考核評價機構不符合就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評價規定的
10。醫療機構、藥品經營單位和其他社會保險服務機構不符合社會保險的有關規定
11。實習單位和實習單位不遵守學生實習和實習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
12。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勞動保障監督檢查事項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2年內未發現、報告、投訴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查處。期限自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之日起計算;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行為處于持續或持續狀態的,從終止日期起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調解協議怎么寫
2021-03-02同案犯能否作為親屬委托律師
2021-01-15父贈與繼子房產兒子有權反對嗎
2021-01-25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車禍出院后多久去理賠,怎么理賠
2020-12-02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銀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處罰
2021-03-16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壽險投保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22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業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