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經濟補償
I.經濟補償的計算標準
經濟補償的計算標準是:根據工人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一整年一個月的工資向工人支付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未滿六個月的,按半個月工資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中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延續了我國以往的做法。根據《勞動法》第28條的授權,1994年12月3日,勞動部頒布了《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規定在計算經濟補償時,每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工作時間不足一年的,按照一年的標準給予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增加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未滿六個月的,給予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計算基數計算經濟補償時,應在工作一年后支付一個月的工資。至于月薪是勞動者本人的月薪、企業職工的月平均工資還是當地的月平均工資,則在《勞動合同法》的制定過程中進行了討論和研究。最后,規定月薪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這一規定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保持制度的連續性。如果原規定不充分,應適當修改。《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本辦法所稱經濟補償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在企業正常生產條件下,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月工資。用人單位依照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照企業月平均工資標準支付。根據這一規定,月平均工資在不同情況下有不同的內容。這樣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護低收入勞動者的權益,但設計過于復雜,不利于勞動者掌握。同時,它也不同于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做法。因此,《勞動合同法》統一了月平均工資的內容,操作簡單,一目了然
其次,注重公平,平衡勞動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勞動合同法》規定,月平均工資是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這一規定一方面保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一些工人在雇主工作了很長時間,最初的工資可能遠低于最終工資。考慮到價格等因素,《勞動合同法》規定,過去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標準。另一方面,也考慮了雇主的實際情況。工人的經濟補償應與他們自己的工資相稱。一般來說,某一職位的工資受市場法的管制。有些職位的工資水平很高,而另一些職位的工資水平很低。某一地區的不同企業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如果規定以企業職工平均工資或當地平均工資為標準,對用人單位明顯不公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罪疏忽大意過失的特點有哪些
2020-12-26船舶碰撞損害賠償如何計算
2020-12-10人身損害九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剝奪政治權利的相關司法解釋都有些什么
2021-03-16監視居住手機被監聽嗎
2021-01-31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淺談美容手術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怎么起訴違建,個人可以起訴廠房違建嗎
2021-01-08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